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年来国内外各类隐私泄露事件及安全事故,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根本成因在于:数据成为可被交易的对象。用户隐私数据除被利益驱使而成为交易的对象外,大数据环境下用户隐私泄露的成因还包括:一是黑客攻击者利用隐私保护的技术漏洞,非法获取用户隐私信息。三是过度收集个人隐私数据,例如实名制等制度的推行,在无保障情况下降低了隐私安全底线。......
2023-10-20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大数据”瞬间变得无处不在,似乎使得每个人都想收集、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利,同时也有人在赞叹或担忧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毫无疑问,大数据既是有价值的资源,也是价值体现和应用的工具,并在诸多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近二十年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的成功,从谷歌的搜索引擎到IBM的沃森电脑问答系统等,几乎都包括了大量数据的处理。正是因为它如此受欢迎并得到广泛应用,人们更需要清晰地看待大数据的巨大功能以及究竟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当前主流科技已逐渐由IT向DT(Date Technology)过渡。DT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以“人”为中心,不仅强调舒适的客户体验,同时也需要“公开透明”的游戏规则与行业环境,即作为DT数据挖掘的基础——通过网络传播的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已成为社会各界公开竞相收集的资源。[1](www.chuimin.cn)
人们的各种信息都被数据化,变为计算机中的节点,通过无数个点对点传播,实现了数据的高度自由转移与共享。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数据安全的担忧,大数据伦理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学术界对于大数据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大致分为三个方面[2]:其一是价值伦理,即在增进整体人类福利时如何缩小数字鸿沟;其二是公共伦理,即在促进公共事业时如何防范数据失真与数据失信;其三是隐私伦理,即在展现开放共享时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与安全。而个人隐私保护与安全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问题。
有关华中传播研究(第八辑)的文章
纵观近年来国内外各类隐私泄露事件及安全事故,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根本成因在于:数据成为可被交易的对象。用户隐私数据除被利益驱使而成为交易的对象外,大数据环境下用户隐私泄露的成因还包括:一是黑客攻击者利用隐私保护的技术漏洞,非法获取用户隐私信息。三是过度收集个人隐私数据,例如实名制等制度的推行,在无保障情况下降低了隐私安全底线。......
2023-10-20
因而要实现用户隐私的有效保护,需要各方共同采取强有力措施来积极应对。例如,扩大隐私保护范畴,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大数据的处理和利用过程纳入法律法规范畴,形成保护个人隐私的长效机制。[7]第二,完善对数据库海量信息综合运作的监管体系,明确触犯隐私红线的惩处方式。......
2023-10-20
这就是为何当互联网研究成为显学,并可能成为今后社会科学第一学科的时候,我们这些传播学者的研究成果仍在一个小圈子里面有影响,但是在整个社会的跨领域研究的整体贡献方面显得乏善可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023-10-20
在社会研究方法论中,最根本的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和非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不同的方法论影响下,社会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34]除了历史比较研究外,其余均带有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色彩。......
2023-10-20
近年来,整个传媒产业都在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形塑了整个传媒业的业态面貌,也在微观上重塑了传媒产业的业务链”[1]。人工智能技术使媒体人与智能机器合作,使新闻生产效率最大化。一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搜集信息,按照不同兴趣爱好将用户进行画像与分类。......
2023-10-20
新加坡互联网广告管理的一个亮点就是行业规范文件非常微观、细致,关注管理工作中可能涉及的每一个细节。对于是否需要明确营销诉求的问题,新加坡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明确表达营销目的。在《广告行为准则》中有规定,商业性质的内容只应发布到与商业内容相关的平台上。同时,卖方应该向消费者发送信息提交确认信息,以提示消费者对其进行检查。......
2023-10-20
比如微博上的发声往往真实性很难掌控,很多针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言论往往一时掀起舆论大波但后来却被证实是虚假新闻,由此而来的针对该新闻的言论自然不具有说服力,扰乱了公众的判断力。......
2023-10-20
为更好地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本课程进行了合理的教学设计,我们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有:第一,模块教学。不过,上述各种教学方法不是孤立使用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上述授课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对课程内容、知识点的掌握较好。......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