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儿童诗歌的语言形象凝练

儿童诗歌的语言形象凝练

【摘要】:诗是最高形式的语言艺术,诗的语言应该是形象凝练的。儿童诗对语言的要求更高,它必须在浅近易晓的同时又是形象凝练的,这是由儿童的接受水平决定的。前面举例的《爷爷和小树》便是如此。这首小诗是语言浅近凝练的典范。作品用四个排比句形式构成,一气呵成,抓住人心,“爬、笑、流、亮”四个准确形象的词语,给全诗带来生命与灵气。爱是自然界第二个太阳,妈妈眼里的阳光正是爱的阳光。

诗是最高形式的语言艺术,诗的语言应该是形象凝练的。儿童诗对语言的要求更高,它必须在浅近易晓的同时又是形象凝练的,这是由儿童的接受水平决定的。只有当描绘出让儿童能够察觉到的形象的事物时,他们才能得到诗的陶冶。否则,再深刻的作品于儿童都是无用无益的。“为孩子们写诗,同时也要给他们一个学习语言的机会。”(马尔夏克)

例如李昆纯的《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

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炎热天,

小树给爷爷,

撑起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www.chuimin.cn)

小树真好!

作品的主题是深邃的,对懂得关心和回报的美好感情给与热情的歌颂。诗人巧妙地把这深邃抽象的感情化解为两个具体可感的镜头:下雪天爷爷给小树捆扎稻草,让它穿上稻草衣裳;炎热的夏天,小树撑起绿阴给爷爷遮凉。在平易亲近的语言中,让儿童形象地感知到:生活中,你给他人一份关心,他也会同样回报一份关爱。

同样,儿童诗的体裁形式决定了儿童诗篇幅的短小精悍。要在有限的文字中表现丰富的情感语言就必定是凝练的。前面举例的《爷爷和小树》便是如此。这首诗浅近通俗,无一多余的字,尤其是其中的“撑开绿伞”,可谓字字珠玑,极富动感、色彩感。例如林武宪的《阳光》:

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在花上笑着,

阳光,在溪上流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这首小诗是语言浅近凝练的典范。作品用四个排比句形式构成,一气呵成,抓住人心,“爬、笑、流、亮”四个准确形象的词语,给全诗带来生命与灵气。爱是自然界第二个太阳,妈妈眼里的阳光正是爱的阳光。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还要注意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注意节奏与韵律,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著名儿童诗人金波指出:“当你为儿童构思一首诗的时候,你要考虑到伴随着‘声音之流’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画面,组成‘声音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