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合唱特性与合唱指挥技巧:实现完美配合的关键

合唱特性与合唱指挥技巧:实现完美配合的关键

【摘要】:与独唱、重唱、对唱等声乐表演艺术形式相比,合唱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合”。合唱的“合”字主要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共性,其次是配合。总而言之,要想在合唱表现中实现完美配合,要求参与合唱表演的每个声部与个人在不同歌曲、不同段落、不同织体的演唱中各司其职,把握好演唱的分寸,在表现自己的同时与同声部及其他声部协调一致,通过良好的配合,将独具魅力的合唱艺术呈现给大众,这即是我们强调“配合”的原因所在。

与独唱、重唱、对唱等声乐表演艺术形式相比,合唱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合”。合唱的“合”字主要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共性,其次是配合。

(一)共性

合唱是一种多声性的声乐表演艺术,“多声性”意味着合唱者在进行演唱表演时,应当尽可能多地融合各种类型的演唱要素,通过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效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演唱的整体性效果,进而突破个性差异,寻求共性的存在,这是每一个合唱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合唱的性质决定了在进行合唱排练与表演时,合唱者不能以表现自我为宗旨,而是要以表现集体的合唱水准为宗旨。从音色的角度来看,个人的音色不是歌唱艺术的侧重点,展现优美的集体音色才是合唱艺术的最终诉求,从乐感的角度来看,合唱艺术注重展现的不是个人的乐感,而是集体的乐感;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合唱艺术重在展现的不是个人美,而是集体美。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点,即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的音色美、集体良好的音乐感觉又是建立在每位合唱者的个体表现之上的,只有每一个合唱演员都有良好的音乐感觉、都有优美的音色,合唱集体才能具有良好的音乐感觉以及优美的音色,可以说,个体的优秀是集体优秀的重要前提。在日常进行的合唱排练中,合唱者应当注意对发声方法、音色进行统一,此外,还应当对歌唱时的吐字与咬字进行规范,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地让合唱者的声音融为一个整体,建立起一种合唱“群体感”,即我们所强调的挖掘并体现共性。

参与合唱表演的各个声部间的合唱者要寻找这种共性,与此同时,参与合唱的各声部之间也要寻找这种共性,只有这样,一个合唱团队的各个声部之间才能形成高度的统一,进而使整个合唱团队的声音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各个声部之间才能形成平稳且不露痕迹的衔接。

(二)配合(www.chuimin.cn)

配合对于合唱表演而言至关重要。合唱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声部,都要形成明确的合作意识,在指挥的引导下,建立起默契的关系,进而建构起一个和谐的合唱表演团体。配合的内涵十分广泛,既指合唱团队的成们要保持统一的唱法,规范的吐字与咬字,统一的声部呼吸或统一的整体呼吸,统一的表情和速度,统一的演唱风格,做到整齐、准确、细致、严谨,共同完成合唱作品的再现,共同创造完整的合唱音响。

合唱作品中,旋律有时在高音声部,有时在低音声部,有时在女声部,有时在男声部,有时在领唱声部,但是,无论声部如何变化,在演唱中,都必须始终注意突出旋律声部,控制从属声部和陪衬声部,不能喧宾夺主。当一个声部担负主旋律演唱时,应扩大音量加以强调,将主旋律明确地表现出来。当声部担负副旋律演唱,作为陪衬声部时,则要控制音量,声音含蓄,将声部做适当的隐藏,以衬托主旋律。

一些合唱歌曲的个别乐队音乐结构非常复杂,音乐织体富于变化,这时候,就要求合唱团队的成员们必须集中注意力进行演唱,既要认真唱好自己的声部,同时也要注意指挥的动作,同时还要注意聆听其他声部的演唱,这即是多方配合关系的显现。总的来说,配合关系主要体现在,当合唱者在进行合唱时,既要密切注意横向关系,同时又要对纵向关系进行关照;既要在合唱中保证个人音色的优美,又不能过分突出自己的音色,进而实现与其他合唱者的协调配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合唱艺术格外强调合唱成员之间的配合,这是合唱艺术与独唱艺术的重要区分点。在合唱表演中,要想实现完美的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为有了“配合”,使合唱艺术具有了更加独特的音响效果,但也因为追求“配合”,而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合唱艺术的演唱难度。总而言之,要想在合唱表现中实现完美配合,要求参与合唱表演的每个声部与个人在不同歌曲、不同段落、不同织体的演唱中各司其职,把握好演唱的分寸,在表现自己的同时与同声部及其他声部协调一致,通过良好的配合,将独具魅力的合唱艺术呈现给大众,这即是我们强调“配合”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