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这一艺术形式不同于独唱、重唱或对唱,合唱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且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习惯将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声乐表演形式称为“合唱”。由于参与合唱排练与表演的演唱者构成一个群体,因此,合唱更强调群体性的特征,而不是展现个体的个性。这即是合唱艺术所具有的群体性特征,合唱者应当对这一特征进行重点把握。......
2023-10-20
(一)基本手法的研究
对歌曲的音乐创作手法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是我们进行有效指挥的必由之路。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通过一个很有特点的谱例来说明几种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法:
谱例4-2-5: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乐句①中,第三、第四小节是在第一、第二小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节奏型上有些许变化,但基本结构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三、第四小节的音符在第一、第二小节音符的基础上将音高移高了一个五度,构成一种纯五度的音程关系,因此,第三、第四小节在音乐的情感表达上比第一、第二小节更为明朗。
在乐句②中有两小节,第二小节是对第一小节的重复,这种重复不仅体现在节奏上,还体现在音符上,复现手法的运用能够加强音乐的口语化效果,合唱者在演唱这句歌词时应注意体会。
在乐句③中,后两小节是对前一小节各音做了时值上的延长,相当于是对前一小节的“放大”,我们通常习惯将这种音乐创作手法称为“增时法”,这种创作手法能够为音乐形成一种情感号召力,这是其特色所在。
在乐句④中,后一小节是对前两小节各音时值的缩短,我们通常习惯将这种音乐创作手法称为“减时法”,“减时法”是一个与“增时法”相对的概念,减时法的运用能够为音乐增添颂歌般的情感特征。
在乐句⑤中,每个小节的第一音都维持原样,不做任何变化,依次缩小每个小节中的第二音与第一音之间的距离,我们通常习惯将这种音乐创作手法称为“约缩法”,约缩法的运用能够为音乐增添一定的紧张感。
在乐句⑥中,两小节的第一音都维持原样,不做任何变化,依次扩大后一小节的第二音与第一音之间的距离,我们通常习惯将这种音乐创作手法称为“扩张法”,扩张法的运用能为音乐增添一种欢快而又热烈的情绪。
在乐句⑦后两小节省略了前两小节的音,我们通常习惯将这种音乐创作手法称为“省略法”,省略法的运用使音乐具有了很强的歌唱性。
在乐句⑧中,后一小节各音是对前一小节各音的倒转移,我们通常习惯将这种音乐创作手法称为“倒转法”,倒转法的运用能为音乐增添一种活泼的气氛。
在乐句⑨中,除了第一个音“1”相同外,后一小节各音都与前一小节各音呈反向进行,我们通常习惯将这种创作手法称为“转回法”,转回法的运用能为音乐增添一种欢乐的情绪。
通过对以上谱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作曲家在创作手法与歌词情感表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指挥者也应当以此为依据充分考虑乐曲细节部分的表现与处理。
(二)对比方法的研究
对比,是音乐创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这种手法在合唱歌曲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对比手法的运用,能让音乐具有鲜明的情感起伏,同时也能使音乐的情感表现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指挥者在对音乐进行处理时,也应当对这种对比关系加以重视,并将这种对比通过速度变化、力度变化、音色变化等方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在歌曲中,对比常有出现,例如,有高音和低音之间的对比,有突强与突弱之间的对比,有渐强与渐弱之间的对比,有连续音与断音之间的对比,有级进与跳跃之间的对比,此外,还有旋律上行与下行之间的对比、曲折进行与平稳进行之间的对比、旋律的下行与上行的对比,等等。总之,在音乐创作中,对比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指挥者在分析、研究这些对比关系时,应当特别注意要将其与歌词一起研究,如果在脱离歌词的情况下分析对比关系,难免会使得到的研究结论有所偏颇。在研究合唱作品的对比关系时,指挥者除要找出同一声部内或者是同一句乐句内的对比关系外,还应当结合其他声部的演唱来进一步分析这种对比关系,进而做到“统揽全局”。(www.chuimin.cn)
以下谱例所展示的是《瑶族长鼓舞歌》中的一个片段,通过对这一片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第一声部与其他声部在旋律与节奏上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关系,从而将翻身农奴做主人的欢快气氛生动地展现出来。
谱例4-2-6:
(三)合唱曲写法的研究
一般来讲,合唱曲的写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根据上方声部与下方声部的和声关系进行创作;第二种类型是按照对位方法进行创作。事实上,多数合唱歌曲都同时兼用了这两种创作方法。
如谱例4-2-7所示,在歌曲《小鸟》中,作曲家运用了卡农式的创作手法将前两个小节创作完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这首歌曲第一声部中第一小节的旋律发挥着先导的作用,之后分别由其他三个声部同时伴唱,合唱者应当根据作品的这一创作特点进行演唱,即已经开始演唱的声部的音量要弱于将要加入演唱的声部的音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获得伴句模仿导句的独特音乐效果。
谱例4-2-7:
如谱例4-2-8所示,在歌曲《信天游》中,作曲家是依据上方声部与下方声部的和声关系进行创作的,即我们在前文中所提到的第一种创作方法,在合唱时,伴唱要与主调一同展现音乐的情绪变化,在音量方面,伴唱的音量要比主调弱,也就是说,伴唱的音量不能盖过主调的音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主次不分的情况,实现主调与伴唱之间的协调一致。
谱例4-2-8:
如谱例4-2-9所示,在歌曲《胜利一定属于人民》中,符号“”处为主调声部。这首歌曲的主调分别由四个声部进行轮唱,不论哪个声部演唱主调,其他伴唱声部都要适当地弱化音量,从而衬托出主调声部演唱。
谱例4-2-9:
从创作手法的角度来看,《怒吼吧!黄河》这首歌曲属于纯粹的和弦式的进行,在曲调的角度来看,四个声部的曲调处于同等水平,没有明确的“孰轻孰重”之分,因此,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四个声部的音量大致相同,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谱例4-2-10所示。
谱例4-2-10:
歌曲《人民在歌唱》运用对位的方法创作而成,属复调音乐中的赋格形式。这首歌曲的特点是每一个声部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每一声部都应以较强的力度进入第一拍,在进入模仿句时,相应的声部要将模仿句的前一句稍微唱得轻柔一些,通过这种方式,将赋格音乐的特点清晰地展现给听众,而不能像处理一般合唱曲那样,只注重对高音部进行表现,这也是赋格类歌曲与其他合唱歌曲在处理上的一大不同,如谱例4-2-11所示。
谱例4-2-11:
有关合唱指挥技巧与艺术思维探究的文章
合唱这一艺术形式不同于独唱、重唱或对唱,合唱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且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习惯将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声乐表演形式称为“合唱”。由于参与合唱排练与表演的演唱者构成一个群体,因此,合唱更强调群体性的特征,而不是展现个体的个性。这即是合唱艺术所具有的群体性特征,合唱者应当对这一特征进行重点把握。......
2023-10-20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对收拍展开详细介绍。当指挥者单独使用自己的左手或右手完成收拍动作时,应当注意让自己的另外一个手也有相应的表示。强收可以分为非长音收拍和长音收拍两种基本类型。紧接着在第八小节的“光”字打收拍。如果预备拍有拍点就会形成终止前两个拍点,干扰收拍。乐队结束时的收拍动作要大,并用渐强的手势作强收。......
2023-10-20
(一)增进和谐“合作”是合唱艺术的最大特点,合唱艺术强调个人的声音要与合唱队的声音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种高度和谐的关系。合唱艺术讲究的是团队精神,在进行合唱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培养人的合作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合唱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有益活动。通过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艺术活动,人们得到了自我展示、自我欣赏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获得了一种心灵的享受、情感的慰藉,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2023-10-20
合唱表演中的歌唱技术与歌唱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包括力度、速度、音高和节奏几个方面的内容,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详细论述。在合唱表演中,渐强与渐弱能够有效地调节合唱音乐的紧张程度。渐强与渐弱都强调要匀称地改变演唱力度。......
2023-10-20
指挥表演艺术作为一种对音乐的提示与引导,这种特殊的表演美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指挥表演艺术却是一个例外,指挥表演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能够充分吸收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精华,并将这些精华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个整体,使得指挥表演艺术具有了别样的魅力。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指挥者与演员对艺术的分析路径是基本相同的。......
2023-10-20
集体性的音乐活动是指挥存在的重要依托,指挥是一门大众的艺术,更强调广泛的人员参与。尼古拉依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职业指挥家;发展到近现代时期,世界范围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家,如著名的卡拉·扬、伯恩斯坦、小泽征尔,等等。图2-1-1指挥家卡拉·扬......
2023-10-20
对合唱作品音乐强弱变化的把握主要分为以下两点。例如,同样是标记强音记号,在不同的歌曲中,根据歌曲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其实际的强弱是有差异的。事实上,歌曲中鲜明的强度对比,能够为音乐增添更丰富的情感色彩,尤其是在一些需要营造特殊效果的乐句或乐段中,鲜明的强弱对比显得更加重要。......
2023-10-20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以合唱歌曲《阿拉木汗》为例,分析总谱读法的几个阶段,以期让读者对总谱的读法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了解《阿拉木汗》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谢功成,我国著名作曲家,湖南永兴县人。合唱音乐是谢功成重要的创作领域,《阿拉木汗》是他早期的一首优秀的合唱改编曲。......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