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合唱指挥技巧与艺术思维:姿势、体位、手型详解

合唱指挥技巧与艺术思维:姿势、体位、手型详解

【摘要】: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对指挥的基本姿势进行介绍,主要包括体位、臂位、手型、运动中的手型与臂位、手型的表情示意与音色感五个方面的内容。(一)体位指挥首先要有正确的身形与站位,这是进行指挥的第一步。图2-3-12细致弱、渐弱:指挥者的掌心朝下,体现一定的抑制感,如图2-3-13所示。图2-3-14强、渐强提醒、注意:指挥者常用食指来传达提醒、注意的含义,如图2-3-15所示。

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对指挥的基本姿势进行介绍,主要包括体位、臂位、手型、运动中的手型与臂位、手型的表情示意与音色感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体位

指挥首先要有正确的身形与站位,这是进行指挥的第一步。对于体位,指挥者要做到:

(1)指挥者的身体要保持正直,抬头挺胸,不能出现弯腰驼背的情况,同时要注意头部不能过度前倾。

(2)指挥者的双脚应当与肩平宽,也可以让一只脚稍微靠前一些。

(3)指挥者应当使自己的肩膀与大臂充分放松,如果指挥者的肩膀和大臂有太多僵硬,将会对双手的运动产生阻碍。

(二)臂位

在指挥时,指挥者应注意对臂位进行控制,肘部位置可以稍高一些,如果肘部的位置过低,就容易形成一种“提不起来”的感觉,显得控制感不足。

手臂的运动范围,上方可达头顶,下方可达腰部以下,左侧和右侧可以形成180度的平角,事实上,手的活动范围主要取决于合唱团的性质以及歌曲的类型等众多因素。

(三)手型

在指挥表演艺术中,指挥者的手型至关重要,因为指挥者的动作主要在手型上体现,因此手型必须具备一定的控制感。

1.正确的手型

指挥者的手指适当弯曲,手掌之中如同握着一枚鸡蛋。掌心一般是朝下的,有特殊要求时也可以朝内或朝上。

图2-3-1 正确的手型

2.错误的手型

指挥者的错误手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手型太松软,如图2-3-2所示。

图2-3-2 松软的手型(错误)

(2)手型太僵硬,如图2-3-3所示。

图2-3-3 僵硬的手型(错误)

(3)五指过于平直,如图2-3-4所示。

图2-3-4 五指过于平直的手型(错误)

(4)五指分叉,如图2-3-5所示。

图2-3-5 五指分叉的手型(错误)

(5)五指过于捏拢,如图2-3-6所示。

图2-3-6 五指捏拢的手型(错误)

(6)某一两个手指习惯性翘起,如图2-3-7所示。

图2-3-7 手指翘起的手型(错误)

(7)某几个手指习惯性向掌心弯曲,如图2-3-8所示。

图2-3-8 手指弯曲的手型(错误)

(8)腕关节过高,如图2-3-9所示。(www.chuimin.cn)

图2-3-9 腕关节过高的手型(错误)

(四)运动中的手型与臂位

运动中的手和手指,既要有一定的节奏轮廓,又要有适当的漂浮感,不要太僵硬,也不要太松软。具体要求如下:

(1)手的运动以中指根为轴来带动其他部位,不能让手背、手指、手掌成为主动轴。

(2)小幅度的连音和半连音的音乐,用手带动小臂,运动的幅度适中。

(3)宽广、激情的音乐,大臂运动较多,运动的幅度较大。

(4)音乐短促、灵巧时,主要用手和小臂的小范围弹性动作来带动,运动的幅度较小。

常见的问题是:

(1)指挥者将手腕作为支撑点,形成一种类似于“打拍子”的感觉。

(2)指挥者的腕部太过松软,导致控制感不足。

(3)指挥者在使用小臂时,将肘部作为支撑点,导致动作僵硬。

(4)指挥者的手肘关节太过放松,导致控制感不足。

(五)手型的表情示意和音色感

(1)有力:指挥者做实握或半握拳动作,如图2-3-10所示。

图2-3-10 有力

(2)抒情:指挥者的手指要稍微松弛一些、手型保持微微张开的状态,如图2-3-11所示。

图2-3-11 抒情

(3)细致:指挥者将自己的拇指与中指或食指相靠拢,如图2-3-12所示。

图2-3-12 细致

(4)弱、渐弱:指挥者的掌心朝下,体现一定的抑制感,如图2-3-13所示。

图2-3-13 弱、渐弱

(5)强、渐强:指挥者的掌心朝上,体现一定的扬起感,如图2-3-14所示。

图2-3-14 强、渐强

(6)提醒、注意:指挥者常用食指来传达提醒、注意的含义,如图2-3-15所示。

图2-3-15 提醒、注意

(7)在合唱中,女高音与男高音通常需要在高位置上发声,在指挥时,指挥者要适当地抬高自己的手型和手腕位置,以提示高位置的发声,如图2-3-16所示。

图2-3-16 高位置的手型

(8)在合唱中,女低音与男低音通常需要在胸腔位置上发声,在指挥时,指挥者要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手型与手腕位置,以提示胸腔位置的发声,如图2-3-17所示。

图2-3-17 低位置的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