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财务和资源管理:学校管理学的重要要素

财务和资源管理:学校管理学的重要要素

【摘要】:资源管理是策略管理的重要元素,财务管理又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们都与教育组织的目标、宗旨和产出息息相关。因此,财务与资源管理是策略与质量之间的纽带。也就是说,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资源管理有关系。负责日常财务控制的人应接受财务记录和报告等方面的专门训练,或得到具备这方面专业资格证的人员的协助。

资源管理是策略管理的重要元素,财务管理又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们都与教育组织的目标、宗旨和产出息息相关。因此,财务与资源管理是策略与质量之间的纽带。对学校管理者来说,虽然并非每个人都参与财政预算,但每个人都参与一定范围的资源分配,如对时间、人员、物质设施、部分资金等的分配和利用。也就是说,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资源管理有关系。所以,学校管理者应该了解组织的预算及其管理如何影响自己的工作,以便有效地管理本部门的预算。

(一)学校资源分配的几种模式

学校资源分配一般有集权、分权、混合三种模型。在集权系统中,决策只会由一个单位做出,有两种运作形式:一种是校长是拥有全部权力的独裁者,负责做出全部决策;另一种是全部决策由员工组成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做出。在分权式模型中,财务决策由掌管财政预算的个别教师做出。在混合模型中,学校可能根据方程式把一般开支安排的职责授予员工,而同时在学校一级保留一些资源以应付全局或突发性的事件。

三种资源分配模式各有长短,具体采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为某个特定的环境选取最好的模式,必须评估这种模式对效率和效能的影响,并要考虑到学校的规模、高层和中层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文化、领导风格和发展需要等因素。总体来说,没有一个系统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达致“物有所值”这个目标,每所学校都需要在集权系统和分权系统这条连续线上找到平衡点,并同时兼顾控制、一致、弹性和机动等方面的因素。

(二)资源管理的理性模式

资源管理的理性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渐进式预算模式。根据传统模式,每年的预算案只是把上一年度的支出略为调整,而教育组织的财务会计也只能与教育的方针松散地结合起来。理性模式是从一个规范的角度审视资源管理,它能通过妥善运用资源达到教育目标,即能把资源管理与组织目标充分结合,从而提高组织效能。理性模式的一般程序是:

(1)根据组织现时的情况,商定组织的宗旨、目标及处事的急缓先后次序。

(2)根据这些宗旨和目标来评鉴不同的行动方案。

(3)在那些合乎宗旨和目标的行动方案当中,挑选出最能配合组织急缓先后次序的方案。

(4)实施——将所选的计划付诸实践。(www.chuimin.cn)

(5)评鉴——根据计划实施的结果量度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在管理实践中具体采用哪一种,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如领导风格、学校文化、人际互动关系、组织对外在环境的实际回应形式等。

从理论上看,理性模式有许多优点:第一,致力于资源管理与组织目标的联系,能很好地把资源管理与组织效能整合起来。理性模式确立了学校的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传达下去,作为员工、学生和社区建立共同价值观的依据。第二,理性模式为组织资源管理订下一个明确的框架。组织沿着这个框架进行资源管理,既可以减少模糊不清的情况,也有利于保持组织规划的连贯性。第三,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各种压力团体的影响而导致的组织整体成长受阻问题。

但理性也有许多局限性:第一,如果所提供的服务属无形的和具争议性的,组织的宗旨和目标难以界定。第二,组织目标具有很强的领导者个人主观色彩,要使员工都能认同,存在很大困难。组织必须有一种融合的文化,才能使员工对组织目标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建立共有的想法。但持微观政治观点的人认为,组织中的每一个利益小组均有各自的目标,因而会与其他的利益小组竞争以获取组织的资源和权力。第三,运用理性管理模式必须搜集充足的资料,并进行合理地诠释,这是既费时又费力的工作。另外,人类的智能必然是有限的,所以理解大量的资料亦存在困难。

(三)学校财务管理中的预算

在学校组织中,预算工作涉及制订和实施关于如何运用财务资源的决策,借此取得实质资源,如教职员、课本、设备和物资、水电和维修保养等。如果组织的预算涉及基本建设费用,实质资源还包括设施和校舍等。预算是一个涉及组织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的架构,所有相关的决策都会在这架构之下进行规划、实施、记录和报告。每项预算都有一个特定的时期,通常是按财政年度制定的。

组织的预算有三大功能:第一,规划功能。预算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以决定组织将来要做的事情,以及它如何为需要的资源提供资金。第二,财务控制功能。财务控制涉及记录、监察和调整收入和支出的过程,确保预算得以诚信、有效率和有效能地处理。在整个财政年度中,组织应定期编制财务报告。掌管预算者应对前后出现的差异提高警觉,看是否需要采取行动;必须检查记录是否准确无误,并寻求出现差距的原因。如果解释令人满意就无需作进一步的行动;否则,就需进行资金调配。负责日常财务控制的人应接受财务记录和报告等方面的专门训练,或得到具备这方面专业资格证的人员的协助。第三,问责和管理功能。除了财务控制用途外,财务记录也可确保金钱能花在预期的目标上。通过审计,可以了解财务是否有诚信,并能检查组织是否设立了适当的制度去防止欺骗和浪费。

财务预算的三项功能与预算周期的四个主要阶段有关:第一阶段获取资金。这是进行预算首先要考虑的事情。一个组织所得的收入,取决于其向任务环境输出的资讯及产出。第二阶段分配资金。这是预算的规划或准备阶段,前面探讨如何把预算过程与教育目标联系起来,所涉及的主要就是这个阶段。第三阶段实施。在财政年度开始的时候,为该年度所拟定的预算计划成为来年预算中预期的收入和支出。随后,实际的收入和支出会逐渐显露出来,这些数字会与预期的作比较,用作监察和确定预算。在实施过程中记录的财务数据会用作审计和预算评鉴。第四阶段评鉴。这包括回顾过往一年的收入和支出,并评定资源是否被有效能地、有效率地和公平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