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琴连奏技巧与教学方法

钢琴连奏技巧与教学方法

【摘要】:(二)钢琴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指尖牢靠的技术教师通过调整手指下键方向、学会垂直触键和减少手指多余动作等方法,启发学生正确的下键,逐步培养指尖牢靠和力度。在连奏的触键要点中,歌唱性连奏技巧的学习非常重要,也较为困难。第六,对于钢琴弹奏者来说,需要注意触键后,钢琴弹奏者要尽力保持手臂重力的传导转移,促使钢琴声音更加圆润连贯和流动。

连奏的演奏技巧至关重要,这也是钢琴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之一。教师要依据触键要点,进一步开展深入的连奏指导练习,紧抓三个关键环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钢琴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抬指

钢琴弹奏者抬指,是为了进一步形成击键距离和训练手指击键的挥动动作。在钢琴弹奏的基本训练中,钢琴弹奏者的手指击键的发力部位往往位于指掌关节处,这是需要钢琴弹奏者特别关注的部位。倘若没有专业的弹奏训练,其往往不具备手指独立挥动能力,然而手指独立挥动能力又非常关键。从手指动作的角度出发,手指独立挥动能力的训练应该归属于运动技巧的范围,依据运动技巧的训练规则来看,加大对手指训练的运动量是较好的训练方式之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抬高手指,指导学生的抬指动作,强调手指起、落动作的清晰明确。诸多学生在开始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喜欢抬指的学习弊端,对抬指的技术练习非常不积极,因而钢琴教师需要严格规范这一点,全面落实钢琴学生的抬指训练动作,确保抬指训练的有效落实。

(二)钢琴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指尖牢靠的技术

教师通过调整手指下键方向、学会垂直触键和减少手指多余动作等方法,启发学生正确的下键,逐步培养指尖牢靠和力度。在连奏的触键要点中,歌唱性连奏技巧的学习非常重要,也较为困难。歌唱性连奏对于钢琴弹奏者来说,无论是声音效果,还是触键方式,其要求都并非爆发性的敲击,应该是训练有素的有控制触键。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训练方式:

第一,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手指触键部位,促使学生意识到不同的音乐作品采用不同的触键部位。颗粒性连奏和快速连奏用指尖触键,如抒情歌唱慢速的作品用指面多肉的部位触键。

第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手指触键高度。(www.chuimin.cn)

第三,引导学生逐步、积极适应不同的手指触键速度,缓慢的触键速度往往可以进一步产生柔和、歌唱性的声音,触键的速度也会从根本上进一步影响声音的强弱。

第四,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触键的用力形式。钢琴触键的用力形式往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垂直方向用力,二是水平方向用力。对于钢琴弹奏者来说,歌唱性连奏所用的触键力度往往是水平方向用力,从而促使钢琴的琴键以缓冲方式受力,大大减少打击性,从而逐步改变钢琴乐器本身的音质。

第五,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手指触键的深度。对于深触键,钢琴弹奏者要借助于手腕和手臂,调节重量的大小。

第六,对于钢琴弹奏者来说,需要注意触键后,钢琴弹奏者要尽力保持手臂重力的传导转移,促使钢琴声音更加圆润连贯和流动。

在钢琴教学中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性,确保学生的手指灵活度。在钢琴教学中,在具体的训练顺序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手的支撑力量的训练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伸出一根手指,可以是第三根手指,引导学生将手指在桌子上处于自然下垂的状态,并促使自己的手指处于站住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教师而言,要积极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的手腕以上部分都处于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学生的手掌以下处于向外坚挺的状态,也就是钢琴教学中常提到的“前挺后松”。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针对其他手指的训练活动,在训练之后,再引导学生在钢琴琴键上开展练习活动,以此促进学生手指灵活性的提升,促进学生手掌支撑力度的增强。学生需进行多次这样的练习活动,起初要保持一周复习一次的练习状态,随后慢慢递减,以此来进一步完善学生手指的记忆力,确保学生手指的灵活性。

连奏要求钢琴弹奏者具有较好的控制技术,要求钢琴弹奏者的手、腕、肘等部位的平稳与协调。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说,这是较为困难的,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在钢琴教学中,想要引导幼儿学习连奏,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进一步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音色的变化,强调连贯如歌的声音效果,引导幼儿将视野打开,多听音乐会、录音,促使幼儿逐步感受到什么是歌唱性声音,将更加有助于幼儿的钢琴连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