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现贸工林产业体系,实现开放创新之路

实现贸工林产业体系,实现开放创新之路

【摘要】:福建省除建立林纸一体化产业集群外,在建立林木一体化产业集群以及建立林化一体化产业集群等方面均有长足的进展。

1.龙头企业、产业集群与现代集约增长模式

福建省林业按照“主攻第二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施“公司连基地带林农”的现代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林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贸工林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提高福建林业产业化水平。

首先,龙头企业通过重组与合作,做大做强。其次,龙头企业实施“公司连基地带林农”的现代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林业产业“第一车间”——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第三,龙头企业通过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推进精深加工和多次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第四,促进企业形成高效、清洁、节约的增长方式。第五,龙头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融资

总之,公司连基地带林农的现代产业化经营模式,使林业产业向集约化、高科技化、清洁化和基地化方向发展,保证企业有充足的原料来源与产品质量。促使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转变到现代的集约增长模式。另外,大规模营造原料林有利于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质量。

2.林农在产业链中多方受益

公司连基地带林农的经营模式可使林农的生产活动融入产业链中,即保证林农不失地,又增加林农收入和就业,他们还可转移到二产、三产,扩充产业结构。同时农民加入产业链中,成为他们转移的有效途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法律上保证了林农的权益;公司连基地带林农从经营方式上保证了林农的权益,使广大林农受益,抓住了问题的根本。这样才有条件建设生态、培育资源和发展产业,建设绿色家园、发展绿色产业也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这项改革同我国广大农村正在施行的企业带农户一样,将把社会管理的责任逐步由政府移交给企业,降低政府管理的成本,更多让利于农民。政府职能转变到指导、服务和依法行政上来,促使社会健康发展并更快走向繁荣。(www.chuimin.cn)

3.建立林纸一体化产业集群

当前,世界造纸工业普遍采用林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该模式下,制浆造纸龙头企业建立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并将造林、营林、采伐、制浆、造纸与销售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造纸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建立贸工林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大力发展人工速生丰产林,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是我国造纸工业走上循环经济关键。当前,林纸一体化工程被确定为我国造纸业的发展战略,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进入实施阶段。

福建南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闻纸生产为主的造纸龙头企业,其产品供应全国200多家报社和新闻出版单位,占据了国内高档新闻纸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是我国新闻纸行业中首家同时获得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的企业。该公司的经营形式已从自办林场、合作造林、有偿投资经营发展到股份经营。目前,福建南纸正加速建设林纸一体化工程,总投资达71.5亿元。该公司首先在南平和三明等地将原有的75万亩造纸原料林扩大到200—300万亩。

十一五”期间,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建设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一期),位于福建省,该项目总投资6.8亿美元,营造以桉树为主的原料林基地300万亩。

超辉集团亚太林业(莆田)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林浆纸厂,年产270万吨纸浆和纸。该集团投资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总资金达30亿美元,投资方是印度尼西亚超辉集团,造林50万亩。超辉集团已在福建莆田建设浆纸原料林基地,并与农户签订林地合同2.43万亩,准备再扩大2万亩左右。预计未来10年内,该集团在莆田附近的仙游县建成35万亩的原料林基地。

福建省除建立林纸一体化产业集群外,在建立林木一体化产业集群以及建立林化一体化产业集群等方面均有长足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