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及反应力研究成果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及反应力研究成果

【摘要】:因此,钢琴伴奏教师是否具有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直接关系着舞蹈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所以,即兴伴奏一般采用首调概念。(六)良好的即兴伴奏能力,也代表着思维和创新创新是永恒的发展主题,钢琴伴奏尤其需要这种创造性的音乐思维,除了上文提到的音乐编辑能力,还要非常注重课堂上教学的多样化,以及不断地与学生合作,勇于探索创新。

因为舞蹈的动作千变万化,如果总是使用同一段音乐,无论是学生还是演奏者本身肯定会觉得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审美疲劳。而且在舞蹈伴奏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舞蹈教师希望用同样一段风格的旋律,但是随着动作幅度的大小变化,步伐速度的加快或减慢,需要不同的节奏型,不同的伴奏织体来贴合舞蹈动作的风格,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即兴伴奏的能力。因此钢琴伴奏教师要加强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以应对随时变化的需求。

何为与舞蹈配合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呢?是指在来不及对乐曲进行编配的情况下,仅凭单旋律的乐谱,根据舞蹈动作内容、风格等特点,在短时间内运用恰当的和弦与织体,编配钢琴伴奏曲,并同步进行钢琴伴奏的专业能力。

(一)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直接关系舞蹈教学能否顺利进行

钢琴伴奏教师即兴的伴奏技能不够熟练,比如,和弦与织体配置得不合理,不能体现出舞蹈动作的特点,弹不出舞蹈应有的风格韵味,与舞蹈教师和学生的期望相差甚远,就会直接影响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就会使舞蹈教学难以顺利进行。因此,钢琴伴奏教师是否具有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直接关系着舞蹈教学能否顺利进行。

(二)转调能力要加强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与钢琴演奏能力有所不同。钢琴演奏使用的是五线谱,大家脑子里是固定概念。固定调性视谱快,无论弹奏哪种调式,弹奏者都能在很短时间内找到所要奏的音。但是,习惯了固定调,对转调、配置和弦与编排织体来说就会稍有困难。相比固定调性,首调感觉虽然在视谱找音方面不如固定调快捷,但编排织体、配置和声方面则比较容易。所以,即兴伴奏一般采用首调概念。因此,首先要培养自己的首调感觉,对各种调式的音阶与和弦都应非常熟悉,并能在琴键上运用自如,这是即兴伴奏的基础。我们可以采用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训练。就是把一首比较简单的乐曲左手配上柱式和弦,先在自己熟悉的调式上弹奏,熟练后再移到另一个调式上进行练习,直到把12个调式都熟练地弹奏完毕;然后把柱式和弦换掉,排成不同的织体,比如分解和弦,跟音加分解和弦或者跟音加柱式和弦,并继续移调练习,直到对各种调式的音阶与和弦都能够熟练掌握并自由运用,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三)多积累曲目量

生活中要刻意去留心,听到好听的旋律要记录下来,或者用手机把它录下来。时常更新自己的曲库,并且思考,相同的旋律,如果变换了伴奏织体,变化了演奏速度,甚至变换了拍子会变成什么样子,适合什么样的舞蹈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总结。

(四)尝试变换风格和改编旋律(www.chuimin.cn)

根据积累的曲库中的曲目,做一些变换的风格,以达到适应伴奏中不同类型的要求为最终结果。比如一段已知的、非常优美的音乐,旋律琅琅上口,就需要多留心去改变它的节奏,尽可能地扩大它被使用的范围,并且随时观察舞蹈演员,细细留心他与音乐配合的是否贴合舒服。

为什么要将一段琅琅上口的旋律改编成多种用途呢?因为对于舞蹈演员来说,他们并没有像专业的音乐学生一样,接受过大量的音乐理论知识训练,对他们来说,做好自己的动作,记住自己的动作,还要记住队形,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音乐旋律太过于复杂烦琐,那么会增加他们学习的难度。一段让人听几次就能记住的旋律,无形中会减小他们学习的阻力,让学生们更快地适应音乐。甚至在自己私下单独练习,没有钢琴伴奏陪伴的情况下,也可以哼唱出旋律,尽快达到音乐和舞蹈动作间的默契。

(五)刻苦练习,钢琴演奏基本功要扎实

经常还会在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学生众多,每个人或者每个小组都要排好队,一个一个做相同的动作,所以一段音乐会被演奏很多遍。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做一些转调,或者是移调,力求让音乐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不那么乏味。并且长时间地演奏同一个片段,尤其是快速的片段会让人的肌肉急速地感到疲劳,只有不断地加强基本功,加强自身演奏的功底,才能应对这种工作。

弹好钢琴即兴伴奏,除了熟练掌握24个大小调的移调,迅速编配伴奏织体等以外,还应具备娴熟的钢琴演奏技能。因此,钢琴伴奏教师必须坚持每天弹奏一定数量的钢琴手指练习、练习曲和各种风格的钢琴作品,使手指保持灵活,触键结实有力,声音富有弹性和颗粒,以扎实钢琴演奏的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的钢琴伴奏技能,满足舞蹈课堂教学对钢琴音乐伴奏的要求。

(六)良好的即兴伴奏能力,也代表着思维和创新

创新是永恒的发展主题,钢琴伴奏尤其需要这种创造性的音乐思维,除了上文提到的音乐编辑能力,还要非常注重课堂上教学的多样化,以及不断地与学生合作,勇于探索创新。比如舞蹈学生,尤其是编导专业的学生,与单纯的表演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大脑中顾及的东西,比单纯的演员类的学生要多很多。因为他们脑子里想的是整个舞蹈的结构,那么在音乐上,尤其需要与合作的钢琴伴奏者多沟通。这是一个相互交流与信任的过程,伴奏教师要了解舞蹈学生的对音乐节奏曲风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即便最后他们没有选择用钢琴作为创编的背景音乐。但是有一句话叫作教学相长,只有不断地与年轻人接触,不断地打破自己思维的疆域,勇于尝试,才能够一直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