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儿童诗歌与儿歌的不同

儿童诗歌与儿歌的不同

【摘要】:儿童诗与儿歌都属于诗歌艺术,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诗的历史较儿歌短。由于儿童诗与儿歌有以上不同,因此,儿童诗对培养儿童美好的品质、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升儿童的审美趣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说明我们在观察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时,可以分明觉察到读者、分类、押韵、句法上的明显差异。

广义的儿童诗,包括儿歌和儿童诗。狭义的儿童诗,仅仅是自由体的儿童诗。尽管它们从广义上来说都属于广义概念的儿童诗,但从狭义概念来说,它们又分属于两种文体。儿童诗脱胎于五四时期的新诗(白话诗),从属于“诗”,来自文人的创作,俗称自由体诗,历史虽短,但发展迅速。其特点是注重意象与意境的传达,语言优美、自由,注重节奏感和情感情趣的表现,适合朗诵。儿童诗与儿歌都属于诗歌艺术,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诗的历史较儿歌短。茅盾说:“在百花园中,儿童诗是个嫩芽。”儿童诗是在五四时期产生发展起来的新事物,至今不到百年的历史;而儿歌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2.儿童诗的形式较儿歌自由。儿童诗是自由体诗,“诗无定句,句无定言”,不受句式、押韵、长短的限制,甚至短短两三行也可以成诗;儿歌则有基本的格式,句式工整、押韵上口。儿歌在语言运用上讲求顺口、音韵和谐,被称为“半格律诗”,儿童诗的格式则比较灵活自由。

例如谢采筏的《蘑菇》:

妈妈,我打着小伞穿过森林

会不会变成蘑菇呢?

全诗仅有两行19个字,却是一首有情趣、有意境的儿童诗。

从词语的运用上,儿歌词语通俗自然,多用口语;儿童诗注重炼字,追求意象的选择和语言的清新。比如同是描写月光,传统儿歌《月儿弯弯挂树梢》:“月儿弯弯挂树梢,好像一把小镰刀,我要借它用一用,割把青草喂羊羔。”

杜荣琛的儿童诗《月光幻想曲》:“月光流进池塘里发亮,我口渴了想舀一杯月光来喝,让肚子里藏着嫦娥的微笑。月光躺在院子里发亮,我的口袋破了,想剪一片月光来补衣衫,让口袋里装着桂树的花香。”

儿童诗在表达上比儿歌要含蓄、细腻,更讲究用精练、雅致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恰如著名儿童诗人金波说:“诗是儿童感情上的营养品。”儿歌的表达更单纯直率,更讲究通俗顺口,使儿歌获得口头念诵的快乐。

3.儿童诗追求充满儿童情趣的意境,感情的内涵更丰富,主要让儿童在听赏中得到审美愉悦和情感的陶冶;儿歌追求朗朗上口的节奏、韵律,给孩子更多游戏的快乐,让儿童在朗读中增添生活的乐趣。

例如台湾作家林焕彰的《小猫晒太阳》:

小猫在阳台上

晒太阳(www.chuimin.cn)

它喜欢把自己卷成一个

小小的毛线球

收集冬天的阳光

作品开始仅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司空见惯的镜头,但结尾却意境深邃,别有趣味。

儿童诗特别注重炼字与意象的选择,如上面列举的杜荣琛的儿童诗《月光幻想曲》把视觉和味觉相通,把月光喝进肚子里,并藏着嫦娥的微笑,用“藏着”一词把与月光的距离拉近成两个朋友的关系,而且是知心朋友。诗的结尾进一步营造意境,把孩童对自然界的喜爱对月光的神秘感受用稚气和富有童趣的色彩表现出来,“让口袋里装着桂树的花香”表现了儿童的活泼可爱。这首诗用词凝练、清新,一幅童趣盎然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4.从儿童诗的韵律来讲,儿歌注重合口押韵,旋律短促紧密,音乐性强,易诵易唱,朗朗上口。儿童诗是自由体新诗,不像儿歌那样在整齐的句式中表现出有规律的音顿,不像儿歌那样要遵循比较严格的押韵规则。儿童诗的节奏与韵律是内在的,往往表现为一种自然天成的抑扬顿挫以及作品内在情感的起伏。在节奏韵律上,它比儿歌自由宽松,注重旋律的优美、语音的起伏变化,节奏舒缓和急促相伴,力求诗中内在的感情起伏和外在的音响节奏“声情相应”,表现出“语言的音乐”,是音乐美和意境美的结合。

5.儿歌往往以叙述、白描、说明等方式描述事物现象,偏重于明白的展示,追求生动幽默,富有趣味。而儿童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和表达的含蓄。如儿童诗《树》:“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夏天的树,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秋天的树,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冬天的树,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这首儿童诗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可以说想象奇特,意境优美。同时排比的句式也使儿童诗充满了音韵和谐的韵律美。

6.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儿歌适合于儿童歌唱嬉戏,有娱乐和游戏的实用价值,增添了玩乐的趣味。儿童诗更适合于欣赏,能够陶冶孩子的性情,使他们在情感、心灵和精神上得到享受和提升。如传统的颠倒儿歌《东西街》:“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拣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儿童玩耍嬉笑中边唱儿歌边玩,对生活真假的辨识得到感悟,加深印象,锻炼思维能力。

由于儿童诗与儿歌有以上不同,因此,儿童诗对培养儿童美好的品质、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升儿童的审美趣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儿童文学评论家樊发稼所说,儿童诗“能在更深的一个层次上,以诗的感情、诗的形象、诗的意境、诗的语言来启迪孩子的心智,开阔他们情感的领域,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作为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应该提高鉴赏儿童诗、创作儿童诗的能力,继承我国“诗教”的优良传统,从而把儿童领进诗美的天地,使他们的感情更细腻、丰富。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武宪先生认为:“儿歌,重视外在的韵律,以声音的表现为主,以实用为目的,是教育的工具,是初级的、入门的、内容较通俗的。儿童诗以情趣、意境的表现为主,不是实用的,是想象的,表现的艺术程度较深。”这说明我们在观察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时,可以分明觉察到读者、分类、押韵、句法上的明显差异。

台湾许义宗先生,则更为细致地对儿童文学的各种体式从主题、意识、词汇、句法等方面进行了分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体见表1: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