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合唱指挥技巧与艺术思维-歌唱技术与能力

合唱指挥技巧与艺术思维-歌唱技术与能力

【摘要】:合唱表演中的歌唱技术与歌唱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包括力度、速度、音高和节奏几个方面的内容,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详细论述。在合唱表演中,渐强与渐弱能够有效地调节合唱音乐的紧张程度。渐强与渐弱都强调要匀称地改变演唱力度。

合唱表演中的歌唱技术与歌唱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包括力度、速度、音高和节奏几个方面的内容,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详细论述。

(一)力度

在合唱表演中,通过演唱力度上的变化,能够形成一种音响上的强弱对比关系,进而最大限度地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合唱表演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力度认知能力与力度控制能力,具体来说,力度主要包含几方面的内容,即对力度的选择、对力度的保持、力度的变化,等等。

在合唱表演中,通过力度上的变化,能够使音乐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特征,例如展现喜、怒、哀、乐等多种音乐情绪。合唱表演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其演唱力度都存在一定的界限,即最弱的力度与最强的力度,同样的道理,整个合唱表演团队也同样有一个演唱力度上的界限。如果想要准确而又细致入微地展现音乐的情感,通常需要对演唱时的力度进行精心地选择与控制。做到力度层次上的平均分配,常见的力度类型有ppp、pp、p、mp、mf、f、ff、fff。在合唱时,演唱者应当依据歌曲的不同需要,运用适合的力度对其进行演绎,只有这样,才能细腻而又准确地将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展现出来。客观来讲,表现强的力度并不难,相反,弱唱具有很高的演唱难度。当一个合唱表演团队以“ppp”的力度来演唱歌曲时,团队中的任何一名成员一旦出现力度控制不到位的情况,其声音都会凸显出来,从而对整体的均衡性产生影响,破坏整个合唱表演团队的声音和谐感。

在合唱表演中,渐强与渐弱能够有效地调节合唱音乐的紧张程度。渐强的作用是能够使音乐的启示变得更加宏大、使音乐的情感表达呈现出逐层递进的趋势。渐弱与渐强的作用恰好相反,渐弱的作用在于能够让音乐趋向于舒缓,事实上,不管是“渐强”还是“渐弱”,其关键之处都在一个“渐”字上。渐强与渐弱都强调要匀称地改变演唱力度。渐强、渐弱与突强、突弱恰恰相反,它强调的是一种自然而又稳定的变化,而突强、突弱则强调的是一种不自然、不稳定的变化。要想衡量一个合唱表演团队的演唱水平,对渐强和渐弱的控制情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照标准,应当注意合唱表演团队是否能够真正表现出“渐”字的真谛,也就是说,要看其是否能够逐渐地、自然地对力度进行改变。

突强和突弱,则要求队员的演唱从一个力度层面迅疾地调整到所要达到的强或弱的另一个层面上,其主要的要求是突然变化。它有时间的限制,无论是“突强”,还是“突弱”,每一个演唱者都要在短时间内调节到位。一个队伍在这方面若能有良好的表现,就会给整体的演唱带来戏剧性的感情和音响变化,给观众以深刻的触动和震撼。(www.chuimin.cn)

(二)速度

速度感是速度选择、速度保持、速度变化反应与控制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表现。当我们要把一份乐谱变成实际的音乐呈现给大家的时候,我们必须赋予它一个实际而不是理论上的速度。同一件作品,以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其效果差异很大,尤其是风格和情绪上的差别最为突出。作为指挥,这个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他必须能够赋予合唱表演一个恰当的速度,并在歌曲不需变化速度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能力,将演唱者演唱时的速度控制到位,并给予很好地保持,这也是评鉴演唱水平和效果的内容之一。在一首歌曲或一个段落中保持稳定的速度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合唱表演准确、严谨。由于演唱者在演唱时的紧张、情绪亢奋等原因而稳不住速度,忽快、忽慢等现象都会使演唱变得紊乱而影响整体效果。优秀的演唱者应该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对速度的控制能力,步调一致,使表演从容不迫。

(三)音高和节奏

不同的音高和节奏的组合,构成了旋律,而旋律的真实体现是建立在合唱表演者准确的音准和节奏之上的。因此,我们的演唱,只有很好地控制了音准和节奏,才能真实地表现出旋律的基本形态和风格,所以,歌唱者良好的音高感和节奏感就成了旋律表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歌唱者在这方面表现如何,是合唱表演质量检验的基本内容。优秀的队伍,出色的表演,在这方面都应有突出的表现。

作为多声部的合唱表演,要求队员不仅具备单声部的听觉能力和演唱能力,还必须充分具备多声部的听觉能力和演唱能力;不仅要控制好旋律的音准,还要控制好和声的音准;不仅要控制好自己声部的节奏和速度,还要把握好整体的节奏关系极其微妙变化。在诸多声部的交织中,出入自如,起伏有度,使各个声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音乐的流动中,清醒、理智而又准确、协调地构架起合唱表演独有的、丰富的人声立体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