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琴伴奏艺术及教学:合作力的重要性

钢琴伴奏艺术及教学:合作力的重要性

【摘要】:一切从合作的角度看待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关系,如二者“地位”的主次互换、作品的整体旋律走向、情绪的推动、音效的协调、情感的基调、平衡以及在合作过程中对音响的调整、控制,等等。掌握好节拍、节奏、音准,为演唱者调节优良的音乐氛围。这就要求伴奏者在心理上和技术上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可因为临场出现的小差错而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要有一种力挽狂澜之气势。

一切从合作的角度看待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关系,如二者“地位”的主次互换、作品的整体旋律走向、情绪的推动、音效的协调、情感的基调、平衡以及在合作过程中对音响的调整、控制,等等。在歌曲的演唱时,伴奏的强弱变化要从演唱和音乐表现而定论。做到相互配合、主次分明,为了使音乐连贯流畅,伴奏不喧宾夺主,以及不过于衬托,就必须要求伴奏者对歌声的艺术性有自己的见解,要注意调节好伴奏的音量,随歌声的强弱而起伏。掌握好节拍、节奏、音准,为演唱者调节优良的音乐氛围。

伴奏者要懂得会为演唱者铺垫、造势,在音乐的前奏、间奏、尾奏等处,是自己作为音乐的主体表现,要做主导,根据音乐需要充分表现以起到对歌唱者情绪的带领、烘托、补充等作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把作品动人之处弹得感人,人声在伴奏过程中情感需求更能细腻表达,使得对方一听便情不自禁,人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必须加强双方的契机多合作多磨合。实际配伴奏隶属音乐之间的主仆关系,以更加准确地刻画音乐风格。不能以片面的理解成为从属这种艺术之外的错误思想,它们应该是完整的突入,因此离不开这种合作状态。

一首好的钢琴伴奏,不但是技巧性和情感性的综合,而且富于层次感,从而富于音乐无穷的魅力。伴奏者要调动歌唱者及歌曲本身的情绪,本着鼎力相助歌唱者的态度,调整自己的力度、速度等,尽力感染着演唱者。不仅如此,还要倾听自己弹奏出的音响效果,而且要倾听琴声与歌声的混声效果,考究自己的音色,使曲子达到统一。(www.chuimin.cn)

钢琴伴奏在演出时常常会遇到各种意外的状况,如演唱者走音、速度不稳、段落遗忘等毛病。这就要求伴奏者在心理上和技术上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不可因为临场出现的小差错而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要有一种力挽狂澜之气势。经验不足的伴奏者常会惊慌失措,而有丰富舞台经验的伴奏家则将错就错,力挽狂澜,不留痕迹地进行即兴弥补,把本已不完整的作品重新编配得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