首页 理论教育社会监督的力量:华中传播研究

社会监督的力量:华中传播研究

【摘要】:比如微博上的发声往往真实性很难掌控,很多针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言论往往一时掀起舆论大波但后来却被证实是虚假新闻,由此而来的针对该新闻的言论自然不具有说服力,扰乱了公众的判断力。

媒体作为一个特殊而敏感的行业,其自身相关环节的漏洞给新闻侵权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除了网络媒体自身的监督以外,社会各相关监督机构也应担负起监督的责任。在网络中出现不符合事实真相的过激言论时,勇于发声,坚持原则,推动网络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上下齐抓共管,才能打好促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攻坚战。与此同时,大众也应该意识到,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每个中国公民的合法权利,每个公民为推动中国舆论监督合法合理化也应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厚积薄发,每一个公众的微小力量都会推动中国法治向前发展。例如在网络自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平台已经成为互联网中最有群众基础的沟通平台,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来了解每天发生的各种资讯,各种新闻事件,但是微博的认证系统存在缺陷。普通受众想用微博认证证明自己的身份只需三个已在微博上认证成功的好友进行转发即可,这种“快餐”式的身份认证办法简单高效,但也存在不小的纰漏。比如微博上的发声往往真实性很难掌控,很多针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言论往往一时掀起舆论大波但后来却被证实是虚假新闻,由此而来的针对该新闻的言论自然不具有说服力,扰乱了公众的判断力。因此,有关部门应针对这种现象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可以利用时下热门的互联网媒介来加强监督,设立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积极传播正能量,向公众普及新闻传播相关的知识和法律,做到防患于未然。线下监督机构也应全力配合线上相关舆论监督机构加大监督力度。只有一方面科学掌控新闻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新闻媒体相关人员的不间断职业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完善媒体的相关考核标准,再加上社会各种监督机构的配合,才能降低新闻侵权现象发生的概率。(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