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延音踏板(右踏板)的具体使用方法详解

延音踏板(右踏板)的具体使用方法详解

【摘要】:(一)直接踏板法在钢琴音乐的逐步发展中,对于钢琴音乐作品而言,直接踏板法的运用较为普遍,是常见的踏板使用方法之一。因此,钢琴教师需充分掌握音后踏板法的训练方式,加强学生对钢琴音乐的精准度把握与踏板的正确使用。(三)抖动踏板法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也经常会使用抖动踏板法,也称为碎踏板法。

(一)直接踏板法

钢琴音乐的逐步发展中,对于钢琴音乐作品而言,直接踏板法的运用较为普遍,是常见的踏板使用方法之一。直接踏板法的优势是在钢琴弹奏中,钢琴弹奏者的手脚比较容易协调,也比较容易相互配合,与此同时,该踏板法的实质效果呈现中节奏感会更强,更容易对上钢琴弹奏的速度和节拍。直接踏板法的不足是在钢琴弹奏中,钢琴弹奏者对于和声的连贯性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较难准确把握,钢琴弹奏者往往会出现在钢琴弹奏中换和弦时打断乐句,或者换踏板的时间掌握不好,和声效果不够纯净,出现浑浊的声音问题,导致表现力不足。

直接踏板弹奏者的手指弹奏与下方的踏板踩住是同步进行的,主要包括:第一,根据钢琴音乐作品的节奏踩踏;第二,根据钢琴音乐作品的节拍踩踏;第三,根据钢琴音乐作品的重音踩踏;第四,根据钢琴音乐作品的和声变化踩踏;第五,根据钢琴音乐作品中乐句的开始、结束踩踏。

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在一个和弦内踩下,一个乐句内踩下或一个动机范围内踩下,随后放开踏板。直接踏板法只能在部分音乐范围内发挥价值。例如,在弹奏《瑶族长鼓舞》时,就可以采用直接踏板法。

(二)音后踏板法(www.chuimin.cn)

音后踏板法,是指弹奏者在把音或和弦弹下去后,才迅速地把钢琴的延音踏板踩下去,以产生音后踏板的效果。音后踏板的连续使用,可以进一步实现钢琴弹奏者手与脚的切分节奏性的动作状态,因而在踏板弹奏中,音后踏板法也被称为切分踏板法、连音踏板法,可以对钢琴音乐的旋律进行有效的连接,来提高钢琴音乐的倾向性与连贯性。钢琴音乐的声音能够具备一定的优美性与歌唱性,与加入切分踏板的效果是密不可分的。音后踏板法的延音效果相对比较好,弹奏者在弹奏和声时,也容易保持流畅与连贯性,便于钢琴弹奏者的有效转换,更容易保持钢琴音符的清晰度,钢琴音乐本身会更加纯净。例如,当钢琴弹奏者需要演奏类似摇篮曲、夜曲等抒情体裁的作品时,就需要运用到切分踏板。

因此,钢琴教师需充分掌握音后踏板法的训练方式,加强学生对钢琴音乐的精准度把握与踏板的正确使用。在钢琴弹奏中,需要积极遵循以下几个流程,来进一步完善音后踏板的练习:弹奏的同时,踩下踏板,弹出下一个和弦时放开踏板后,钢琴弹奏者的手指还需要继续按住钢琴的琴键,并迅速重新踩下钢琴的踏板,完成钢琴踏板的有效运用。在此过程中,钢琴弹奏者要认真地聆听,使钢琴的旋律连贯流畅,和声清晰可辨。音后踏板对钢琴弹奏者的手脚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较强的手脚协调与配合能力,提高了弹奏的难度。

(三)抖动踏板法

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也经常会使用抖动踏板法,也称为碎踏板法。所谓抖动踏板法,从本质上来说,其要求钢琴弹奏者换踏板的动作又快又浅,使钢琴制音器与琴弦相互频繁接触,钢琴音乐的声音不会完全的停止,琴弦也不会全部振动,以此来提升钢琴音乐的声音效果,增添钢琴音乐的流畅性与丰富性。抖动踏板法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减小钢琴音乐本身的声音亮度,尤其是钢琴音乐本身的声音已经渐渐地弱下来的时候,抖动踏板法能够确保钢琴乐句前面的基音和泛音被有效地保留下来,声音不会过于混浊。对于钢琴教学而言,在日常的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脚部肌肉的灵敏度,引导学生学会放松脚部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