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方法是依据行政隶属关系,通过命令、规章、纪律、签合同等行政性手段,对学校各类事务的管理方法。但无论学校级别如何,行政方法的使用都具有强制力,显然,一定有与行政方法相配套的奖惩。大的原则性命题是由国家法律政策规范好的,实际上学校管理主要是针对本身的情况贯彻,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23-10-20
(一)学校创建自身的办学特色的原因
1.时代的召唤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变革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学校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战略。
2.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体制改革,产生了多种办学体制,多种办学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特色决定着学校的身价和地位,是学校的生命线。
3.创建自身办学特色是办学规律的体现
所属类型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办学目标不同,管理模式不同,决定着学校不同的办学实践方式。“千校一面”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形成特色,是自我优化的必然选择。
(二)学校特色的基本特征(独特性+普遍性+优质性+稳定性)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的优化丰富着共性。
(2)独特性和优质性的统一。“特色”必须具有优质性;“优质性”的标志是科学的、先进的、成功的。
(3)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统一。“特色”是独特性经过持续发展而积淀形成的。
(三)创建学校特色的内部条件
(1)要有一位“管有特色”的校长(校长的个性特征)。
(2)要有一支“教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群体特征)。
(3)要有一种有利于特色形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文化特征)。
(4)要有一套保障特色建设的设施设备(办学条件的硬件特征)。(www.chuimin.cn)
(四)学校创建特色的基本模式
1.目标优化模式
遵照教育方针基本精神,依据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校的育人目标,达到优化全局、形成学校特色的目的。
2.内容优化模式
抓住教育内容的某一方面作为“突破口”,对学校实行整体优化,形成鲜明的特色。
3.方法优化模式
教育思想方面的特色。教育思想是一种观念上的、高层次的、带有指导性的方法。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涌现了不少促进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如“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知教育”“美乐教育”等。
4.教研教改方面的特色
教研教改本身包含着对方法的实验研究和改革创新,可以分为“整体启动”和“单项启动”不同类型。例如,“整体改革试验特色”“反刍教学法”“四分(分程度、级,分学习组,分学课与习课,分读、做、改、比四步骤)”等。
5.管理优化模式
从组织管理方面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如“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
(五)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六)学校特色就是校园主流文化的现实载体
学校特色就是对校园主流文化某些方面(目标、内容、方法、管理)的凸现或强化。将学校的制度、精神、物质等文化形态特征体现在办学的目标追求之中(目标优化模式),通过强化某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或选择优化某些方法,表现学校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判断体系、行为准则等方面的特征(内容优化模式、方法优化模式),将校规、校魂、校貌的精神特质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模式之中(管理优化模式),以达至优化师生员工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行为特征,提高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效益和质量的目的。
有关学校管理学的文章
行政方法是依据行政隶属关系,通过命令、规章、纪律、签合同等行政性手段,对学校各类事务的管理方法。但无论学校级别如何,行政方法的使用都具有强制力,显然,一定有与行政方法相配套的奖惩。大的原则性命题是由国家法律政策规范好的,实际上学校管理主要是针对本身的情况贯彻,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23-10-20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质量管理是以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设计、实施、检查和分析,以取得较高水平、成绩的活动。加强质量管理,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学校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校质量管理是一整套的科学程序,它不仅能够监督教育工作的每一步进展和最终结果,还能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从而减少资源和劳动的浪费。......
2023-10-20
目标管理过程指目标管理实行的活动程序。有研究者将目标管理的过程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个环节、九项工作”。论证决策是指选择目标,即设计目标并说明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过程,这是目标管理的关键一步。咨询指导是目标管理活动中有特色的管理行为,因为目标管理强调给下级较多的自主权,所以对下属工作较少直接命令,而更多通过出主意、提供信息供参考等办法实施间接引导。......
2023-10-20
总的来看,现代学校管理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追求效率为目标的科学管理阶段。学校管理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受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影响,强调学校管理中的教职工民主参与。从此学校管理学的建设和传递就得到了一个法定地位。1978年以后,我国学校管理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23-10-20
如果学校管理思想不改革,一切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学校管理思想的相对稳定性,使得学校办学特色得以持久保持与发扬。学校管理思想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有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也有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
2023-10-20
学校管理中的经济方法是在学校管理中利用工资、津贴、奖金的手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组织士气。但是,在同样的经济方法面前,同时会出现差异性。而这恰恰是经济方法使用所追求的。......
2023-10-20
世界上没有哪种职业或专业像教师一样需要接受终身性教育。教师教育就从一次性培养走向了终身性培训。学习正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社会职能,学生应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各国教师培训模式多样,从取向上说主要有三种:知识本位培训;能力本位培训;思想本位培训。......
2023-10-20
学校组织文化诊断应注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发动全体师生参与讨论,确定现有组织文化的优缺点、发展环境的利弊。“评价发展”策略指将学校组织文化重建视为需综合协调、有效控制的系统工程,视为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评价中推进建设进程,在发展中调整目标定位。......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