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宝顶山摩崖造像:美丽蓉城的地方特色佛教圣地

宝顶山摩崖造像:美丽蓉城的地方特色佛教圣地

【摘要】:大佛湾为一马蹄形山谷,岩面长约500米,高约15米—30米。造像精美、又具地方特色。千手观音龛刻于大佛湾南岸东侧岸壁上,造像面积达88平方米,刻手1007只,纵横交错,金碧辉煌,为国内仅见。华严三圣像中为毗卢佛、左普贤、右文殊,三像均高达7米。宝顶山上的圣寿寺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始建,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所建,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燃灯殿、维摩殿等。因多密宗供养像,有学者认为是密宗道场。

佛教雕刻,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杰作。在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南宋淳熙六年至淳佑九年(1179—1249年)间始建,创如人为两川地区传播密宗的赵智风。明、清续有开凿。

造像以大佛湾(古名广大宝楼阁)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小沸湾(古名大宝楼阁)、倒塔坡、龙头山、三元洞、大佛坡、仁功山、珠始山、无忧石、岩湾、龙潭、佛祖寺、佛祖岩、三块碑、高观音、广大山、松林坡、塔耳田等18处。大佛湾为一马蹄形山谷,岩面长约500米,高约15米—30米。

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的石壁上和石窟中,计有造像31龛窟、碑刻7通、题记17则,舍利宝塔2座。著名龛窟有:号称中国之最、面积达88平方米的千手千眼观音,长达31米的释迦涅磐图(仅刻出上半身),反映四川密教的柳本尊十炼图,表现禅宗的牧牛图,充满世鹆化内容的父母恩重经变、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地狱变相,高达7米的华严三圣像,构图繁密的观无量寿佛经变及石窟毗卢道场、圆觉道场等。几乎全为大型龛窟,气势宏伟,全国罕见。(www.chuimin.cn)

造像精美、又具地方特色。千手观音龛刻于大佛湾南岸东侧岸壁上,造像面积达88平方米,刻手1007只,纵横交错,金碧辉煌,为国内仅见。华严三圣像中为毗卢佛、左普贤、右文殊,三像均高达7米。其中文殊手托七级宝塔,塔高1.85米,重约500千克,历800年不附,是将建筑力学运用于艺术创和的成功范例,足资借鉴。宝顶山上的圣寿寺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始建,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所建,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燃灯殿、维摩殿等。因多密宗供养像,有学者认为是密宗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