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儿童诗歌功能及教学-儿童诗歌鉴赏与教学

儿童诗歌功能及教学-儿童诗歌鉴赏与教学

【摘要】:而儿童唱儿歌,则是感情的外泄过程,并且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例如《十四和四十》这首儿歌是典型的矫正发音的。就其内容而言,不同主题的儿歌又有着不同的功能侧重,如,描述事物的儿歌可以扩大儿童的认知范围,数字儿歌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数概念,绕口令类的儿歌可以帮助孩子矫正发音等。

儿歌是人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文学样式,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乳汁。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儿歌总是和儿童的游戏活动相伴相随的,因此儿歌对儿童的作用也就和游戏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使儿童在欢歌笑语中受到文学的熏陶与感染。

(一)增添乐趣

游戏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儿歌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母亲等长者那充满和谐悦耳乐音的吟唱,不仅能使婴儿的神经舒缓,产生愉快的情绪,而且也能感受亲人的爱抚,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儿童诵唱儿歌,可以抒发情感,和小伙伴联络感情,彼此增添友爱;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加深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如圣野的《会叫的鞋子》:

我的鞋子真好笑,走起路来叽叽叫。

小猫把我当老鼠,跟在后面喵喵喵。

这首儿歌拟声词的采用,通过“小猫把我当老鼠”的想象,把小猫的可爱形象生动展现出来。可以想象“我”一边走小猫一边叫的快乐场景。

(二)陶冶性情

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得到愉悦。如摇篮歌会使婴幼儿从和谐优美温柔的声音中感受亲人的爱抚,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和满足。而儿童唱儿歌,则是感情的外泄过程,并且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如《小板凳》: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学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宣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

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

(三)启迪心智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作题材,形象有趣地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www.chuimin.cn)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儿歌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发展思维和想象,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金钥匙、启蒙者。

如谢之峰的《走路》:“小蛇走路弯弯绕,小虫走路弓着腰,小兔走路蹦蹦跳,小猫走路静悄悄,小鸭走路摇呀摇,青蛙走路练跳高。”

这首儿歌在简单浅显的语言中,让孩子们知道了不同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易记易诵。

(四)训练语言

儿童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无论是语音正误、词汇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变化。儿歌在语言训练在促进语言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儿童吟诵。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儿童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性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十四和四十》这首儿歌是典型的矫正发音的。而金波的《小白兔》:“小白兔,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条腿儿。”则告诉儿童小白兔的外貌特征是什么,便于儿童区分小动物。

儿童从表象入手感知事物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而儿歌恰是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符合了孩子们的审美心理特点,切入儿童的心灵,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就其形式而言,儿歌童谣由于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节奏感强,经常吟诵,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儿童歌曲则旋律优美、节奏和谐、情感真挚,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就其内容而言,不同主题的儿歌又有着不同的功能侧重,如,描述事物的儿歌可以扩大儿童的认知范围,数字儿歌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数概念,绕口令类的儿歌可以帮助孩子矫正发音等。另外,儿歌由于结构短小,易记易诵,孩子在轻松学会的同时,往往还可以获得一定的自信和成就感,这对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大有裨益。

著名儿童文学家樊发稼说:“真正优秀的儿歌,是诗,是语言的精灵。它像春雨般滋润着孩子无瑕的心田,给童年以快乐和智慧,使人受用一生。”著名儿童文学家、诗人、理论家金波说:“儿歌是一种可以及早储存在记忆里的智慧。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于学习说话的同时,即可学习诵唱儿歌,那是一种快乐的、悦耳的、智慧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