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30期2004年9月19日至20日,世界工商协会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本次峰会组委会名誉主席黄菊发表了题为“深化世界工商协会之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致辞。世界工商协会建立的对话交流机制,有益于形成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率先倡议召开世界工商协会峰会,建立各国工商协会之间对话、斡旋、协商的平台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023-10-20
笔者:请您介绍一下德国教育与培训的原则。
君德·瓦格纳:德国教育有两个原则。第一,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原则上有同样的价值。第二,整个教育体系有较大的渗透性,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沟通。一般工人如果很努力,有很多机会上大学,有很多道路可以选择,可以上专科学校、专科大学、业余大学、夜校等。在德国,30岁以上的学生可以就读大学。例如,有的学生在双元制职业学校毕业后,在企业有1—2年的工作经验,可以入专科学校,学习两年后,还可以入一个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德国称为专科大学。学生由专科学校进入专科大学,专业要对口,如果在专科学校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进入专科大学只可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不可以学习医学、化学等专业。实行学分制,两校相互承认学分,不重复学习。这是新规定,而且不是全国各州都有这种规定。专科大学毕业生还可以升入普通大学,专业也要对口,实行学分制,这样在大学的学习时间比规定的要缩短。
近年来,德国政府为人才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颁布了一项新规定,在工作中表现非常好的,有师傅学校毕业证书的师傅,可以入对口专业的大学,入大学的理论考核也不太高。他们毕业后可以当工程师,对工程师不满意还可以读博士。新规定的目的,首先使这些师傅有可能得到发展;另外,社会也需要有工作实践经验的人。颁布此项新规定时,估计会有许多师傅入大学,但他们面临很多实际问题,虽然他们的地位会从师傅变成工程师,收入也高一点,每月可多500—600马克。但他们认为不合算,一是要花3—4年时间学习,二是谁来负担家庭的问题不好解决,更重要的是师傅的收入也是高的。因而,实际入大学的师傅没有预计的那么多。
德国与中国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有一定区别。德国培养技术人员,在其培训上强调要有一段工作经验,如在德国双元制学校毕业的学生,因在企业工作过,他们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体验。而在中国走向技术岗位的毕业生,缺少企业内的工作经验。
笔者:职业学校与专科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现场担任什么职务,他们的就业状况如何?
君德·瓦格纳:专科学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中等层次里工作,他们可以领导一个工人小组,表现好的可以做到工段长。专科大学或大学的毕业生,他们一般做领导工作。毕业生只要有能力,领导给以好的评价,就可以升迁,在私人企业里这是很普遍的情况。国家办的私人企业也是如此,如德国大众是一个股份公司,50%以上的股票在国家,公司里有私人管理企业的机构,是面向市场的。同样这种企业看重的是能力,有大专学历,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升到较高的地位。(www.chuimin.cn)
德国学生入大学不难,但毕业后找到合适工作较复杂。一些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合适工作,他们会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如德国文理高中毕业生是有资格入大学的,但他们考虑入大学学习4年,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这也不太理想,这时学生首先接受双元制培训,即一般工人的培训,为2—3年。学生接受双元制培训后,在劳动力市场可能有较好的就业状况,老板知道他是文理高中毕业生,同时又受到双元制培训,企业的情况他知道,老板会给他很好的工作。另外,对工人的工作不太满意还可以入大学。
近年来,据劳动力市场调查,很多企业喜欢雇用专科大学毕业生。这与专科大学的特点有关。一是学生的培训来自企业实习,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在企业实习一年,他们的培训很多是通过企业实习来完成,因此熟悉工作要求。二是学生受到更多的职业技术培训,在专业学习中有理论内容,更有很多实用内容,如商务类培训、技术类培训,没有单独外语课,如英语、德语、汉学,而有商务英语。三是专业内容比重大,如学生学习经济类专业,仅学劳动法、经济学等与经济和法律有关的内容,80%是经济类内容。
与此不同的是,普通大学的学生仅在学校里学习,如学习企业管理、机电一体化,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情况不熟悉。因此,普通大学毕业生第一次找工作有很多困难。在待遇方面,专科大学与普通大学差不多。
德国企业的用人标准是,一个人的能力比他的学历更重要,大多数德国老板雇用人的时候,首先考虑这个人的能力,他做过怎样的工作,工作经验怎样,学历以后再考虑。同时企业也没规定什么学历可以做什么工作,首先考虑的是能力。而在国家机构工作要考虑学历,如当公务员、军官、警察等。
有关开放创新之路: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教育的文章
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30期2004年9月19日至20日,世界工商协会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本次峰会组委会名誉主席黄菊发表了题为“深化世界工商协会之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致辞。世界工商协会建立的对话交流机制,有益于形成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率先倡议召开世界工商协会峰会,建立各国工商协会之间对话、斡旋、协商的平台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023-10-20
在本次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以“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为题,从宏观角度为我国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勾画了一个大的轮廓,指出了一个大的走向。王梦奎强调,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王梦奎指出,农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工业化和城市化,靠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2023-10-20
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教育部、国家经贸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等16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李政道教授大型学术报告会暨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这也是中国科技界和工业界联手组织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面向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工业科技发展和名牌发展战略”。大会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林宗棠主持。......
2023-10-20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推进行业培训工作健康、全面、持续开展。例如,安徽省建筑装饰协会坚持把培训工作列为协会的工作重点。在培训中严格考试制度,严格把关,以此保证了教学质量。之后,中装协培训中心进行了质量追踪,调查结果令人满意。......
2023-10-20
在“2015中德创新合作年”的框架下,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与澎湃新闻联合推出这个新专题,探讨不同的领域与德国创新能力的关联,分析其对德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德国自战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其中的产权秩序、计划和协调秩序以及社会秩序对德国能够保持持续不衰的创新起到了关键的影响。这种竞争力的背后则是德国社会的整体创新活力。那么,德国创新活力持久不衰的原因何在?......
2023-11-30
在德国,任何人在进入岗位前都要获得资格认证并参加工种考试。西门子公司的资格认证是由行业协会颁发的,西门子是行业协会的一个会员,在行业中参与工作。西门子与其他企业联办的学校,均得到社会认可、知名度高、品牌受欢迎。培训合格颁发培训证,但不发国家的学位证书。这里要提一点,德国政府对失业人员提供培训,其费用由政府提供。西门子培训主要做的是职业认证,即职业教育认证与职业资格认证。......
2023-10-20
总而言之,教育信息化的师资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所以,首要任务是对教师做出教育观念转化及心理引导方面的训练,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惧怕心理,准确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学生和教师的正面意义。三则需要为完善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2023-11-25
双元制会不会给德国企业增加负担,使产品的成本提高,从而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德国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为企业作出了贡献,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因而德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愿意提供双元制培训。双元制在德国大型企业,特别是在工业企业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德国有的教育家、政治家希望采用这种方法,但因企业的反对、抗议,还是落实不了。......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