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这一艺术形式不同于独唱、重唱或对唱,合唱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且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习惯将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声乐表演形式称为“合唱”。由于参与合唱排练与表演的演唱者构成一个群体,因此,合唱更强调群体性的特征,而不是展现个体的个性。这即是合唱艺术所具有的群体性特征,合唱者应当对这一特征进行重点把握。......
2023-10-20
后半拍、附点、切分音都同属于“拍点后的后半拍进入”类型。它的基本动作适合现在提到的后半拍、切分音、附点的要求,即应当用有棱角的,突出、清晰的拍点和拍点后反弹,来让演唱者领受到后半拍的进入。指挥能否让演唱者感到唱得轻松、舒畅而又准确,大多得益于这点。
(一)后半拍进入
1.强力度的后半拍进入
强力度的后半拍进入,它的预备拍需要用无拍点的提起,接着强力度击拍引入。作品例子除了前面提到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外,还可看《英雄赞歌》(谱面上的箭头符号为预备拍位置)。这首作品各句进入的预备拍,他们都需要有充分的力度。这里有五次进入,可以设计多样的预备拍方式:(1)双手从上到下。(2)右手从左到右。(3)左手从左到右。(4)双手从前到后等等。
谱例2-3-119:《英雄赞歌》(公木词,刘炽曲)
如谱例2-3-120所示,在歌曲《大江东去》中,在有预备拍标记地方,都需要用无拍点的提起,接着强力度的击拍引入。
谱例2-3-120:《大江东去》(青主曲,瞿希贤编合唱)
如谱例2-3-121所示,在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中,句子是短促、有力的后半拍进入,这种短促的后半拍进入往往不需要预备拍,通过拍点后直接进入。
谱例2-3-121:《团结就是力量》(牧虹词,芦肃曲)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六小节“比钢还强”的“比”字,将前面连续后半拍突然变为一拍,从而带来有力度的强调感,这里需要在其前一拍“硬”字,打预备拍来强调。
2.弱力度的后半拍进入
弱力度的后半拍进入,有时可以不用预备拍,只需在进入的拍点位置上轻轻一点,即可引入。
如谱例2-3-122所示,在《鼓浪屿之波》的第二段,各个后半拍进入位置处,第一小节前半拍,第二小节第四拍,第四小节第四拍,第五小节第四拍。
谱例2-3-122:《鼓浪屿之波》(张藜、红曙词,钟立民曲)
在慢板柔情歌曲里,后半拍的进入较柔和,可用电影插曲《谁不说咱家乡好》来做休止前半拍并在后半拍进入的练习,如谱例2-3-123所示。指挥者往往在半拍休止处停住再打出无预备拍的后半拍发音。
谱例2-3-123:《谁不说俺家乡好》(吕其明、杨庶正、肖珩词曲)
3.连续的后半拍
当遇到连续的后半拍时,指挥者需要特别强调拍点的棱角。如谱例2-3-124所示,在歌曲《放风筝》中,在下方声部各小节的第三拍,有后半拍进入,都需要打出明确的拍点。(www.chuimin.cn)
谱例2-3-124:《放风筝》(李俊词,马力曲)
如谱例2-3-125所示,在歌曲《黄河船夫曲》中,指挥者要注意在每小节的强拍处突出拍点,从而将“嘿”字有力地表现出来,在弱拍处指挥者可以打出无拍点的虚拍。
谱例2-3-125:《黄河船夫曲》
(二)附点节奏
在指挥时,指挥者为了提示附点后的后半拍节奏,通常也需要给出明确的拍点。
如谱例2-3-126所示,在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中,切分节奏贯穿其中,但指挥者只需要在第五小节以及第六小节的“情也真,爱也真”处打出拍点即可,其他地方简单带过即可。
谱例2-3-126:《月亮代表我的心》(孙仪词,汤尼曲)
谱例2-3-127:《在森林的那一边》(俄罗斯民歌)
(三)切分节奏
如谱例2-3-128所示,指挥者可以使用《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来做慢速度的切分节奏练习。谱例中标记方括弧处都要打出清晰拍点,来引导切分后的后半拍发音。
谱例2-3-128:《洪湖水,浪打浪》(朱本和等词,张敬安、欧阳谦叔曲)
当遇到快速度的切分节奏时,指挥者需要打出更鲜明的拍点来引入后半拍,如谱例2-3-129所示。
谱例2-3-129:《黄河船夫曲》(光未然词,冼星海曲)的中段
如谱例2-3-130所示,在《正对花》中,指挥者应当在歌曲的第三小节和第七小节“得儿”字前的八分休止符处,打出一个拍点,且这个拍点必须具有鲜明的棱角。在用这首歌曲做练习时,指挥者可以打出预备拍,也可以不打预备拍,可依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灵活进行选择。预备拍的位置在第二小节的第二拍歌词“青”处和第六小节第二拍歌词“红”处。无预备拍则需要在这两个字处稍为停顿,以便形成随后强拍上的休止符。
谱例2-3-130:《正对花》
如谱例2-3-131所示,在俄罗斯民歌《雪球花》中,指挥者应当注意在乐句与乐句之间使用具有棱角的切分来转入,在指挥的过程中,指挥者需要打出明确的拍点,不仅如此,指挥者还需在切分节奏前一拍即歌词“雪球”处打出一个预备拍,通过这个预备拍来引导第四小节切分节奏的强唱“噢”字。
谱例2-3-131:《雪球花》(俄罗斯民歌)
有关合唱指挥技巧与艺术思维探究的文章
合唱这一艺术形式不同于独唱、重唱或对唱,合唱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且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习惯将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声乐表演形式称为“合唱”。由于参与合唱排练与表演的演唱者构成一个群体,因此,合唱更强调群体性的特征,而不是展现个体的个性。这即是合唱艺术所具有的群体性特征,合唱者应当对这一特征进行重点把握。......
2023-10-20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对收拍展开详细介绍。当指挥者单独使用自己的左手或右手完成收拍动作时,应当注意让自己的另外一个手也有相应的表示。强收可以分为非长音收拍和长音收拍两种基本类型。紧接着在第八小节的“光”字打收拍。如果预备拍有拍点就会形成终止前两个拍点,干扰收拍。乐队结束时的收拍动作要大,并用渐强的手势作强收。......
2023-10-20
集体性的音乐活动是指挥存在的重要依托,指挥是一门大众的艺术,更强调广泛的人员参与。尼古拉依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职业指挥家;发展到近现代时期,世界范围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家,如著名的卡拉·扬、伯恩斯坦、小泽征尔,等等。图2-1-1指挥家卡拉·扬......
2023-10-20
(一)增进和谐“合作”是合唱艺术的最大特点,合唱艺术强调个人的声音要与合唱队的声音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种高度和谐的关系。合唱艺术讲究的是团队精神,在进行合唱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培养人的合作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合唱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有益活动。通过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艺术活动,人们得到了自我展示、自我欣赏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获得了一种心灵的享受、情感的慰藉,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2023-10-20
指挥表演艺术作为一种对音乐的提示与引导,这种特殊的表演美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指挥表演艺术却是一个例外,指挥表演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能够充分吸收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精华,并将这些精华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个整体,使得指挥表演艺术具有了别样的魅力。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指挥者与演员对艺术的分析路径是基本相同的。......
2023-10-20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以合唱歌曲《阿拉木汗》为例,分析总谱读法的几个阶段,以期让读者对总谱的读法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了解《阿拉木汗》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谢功成,我国著名作曲家,湖南永兴县人。合唱音乐是谢功成重要的创作领域,《阿拉木汗》是他早期的一首优秀的合唱改编曲。......
2023-10-20
二是声部与声部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它们之间的音高关系是纵向关系,属于合唱整体,这种关系所构成的谐和,被称为总的谐和。(二)纵向关系:纵的谐和要想对合唱作品的和谐特征有所把握,对于和弦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谱例4-3-16:大三和弦在合唱作品中,无论和弦如何布置或转位,其各音倾向不变。......
2023-10-20
节奏的本质是不同长短、强弱音符的有机组合,事实上,歌曲曲调的情感表现,主要由歌曲的调式、调性、音阶等因素所决定,但其也与节奏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所在,没有节奏的音乐,不能称其为音乐,它仅仅是音符的排列而已。因此,指挥者应当尽可能地领会音乐创作者的节奏用意,从而在指挥过程中体现这种统一性的节奏要求,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