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线、直线、点我们可以把拍子图式的线条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曲线型”,第二种是“直线型”,第三种是不构成线的“点型”。这样练习出来的图式,才可能始终建立在“点”上。变化主要在第三、四拍。......
2023-10-20
通过第二章的内容,我们已经对指挥的基本动作类型形成了充分了解,具体而言,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1)从图式线条来看,指挥的基本动作类型有:连线打法,直线打法,点性打法。
(2)从速度安排来看,指挥的基本动作类型有:中速、慢、快、渐快、渐慢等。
(3)从手势活动区域来看,指挥的基本动作类型有:中位、高位、低位,向左、右打法的横位以及小幅度和大幅度活动动作。
(4)从图式落点来看,指挥的基本动作类型有:同落点、外落点、内落点、上落点、下落点。
(5)从力度处理来看,指挥的基本动作类型有:强、弱、渐强、渐弱、突强弱等。(www.chuimin.cn)
(6)从击拍来看,指挥的基本动作类型有:原拍、分拍、合拍。
(7)从拍子类型来看,指挥的基本动作类型有:实拍、虚拍、控制性挥拍、直线拍、顿挫拍等等。
(8)从手势活动区域来看,指挥的基本动作类型有:中位、高位、低位,向左、右打法的横位以及小幅度和大幅度活动动作。
指挥者在指挥一首完整的歌曲时,应当对自己的指挥动作进行设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指挥者应当根据整首歌曲以及歌曲中不同段落的音乐情绪、演唱速度、演唱力度来设计自己的指挥动作。其次,指挥者要明确自己应在歌曲的哪一部分运用点性打法或连线打法进行指挥;在歌曲中,哪一部分需要用实拍进行指挥,哪一部分需要运用虚拍进行指挥;哪一段旋律线用低位指挥,哪一段旋律线用高位指挥,都需要指挥者进行精心的设计,通过丰富的手势语言,将细节信息完整无误地传达给合唱表演者,进而使合唱表演者在正确的轨道上演唱。
此外,在设计指挥动作时,还应当严格遵循“省”“准”“美”的基本指挥法原则,展现动作为了艺术服务的基本宗旨。总而言之,好的指挥动作设计,不仅能够引导合唱者将音乐的丰富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能让指挥者的动作更具魅力。
有关合唱指挥技巧与艺术思维探究的文章
(一)曲线、直线、点我们可以把拍子图式的线条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曲线型”,第二种是“直线型”,第三种是不构成线的“点型”。这样练习出来的图式,才可能始终建立在“点”上。变化主要在第三、四拍。......
2023-10-20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演唱音域,这是由人先天的生理条件所决定的,事实上,人的声带有薄厚、长短之分,人的发音共鸣腔体也存在些许差异,这些因素都导致人发音的高低有一定的限度,这种音高限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域”。在合唱中,不同的声部类型有着不同的演唱音域,不同的声部在不同的音域里歌唱,共同构成合唱中丰富的和声音响效果。......
2023-10-20
既然是演员,那么指挥者就必然要表现自己,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表现”,而不是“炫技”,表现强调的是指挥在进行舞台表演时,要注意自己的指挥姿态是否规范、指挥动作是否优美流畅,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指挥语言“面貌”。......
2023-10-20
“非规范图式”是指在进行合唱指挥的过程中,指挥者一方面要保持图式的基本轮廓,另外一方面又要根据音乐的需要打出突破规范图式的指挥动作,即形成了所谓的“非规范图式”。“非规范图式”的正确运用能够为指挥者的指挥语言增色不少,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重点就非规范图式和动作的相关内容展开介绍。夸张、强调或淡化某些音乐片段时,也可能产生非规范图式。......
2023-10-20
在合唱表演活动中,指挥者需要对歌曲的力度变化做出总体设计,力度设计对合唱表演而言至关重要。挥拍线条是柔和还是强硬可以直接提示力度的变化和要求。通常情况下,指挥者的手掌朝上或使用刚健型手型表示演唱的力度增强,而手掌向下或采用柔韧型手型则表示演唱的力度减弱。......
2023-10-20
(一)实拍、控制性挥拍、虚拍1.实拍“实拍”是指有拍点和有反弹的击拍。控制性挥拍与实拍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主要体现一种线性状态,体现出很强的控制感。从动作的角度来看,控制性挥拍是在指挥者大臂、小臂和手的综合运动中形成的。......
2023-10-20
合唱这一艺术形式不同于独唱、重唱或对唱,合唱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且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习惯将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声乐表演形式称为“合唱”。由于参与合唱排练与表演的演唱者构成一个群体,因此,合唱更强调群体性的特征,而不是展现个体的个性。这即是合唱艺术所具有的群体性特征,合唱者应当对这一特征进行重点把握。......
2023-10-20
而合唱恰恰相反,以“和”为美的审美标准,注定合唱是以追求共性、追求协调、追求统一和均衡为唯一目标。只有合唱队员在演唱时做到相互靠拢,达到音色上的融合,才能为追求合唱的共性之美奠定基础。没有统一、准确的音准,合唱的共性追求很难达到,谐和、协调也就无从谈起。良好的歌唱状态包括歌唱的姿态、气息、位置,共鸣腔体的打开、开度和形状,声音观念和稳定性等。一般的混声合唱包含四个声部,每个声部至少有三人,共12人。......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