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儿歌的发展概况及历史回顾

儿歌的发展概况及历史回顾

【摘要】:我国儿歌历史十分悠久,远在三千年前就出现传唱于儿童之口的“童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搜集、研究民歌童谣为目的的“歌谣学运动”,收集了大量民间儿歌。“五四”以后,发表儿歌较多的有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儿歌专集有《中国儿歌选》(资料本)、《古代儿歌资料》、《儿歌》等。张继楼的儿歌创作善于借鉴传统形式,又注入了新的内容。

我国儿歌历史十分悠久,远在三千年前就出现传唱于儿童之口的“童谣”。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左氏传》《战国策》中就有儿歌的记载,并散见于历代古籍。

明代学者吕坤在16世纪末编辑成的《演小儿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清代,郑旭旦等更肯定了儿歌的价值,称儿歌是“天地之妙文”。刊行于19世纪中叶的《天籁集》和《广天籁集》都是优秀的儿歌集,其中的作品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五四”时期,曾经出现一个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1918年,在蔡元培、沈尹默、刘半农等人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建立歌谣研究会,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创办了《歌谣》周刊。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搜集、研究民歌童谣为目的的“歌谣学运动”,收集了大量民间儿歌。“五四”以后,发表儿歌较多的有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儿歌专集有《中国儿歌选》(资料本)、《古代儿歌资料》(赵景深等编)、《儿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编)等。

在我国古代,古人就对诗教进行了研究,大约从唐宋开始,不少诗人学者从古代诗歌中选编那些内容健康、语言浅显明快的诗作,作为对儿童启蒙的教材。中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有大量的优秀诗作可以选择,以适合不同孩子的需要。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这一类诗作大多以说教为重,首重道德,内容通俗,形式优美,音乐感强,朗朗上口,深得儿童喜爱,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文学艺术修养。(www.chuimin.cn)

近代儿歌教育能手当推陶行知先生,他不仅是教育家,还是儿歌创作能手。“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这些简而易懂、朗朗上口、易读易记的儿歌在当时广为流传,为近代蒙童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现代有许多优秀的儿歌代表作家作品。鲁兵为儿童创作了大量作品。他主编的“365夜”儿童系列书籍畅销全国;他的《太阳公公起得早》等儿歌受到几代儿童的欢迎。圣野的儿童诗贴近儿童生活,充满浓厚的儿童情趣,注重儿童诗歌的教育性。他的第一部儿童诗集《小灯笼》具有代表意义。张继楼著有儿歌集《唱个歌儿给外婆听》《夏天到来虫虫飞》《小蚱蜢》等,儿童诗集《在城市的大街上》等。张继楼的儿歌创作善于借鉴传统形式,又注入了新的内容。

任溶溶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和作家。他的儿童诗构思新颖,既具教育性又具趣味性。著有儿童诗集《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小孩子懂大事情》《给巨人的书》等。儿童诗《你们说我爸爸是干什么的?》获第二次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他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宋庆龄樟树奖、亚洲儿童文学奖。柯岩是我国很有成就的儿童诗人。她的儿童故事诗的主要特色是具有浓重的儿童情趣和游戏性。重要作品有《小弟和小猫》《“小兵”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