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合唱指挥技巧与艺术思维的声音质量

合唱指挥技巧与艺术思维的声音质量

【摘要】:优质的合唱表演,总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在观众心中留下一种“群体音响色彩”。群体音响色彩是合唱艺术独有的色彩,其他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并不具备这种音响色彩。群体音响色彩也是对合唱声音质量的一种特殊要求,合唱集体要以展现群体音响色彩为目标,而合唱集体中的每一个合唱声部也要以展现群体音响色彩为目标。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对合唱表演的声音质量进行评鉴:首先是对合唱声音质量的普通要求,简而言之就是指合唱表演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声音是否符合声乐表演普遍意义上的要求;其次是对合唱声音质量的特殊要求,即合唱表演团队整体的声音是否符合合唱表演自身独有的要求。在下文中,我们将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展开重点论述。

(一)对合唱声音质量的普通要求

与其他类型的声乐表演活动一样,合唱同样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并能够使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演唱。在进行合唱时,合唱者应当有充足的气息支撑,且气流要通常,声音要圆润、饱满、富有弹性,高音区的音色要明亮,中音区的音色要宽广,低音区的音色要厚实。在演唱作品时,演唱者的声音要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根据音乐的指示做出强、弱、明、暗的对比,此外,演唱者还应当具备驾驭高难度乐段的能力,如在遇到一些音符较为密集、音域跨度较大的音符时,合唱者要做到张弛有度,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声音,且在演唱这些高难度乐句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共鸣。

合唱艺术是一门集体艺术,合唱团队的声音质量是否优良,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合唱声部的声音质量是否优良。因此,要想优化合唱团队的整体声音质量,首先应当优化个人的声音质量,个人的声音质量是合唱团队声音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事实上,合唱的声音质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中,其原因在于人的歌声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人的歌声是嗓音条件与歌唱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产物,身体状态、情感情绪等因素都会对人的歌声产生影响,这时候就体现出歌唱技术的重要性,因为扎实歌唱技术能够为演唱者的演唱提供更多的支持,甚至能够减轻不利因素的影响作用,使演唱者在身体状况、情感情绪不确定的状态下依然能够稳定地完成自己的演唱。

总而言之,优秀的合唱表演,不仅需要有高质量的声音作为基本条件,同时还要有高超的歌唱技术作为有力支撑,这是合唱表演团体获得高品质声音的重要保证。

(二)对合唱声音质量的特殊要求(www.chuimin.cn)

要想对合唱的声音质量形成客观、正确的评价,必须将合唱的声音质量与整体音乐风格以及合唱艺术的特殊需要关联起来。不管是何种声音,只有当它与整体音乐风格以及合唱艺术的特殊要求完全吻合时,才称得上是一种好的声音、美的声音,如果合唱时的声音与整体音乐风格以及合唱艺术的特殊要求不相符,或者是发生背离,那么无论这种合唱声音多么动听,都不能称其为美的声音、好的声音,这即为合唱声音质量的特殊要求。

合唱是一种大型的、带有集体性质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合唱表演的主体是集体,而不是个人,所以合唱艺术对声音的要求与其他声乐表演艺术对声音的要求存在本质上的区分。合唱表演艺术强调的是一种共性特征,具体体现为合唱团体的声音共性,这是构成合唱声音的特殊要求。合唱表演应尽可能地做到声音的高度统一,参与合唱表演的每一位演唱者,都应当具有高超的声音控制能力,在平常排练时,合唱者应注意努力减小个性差异,追求一种具有共性美的声音。具体而言,每一位演唱者都应当在音量、音色、唱法方面尽可能地靠拢,使不同的声音实现高度的融合。

优质的合唱表演,总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在观众心中留下一种“群体音响色彩”。群体音响色彩是合唱艺术独有的色彩,其他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并不具备这种音响色彩。群体音响色彩也是对合唱声音质量的一种特殊要求,合唱集体要以展现群体音响色彩为目标,而合唱集体中的每一个合唱声部也要以展现群体音响色彩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合唱者要特别注意高声部与低声部之间的衔接,在衔接时要尽量平稳,避免出现明显的声部交接痕迹,否则将破坏合唱的完整性与流畅性。在进行声部衔接时,不同声部的声音过渡要自然,男声声部与女声声部、高声部与低声部之间都要实现恰到好处的融合,进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相互协调、配合中顺利地完成合唱表演。

客观来讲,不同的合唱群体采用的训练方法不同,指挥者的指挥理念也各不相同,因此追求的声音概念不同,队员的个体条件不同,其声音质地和色彩也大不相同。同时,不同团队的演唱,也会给人们以各种不同的声音感受,产生不同的合唱表演效果。评鉴合唱表演的声音质量,不仅要看它是否很好地克服了个性,获得了共性,还要看它是否创造了属于合唱表演群体自己的具有良好共性的个性化的声音。也就是说,演唱群体中的每一位个体之间要有共性,每一位演唱个体所组成的演唱群体,要有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