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色降临,我站在台阶上倾听:星星蜂拥在花园里,而我站在黑暗中。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你别赤脚在这草地散步,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2023-10-20
诗是爱的使者、美的向导。儿童诗让儿童的生命充满善与美、自由与想象、童真与童趣。著名儿童文学家金近就说过:“儿童诗除了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之外,还要丰富他们各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对一切事物正确的看法。”
(一)培育儿童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儿童诗首先是美的诗。它展现人的心灵中丰富的普遍存在的美,把儿童自己独有的内心世界和看到的外在世界,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焕发出童思、童情、童心、童趣的光彩,不仅可以陶冶儿童稚嫩的心灵,同时让儿童感受到大千世界中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一首好的儿童诗,应当把某种劝喻隐含在能唤起美感的形象中,以达到润物无声,寓教于乐的效果。
如金子美玲《星星和蒲公英》:“碧蓝的天空深处/有无数的星星/它们就像沉在海底的小石子/天黑之前,看不见踪影/即使看不见,它们也存在着/看不见的东西,也是存在的呀//被风吹散的蒲公英/飘落在瓦砾的夹缝中/在春天来临之前,沉默着/它的顽强的种子我们看不见/即使看不见,它们也存在着/看不见的东西,也是存在的呀。/”星星和蒲公英本身就是美的事物,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事物。诗歌用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不见的东西,也是存在的呀!不仅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也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美好的诗意时间。诗就是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瞬间爱的瞬间捕捉。
(二)激发儿童奇特而多姿的丰富想象
诗歌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而言,是最富有想象特征的产物。想象往往能使儿童进入奇妙的世界。在孩子的眼里,“小树上许多的芽芽,那是小树的眼睛,在看春天的风景。”路灯“白天/是一棵棵的树/晚上/就变成一朵朵的花”!大海里常见的海带,原来是“海的女儿的飘带”。可以说,一个好的想象,一个好的比喻本身就是一首好诗。
在想象中,童诗的形象会更加丰富,意境会更加丰满,童趣也会大大激发儿童热爱童诗的兴趣。而兴趣是延伸阅读的最好的老师。
(三)丰富并启迪儿童的情感与心灵(www.chuimin.cn)
儿童诗让儿童体味生活,让一颗童心自由地舒展,感受人和自然是那样的和谐、美好,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如动植物、江河、山脉、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儿童天性就是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热爱鸟兽虫鱼。他们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了灵动的色彩,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自己亲密的小伙伴。如《蘑菇》:“一把小雨伞,站在外头,等着小蚂蚁来躲雨。”一首简短朴素的小诗,却包含着一个关爱的主题,蕴涵着儿童纯真细腻的情感。儿童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以稚拙,天真的眼光看待。
再如李少白的《鸟蛋》:“圆圆的是什么呢?春风说:它是/大自然未来的歌星/大树说:它是/果树明天的卫兵/种子说:它是/将来的播种能手/太阳说:它是/蓝天会飞的眼睛/可是在掏鸟蛋孩子的手上/它就成了/什么都不是的零!/”这首诗以设问开头,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不同的角度反复强调鸟蛋是作为一个生命的孕育载体以及这个生命的意义。朴素、自然的语言令儿童在诵读欣赏过程中感悟出生命的珍贵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四)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包括丰富儿童的语汇,提升儿童的语感,以及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在指向儿童心灵需要的语言学习上,儿童诗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展现自我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在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如儿童诗《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刷刷’,是黄叶和大树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嚁嚁’,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听听,秋的声音,‘啪啪’,是大豆迎接秋天的欢呼声/听听,秋的声音,‘呼呼’是秋风和田野打招呼的口哨声//听听,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花里,在每一颗展开的谷粒里/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好地去听听秋的声音//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这首诗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了秋天的声音,形象生动有趣,朗朗上口。让儿童在愉悦的诵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也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
儿童诗在丰富儿童心灵和情感,激发想象力,发展儿童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有优越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的功能和作用。学习儿童诗是儿童认识自我、认识自然及世界和健康成长的一种需要。让美丽的童诗永远伴着孩子们长大,永远装饰他们纯真质朴的童心。
有关儿童诗歌鉴赏与教学的文章
当夜色降临,我站在台阶上倾听:星星蜂拥在花园里,而我站在黑暗中。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你别赤脚在这草地散步,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2023-10-20
而儿童唱儿歌,则是感情的外泄过程,并且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例如《十四和四十》这首儿歌是典型的矫正发音的。就其内容而言,不同主题的儿歌又有着不同的功能侧重,如,描述事物的儿歌可以扩大儿童的认知范围,数字儿歌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数概念,绕口令类的儿歌可以帮助孩子矫正发音等。......
2023-10-20
现代诗教,最为重要的是对童年心性的呵护、鼓舞与开发,是发现儿童。最好的儿童诗,应当是儿童生命内在的审美意蕴和情感表达。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是这个国度里的一朵奇葩。诗是天籁的声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
2023-10-20
在富于变化的节奏中,在童心可掬的表演动作中,在自问自答的设想中,儿歌是最具有娱乐性质的,而娱乐性与趣味性总是紧密相连。这首儿歌写出了孩子互打电话的场景,富有孩子们特有的思维特点。也是儿歌游戏性趣味性的最好体现。而浓郁的儿童情趣,是吸引孩子通向审美过程的桥梁。作品里那个小娃娃蓬头垢面的“小刺猬”形象是多么令人发笑。......
2023-10-20
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成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这两首诗基于生活基础和经验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如刘饶民的《月亮》: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2023-10-20
我国儿歌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润色加工,已经形成了十几种倍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他们至今仍是儿歌作家们从中汲取营养、学习借鉴的形式。但创作的摇篮曲一般都有明确含义,而且讲究艺术技巧。作者把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比喻为摇篮,运用拟人手法,通过重叠复沓的句式与旋律,让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宝宝在白云、浪花、风儿、歌声的陪伴下甜甜地入睡。......
2023-10-20
优秀的儿童诗歌在形象、意蕴、结构、语言等多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审美价值,成为儿童理想的阅读、鉴赏对象。与儿歌一样,诵读也是儿童诗鉴赏与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都可以是儿童诗的形象。儿童经常吟诵此类诗,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比喻、夸张、拟人、排比、摹声、疑问等手法是儿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2023-10-20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意境同样是儿童诗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诗的前一节紧紧抓住“飘”字,用绚丽的色彩烘托,再用一个漂亮的比喻,描绘出一幅自然的图画,使天性热爱自然、热爱美的孩子沉浸其间,产生共鸣的欢娱。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情景融合为一幅令人向往的图画,美好的意境产生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