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这一艺术形式不同于独唱、重唱或对唱,合唱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且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习惯将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声乐表演形式称为“合唱”。由于参与合唱排练与表演的演唱者构成一个群体,因此,合唱更强调群体性的特征,而不是展现个体的个性。这即是合唱艺术所具有的群体性特征,合唱者应当对这一特征进行重点把握。......
2023-10-20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以合唱歌曲《阿拉木汗》为例,分析总谱读法的几个阶段,以期让读者对总谱的读法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了解《阿拉木汗》的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谢功成,我国著名作曲家,湖南永兴县人。1942年考入重庆国立音乐院随江定仙学习作曲。1948年赴香港中华音乐学院任教。1949年返广州后曾任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主任,湖北艺术学院副院长,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等职务。合唱音乐是谢功成重要的创作领域,《阿拉木汗》是他早期的一首优秀的合唱改编曲。
(2)歌曲风格:《阿拉木汗》原是一首流传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它以双人边歌边舞的方式,赞美美丽的姑娘阿拉木汗,合唱曲保持了原民歌活泼热烈的情绪。
(二)总谱缩弹、熟悉合唱音响
1.分析作品本体
《阿拉木汗》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为:A(1——4)+B(5——8)+A′(9——12)
A段:歌词以问答的形式出现,音乐风格风趣而又幽默。由男声声部来演唱A段的主旋律,女声声部则以简洁短句对男声声部演唱的主旋律进行辅助。
B段:男声旋律大量运用了后半拍起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如“”,当给听众一种“打起手鼓,唱起歌”的轻松愉快之感,在男声旋律上方,配出女高音具有歌唱性的旋律声部,男声声部演唱的旋律与女声声部演唱的旋律互为补充,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魅力。
A′段:A′段是A段的变化重复段落,在这一段落中,男声声部与女声声部的曲调相互模仿,呈现出交叉进行的基本态势,进而使整首歌曲的音响效果更加立体、更加丰满,将阿拉木汗可爱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整首歌曲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
2.歌词研究
在《阿拉木汗》这首歌曲中,A段与A′段的歌词均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的,在演唱这两个乐段时,演唱者应当将“一问一答”的语气表现出来,指挥者也要对这种问答的演唱形式意义提示。这首歌曲B段的歌词是对阿拉木汗形象的描述,在演唱B段时,演唱者应当要注意刻画男人与女人分别对阿拉木汗进行描述时的不同语气,女声的声音应该是明亮而又柔和的,而男声的声音则是幽默而又诙谐的,演唱者应当对这两种语气进行重点把握。(www.chuimin.cn)
在《阿拉木汗》这首歌曲中,歌曲与词之间的关系是“一字一音”,形成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在演唱一些较为密集的节奏时,演唱者应当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程度,与此同时要保持一定的弹性,通过这种方式将活泼的音乐特点呈现出来。
3.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相应的标记
首先,演唱者应当把各声部的进出和各声部主要旋律标出,并连接起来;其次,演唱者应当标出重点、难点、乐句、乐汇。
A段演唱重点为:在进行合唱时,演唱者应尽可能地使不同声部间的力度保持均衡,男声演唱的力度应保持在“mf”(中强)上,女声演唱的力度应保持在“mp”(中弱)上。A段的演唱难点为:演唱者的咬字、吐字要尽可能清晰,同时应注意保持一定的弹性。
B段的演唱重点为:各声部进入的第一拍时演唱的力度要稍大一些,通过这种方式体现不同声部间的独立性,将复调音乐的特点展现出来。在演唱时,女高音声部的声音应当流畅而又连贯,在咬字、吐字时,可以尝试将声母“软化”,通过这种方式,让声音变得连贯而又富有歌唱性。其余声部在咬字、吐字时,也应当保持弹性,使发出的声音具有“伴随手鼓而起舞”般的轻快感觉。B段的演唱难点为各声部在进入时节奏一定要准确,不能出现节奏延迟的现象。
A′段的演唱重点为:男声与女声的曲调呈现出相互模仿的局面,男声与女声的声音此起彼伏,演唱时的力度逐渐加强,在欢快而又热烈的音乐氛围中结束全曲。A′段的演唱难点为:男低音在倒数第二小节处的大七度跳音上演唱起来有着一定难度,演唱者应在平时勤加练习才能把这个大跳音完美地呈现出来。
4.标出指挥图式及所采取的击拍方法
合唱歌曲《阿拉木汗》的指挥图式为四拍子图式,如图3-1-1所示:
图3-1-1 四拍子图式
在这首歌曲的A段中,指挥者应当采用跳音击拍法进行指挥,采用跳音击拍法的优势在于富有弹性,能将活泼的音乐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这首歌曲的B段中,指挥者应对女高音声部采用连音击拍方法进行指挥,而对于B段中的其他声部,则可以采用跳音击拍方法进行指挥;在这首歌曲的A′段中,指挥者可以采用将保持音与跳音相结合的击拍方法进行指挥。
有关合唱指挥技巧与艺术思维探究的文章
合唱这一艺术形式不同于独唱、重唱或对唱,合唱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且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习惯将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声乐表演形式称为“合唱”。由于参与合唱排练与表演的演唱者构成一个群体,因此,合唱更强调群体性的特征,而不是展现个体的个性。这即是合唱艺术所具有的群体性特征,合唱者应当对这一特征进行重点把握。......
2023-10-20
指挥表演艺术作为一种对音乐的提示与引导,这种特殊的表演美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指挥表演艺术却是一个例外,指挥表演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能够充分吸收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精华,并将这些精华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个整体,使得指挥表演艺术具有了别样的魅力。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指挥者与演员对艺术的分析路径是基本相同的。......
2023-10-20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对收拍展开详细介绍。当指挥者单独使用自己的左手或右手完成收拍动作时,应当注意让自己的另外一个手也有相应的表示。强收可以分为非长音收拍和长音收拍两种基本类型。紧接着在第八小节的“光”字打收拍。如果预备拍有拍点就会形成终止前两个拍点,干扰收拍。乐队结束时的收拍动作要大,并用渐强的手势作强收。......
2023-10-20
(一)增进和谐“合作”是合唱艺术的最大特点,合唱艺术强调个人的声音要与合唱队的声音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种高度和谐的关系。合唱艺术讲究的是团队精神,在进行合唱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培养人的合作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合唱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有益活动。通过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艺术活动,人们得到了自我展示、自我欣赏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获得了一种心灵的享受、情感的慰藉,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2023-10-20
集体性的音乐活动是指挥存在的重要依托,指挥是一门大众的艺术,更强调广泛的人员参与。尼古拉依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职业指挥家;发展到近现代时期,世界范围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家,如著名的卡拉·扬、伯恩斯坦、小泽征尔,等等。图2-1-1指挥家卡拉·扬......
2023-10-20
二是声部与声部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它们之间的音高关系是纵向关系,属于合唱整体,这种关系所构成的谐和,被称为总的谐和。(二)纵向关系:纵的谐和要想对合唱作品的和谐特征有所把握,对于和弦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谱例4-3-16:大三和弦在合唱作品中,无论和弦如何布置或转位,其各音倾向不变。......
2023-10-20
节奏的本质是不同长短、强弱音符的有机组合,事实上,歌曲曲调的情感表现,主要由歌曲的调式、调性、音阶等因素所决定,但其也与节奏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所在,没有节奏的音乐,不能称其为音乐,它仅仅是音符的排列而已。因此,指挥者应当尽可能地领会音乐创作者的节奏用意,从而在指挥过程中体现这种统一性的节奏要求,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2023-10-20
在实际指挥的过程中,指挥者应当在乐句与乐句之间的间隔处,打出一种既是分句同时有能够对呼吸进行提示的动作。句尾长音大都是三拍、四拍。在这首歌曲中,第二小节为两拍休止,第三小节为一小节加任意延长的休止。谱例2-3-140:《龙船调》(四)任意延长任意延长可能在全曲的终止,也可能在歌曲内部。任意延长可能在拍点上,也可能在后半拍上。指挥任意延长,即将手势停留在延长音上不动保持控制感即可,如谱例2-3-141所示。......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