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琴发展历程:古钢琴的演奏技术与音响研究

钢琴发展历程:古钢琴的演奏技术与音响研究

【摘要】:在拨弦古钢琴中,当钢琴演奏者的手指按下琴键时,钢琴的琴键末端的顶杆将会逐步上升,位于顶杆开口处的制音器触弦,这就会促使钢琴的琴弦进一步停止振动,从而难以发出声音。(二)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及钢琴巴洛克时期是西方的音乐历史中重要的音乐发展时期。对于拨弦古钢琴的外观设计,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拨弦古钢琴的琴盒装饰逐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古钢琴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在思想上和文化中都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有促进作用,并很快产生了新的思想,而且超越了古希腊、罗马的影响。人们主张“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追求人性的自由与发展,这对于钢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古钢琴音乐而言,其最初是经由声乐作品发展而来的,在逐步发展中慢慢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了器乐作品。

古钢琴作品并没有针对特定的乐器来演奏,对于古钢琴作品而言,无论是击弦古钢琴,还是拨弦古钢琴都能够实现演奏,甚至于部分竖琴、吉他也可以演奏。在逐步发展中,古钢琴自成风格体系,逐渐形成系列独奏曲目,并得到了认可与大力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击弦古钢琴也被人们称为锲槌键琴。它是借助于测弦器的原理,将木槌击弦换为手指触压琴键,促使金属锲槌击弦,从而发出声音。在击弦古钢琴中,现存的最为古老的击弦古钢琴只有两架,其中一个被保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另外一架被保存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乐器博物馆。在很早以前,击弦古钢琴刚刚被发明出来时,是长方形的。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古钢琴“像个盒子,钢琴的琴键与钢琴的弦是垂直排列的,当时还没有琴腿,击弦古钢琴被置于桌上供人们演奏。最早的击弦古钢琴只有一根弦,为一弦多键。击弦古钢琴的琴键比现代钢琴的琴键窄而短,音域也只有到一个八度,演奏者只需用3个手指,即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演奏。击弦古钢琴的音色有些钢片的金属感,发音轻柔,适合在家庭等较小的空间演奏”。击弦古钢琴主要是用于音乐教学及音乐练习。由于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对音乐歌唱风格有了新的要求与审美,对音乐钢琴的力度有了更加细小的变化要求,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击弦古钢琴曲目的全面创作与不断发展,这都极大地推动了击弦古钢琴的进一步提升。

从中世纪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索尔特里琴被大量地运用到各类钢琴演奏及钢琴学习中。因为索尔特里琴没有琴马,在演奏前,钢琴演奏者需要将琴弦调准,对于索尔特里琴而言,其不能够适应半音体系,因而钢琴演奏者迫切地需要更加优质的钢琴。有文献记载,意大利的赫尔曼制造了一架拨弦古钢琴,它与同时代的击弦古钢琴同样被寓言诗《爱情的规则》和德国明登教堂的雕画记录。在阿劳特的一份论文手稿中同时有它的结构说明,在菲尔东的《音乐精义》里也有其记载。

在钢琴中,拨弦古钢琴也被称为“羽管键琴”。拨弦古钢琴分为切巴洛、维吉娜、斯皮奈,虽然上述几种钢琴的外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在钢琴的整体运作与发音上,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原理。在拨弦古钢琴中,当钢琴演奏者的手指按下琴键时,钢琴的琴键末端的顶杆将会逐步上升,位于顶杆开口处的制音器触弦,这就会促使钢琴的琴弦进一步停止振动,从而难以发出声音。一般来说,因为拨弦古钢琴的制音器并不是位于琴弦上的,当拨子进一步触动钢琴的琴弦时,钢琴的琴弦往往可以全弦自由振动,因而,其能够进一步发出更加强劲的音色。但是与此同时,拨弦古钢琴也存在不足,由于钢琴弹奏者的手指不能控制力度,其拨动拨弦古钢琴的力度是一样的,所以弹奏出的音乐并没有强弱的区别。对于拨弦古钢琴来说,想要改变力度,可以借助于提升或者降低钢琴顶杆及钢琴的琴弦数量来逐步实现。

对于切巴洛而言,其在外形上与现在的三角钢琴具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体积也较大。在欧洲国家中,钢琴最受欢迎的类型是斯皮奈以及维吉娜。它们的体积都较小,重量非常的轻,因而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与喜爱。

(二)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及钢琴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的音乐历史中重要的音乐发展时期。世界文明更加进步,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类宗教更加的层出不穷,这都为音乐的不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钢琴音乐的全面提升添砖加瓦。在此时期中,钢琴音乐家的成就更加巨大,逐步系统化与规模化。古钢琴的全面发展为音乐家的全面进步、钢琴演奏者演奏技术的完善与革新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1.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

据相关文献记载,为进一步满足钢琴音乐的发展需求与演奏需求,钢琴制造者在设计击弦古钢琴时,进一步增加了钢琴中弦的数量,从而促使钢琴中每个琴键可以对应到一根弦上,促使钢琴成为多键多弦的音乐工具,促使钢琴演奏中音阶的弹奏更加的便捷化与简单化。与此同时,这还促使钢琴的演奏及钢琴的弦进一步发展,使钢琴的每个琴键都对应到钢琴的两三个弦上,以此进一步提升了钢琴的音量,还促使钢琴的音域提升到了4个八度或者5个八度。除此之外,钢琴的外形设计也逐步提升,部分钢琴的琴箱都设计得非常别致与富有艺术性,在钢琴的琴键上镶嵌了部分象牙,以表装饰,总的来说,此时的钢琴更像是一个艺术品,实用性略低。后来,西尔伯曼对古钢琴进行了改造,他将钢琴琴弦上的制音器除去了,这促使钢琴的锲槌在击弦时,钢琴的弦可以借助于振动而发出声音,传达音符,与此同时,他还加长了钢琴的弦的长度,设计后的弦长是之前的2倍,这无疑促使钢琴的音色增色不少。

在巴洛克时期,击弦古钢琴的价值非常重要,是当时最为关键的键盘乐器的其中一种。很多著名的人物都赞誉过击弦古钢琴的声音,其中就包含了巴赫,其认为击弦古钢琴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与音符,无论是在艺术性,还是在感染力上,都超越了羽管键琴。就连马特松也盛赞过击弦古钢琴的音色,认为那是美妙的声音。但是,在当时,击弦古钢琴的缺点也非常突出,其音量较小,且在广泛应用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渐渐地,击弦古钢琴还是被遗忘了。

到17世纪,当时制造拨弦古钢琴的流派逐渐分裂为两个,一个是佛兰芒派,另一个是意大利派。对于意大利派而言,其对拨弦古钢琴的设计与制造,延续了以往的制作传统,但是佛兰芒派却更加注重凸显拨弦古钢琴的厚重,他们认为运用锻木制作的共鸣箱体可以进一步提升拨弦古钢琴的坚实性,也可以进一步确保钢琴弹奏出的音色更加稳定与流畅。当时,汉斯·鲁克斯在拨弦古钢琴的制造中运用了八度音栓,他依据拨弦古钢琴的特点,进一步改善了双键盘结构,促使拨弦古钢琴的下层键盘比上层键盘整整低了四度,这极大地提升了钢琴本身的音色。与此同时,他还改进了拨弦古钢琴的键盘低音区的琴键,促使其成为完整的半音阶键盘。对于拨弦古钢琴的外观设计,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拨弦古钢琴的琴盒装饰逐渐精致化,拨弦古钢琴的支架设计与横档制造也更加的精致化。拨弦古钢琴的制造商,鲁克斯家族常常运用雕刻或者是漆画来进一步修饰拨弦古钢琴的琴体。同一时期,在古钢琴制造领域,还出现了脚键盘音栓,这种设计可以促使拨弦古钢琴的弹奏者进一步借助于脚或膝盖来操作,以此改变拨弦古钢琴弹奏的力度,促使弹奏者的弹奏更加的便捷化。

2.巴洛克时期钢琴的发明

1709年,第一架“有强弱音的大羽管键琴”由意大利制琴家巴托洛米欧·克里斯托福里制成。对于这架钢琴的设计与制造,麦克利进行了全面的记载。克里斯托福里对当时的古钢琴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与设计,进一步推动了古钢琴的发展与制造历程。身处当下的人们并没有发现,关于钢琴的新的发展时代已经到来,与现代钢琴相类似的钢琴已经逐步诞生出来,对于钢琴的发展历史而言,克里斯托福里的设计与制造具有时代标志性。

克里斯托福里是一位乐器修理师和制作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其主要是负责管理、维修宫廷中全部的键盘乐器。也就是在当时,他针对各类键盘乐器,开展了击弦机实验,以此来进一步完善各种键盘乐器的设计与制造过程。在当时的宫廷中,费迪南多王子对所有的键盘音乐也非常感兴趣,对当时较为复杂的机械装置非常热爱,两人一起共同讨论关于键盘乐器改造的事宜,其中就包括了对钢琴的改造与设计。克里斯托福里在诸多研究与探索中,进一步吸纳了设计人员的意见,开展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造了琴槌向下击弦的击弦机,推动了钢琴的制造与发展,为钢琴的设计与制造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3.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

古典主义时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及各类关于文化科学领域的改革事宜,都进一步促进了思想的革新与发展。人们开始倡导自由主义与人文主义,开始追求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这无疑为后续的浪漫主义风格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和乐器,在人们的全力推动下,逐步有了较快的改良与发展,乐谱的印刷也更加方便,这都促使钢琴更加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便于弹奏的乐器,激发了人们对钢琴本身的热爱与支持,这无疑进一步促进了钢琴的制造与发展。在钢琴制造行业的不断创新与改革下,钢琴制造事宜也逐步得到了发展,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关于钢琴的创作过程,在此背景下,羽管键琴逐渐被遗忘。在古典主义时期,大量的作曲家为钢琴的弹奏创作了诸多作品,例如:海顿的诸多作品就是专门为钢琴的弹奏而创作的,还有莫扎特的诸多作品也是为钢琴的弹奏而专门设计的,这都促使钢琴的独奏作品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动了钢琴的发展与普及。在当时,虽然钢琴的音量仍然处于较小的水平,但是当时的钢琴已经具备了延音踏板,与此同时,在钢琴的设计与制造上更加便捷与灵活化,这都进一步促进了钢琴的音色发展,提升了钢琴的音量,钢琴的设计与制造已经逐渐完善。

古典主义时期钢琴的制造工艺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制琴师们不断改进内部击弦机的结构,不断调整外形使之更为合理,并有许多制造技术取得专利。作曲家出于音乐的需要对钢琴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触键更加灵敏可靠并具有更大音量变化幅度的钢琴,这就要求制造钢琴所选用的材质和制作技术更上一个台阶,当时铸造金属技术的发展使得制作出能够发出更大音量的琴弦成为可能。据相关资料记载,钢琴低音区的琴弦使用较重的铜丝缠弦,中音区和高音区使用一键三弦代替原来的一键两弦,使钢琴的音量和色彩的变化更加丰富。后来,法国钢琴制作家艾拉尔德发明了弦钩,可以使每个音对应的三根或两根琴弦从中穿过,并精准地确定琴弦的发音长度,使琴弦在琴槌强有力地敲击时不会发生移位,从而改善了调音的稳定性。同时,钢琴的音板制作得更加结实厚密,以产生更为丰富和饱满的声音,并承受更重的琴弦施加给它的压力。在琴弦张力不断增大的同时,也要求其他各部件如音板、背架、琴腿等也必须更加牢固,以承受增加的压力,确保结构稳定。由于原先使用的木框架虽然增加了尺寸,但承受力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在后续发展中,史密斯开始使用铸铁作为新材料用于制作支架。亚伦制作了更加坚固的骨架,他用增加架条数量的方法来增加稳定性。

4.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

浪漫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重要的发展时期。“浪漫”一词源于罗曼语,它和野性、未开化、幻想、杜撰、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相近。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主导思想强调实现个人的情感与价值,以个人的主观感受、自我认识为中心,表达个人的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艺术家侧重于自我情感和情绪的宣泄,他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时也会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即使是宗教题材的作品也是经过艺术家将其人性化了的。因此,西方音乐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转变也是指从共性到个性的转变。浪漫主义时期是音乐史上百花齐放的时期,这一时期造就了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在音乐领域也出现了更多的音乐体裁,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www.chuimin.cn)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制造业更为快速和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钢琴主要是从音域的扩展和音质的改善提高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其中很多制琴技术和方法已经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首先,为了进一步提升钢琴本身的稳固性,钢琴制造者进行了多种探索与研究,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从而促使钢琴本身可以承担更多的琴弦张力,以此来进一步扩大钢琴本身的音域设置,促进钢琴音色的发展与提升。在钢琴制造上,著名的发明家威廉·索斯韦尔在钢琴的设计与制造中,把钢琴的金属框架运用到了钢琴本身的外框上,以此来提升钢琴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在后来的发展中,布罗德伍德又对钢琴进行了多番改造,其将平台钢琴平行于琴弦的三根固定框架的金属条增加为五根,以此来提升钢琴本身的稳定性,还进一步扩展了钢琴的音域设计,完善了钢琴的制造与发展。同时期,他还在钢琴的设计与制造中加入了金属挂弦板,将钢琴的金属条和钢琴中的金属挂弦板设计为一个整体,以此来进一步提升钢琴本身的牢固度。在钢琴制造中,美国的阿尔费乌斯·巴布科克川也进行了多番探索与研究,其把分离的框架金属条经过焊接的加工工艺,设计成为一个较为牢固的整体,以此制造成一个一体化的金属框架,安装到钢琴的设计与制造中,从而进一步促使钢琴能够很好地产生共鸣,提高钢琴声音的音量。巴布科克川对钢琴的设计发明得到了人们很大的认可,并进一步运用到了钢琴的设计与制造中。在针对钢琴设计与制造的后续发展中,布罗德伍德借助于专业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钢琴本身的牢固性,此时钢琴的金属框架设计已经逐步接近现代的钢琴了,这既是钢琴金属框架方面的进步与完善,也是钢琴金属框架的发展变化历程。随着钢琴的逐步普及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钢琴较小的音量设计,也不满足于钢琴本身的音域维度,更多的钢琴设计者与制造者开始探索提升音量与音域的方式。钢琴是借助于交叉支撑来加强的,后续的发展中,一些制造者在钢琴的弦轴板和边框、支撑之间加入了铁质的支撑物,即钢琴的骨筋。在钢琴的制造中,出于进一步增强琴弦的支撑力度需要,钢琴制造者又在钢琴中加入了金属支撑。也有人提出应该用铁管来进一步加强钢琴的支撑,从而解决温度的影响。在此方面,布罗德伍德通过探索研究,把铁架稍打共鸣盘直接与铁质支撑相接,他将其与钢琴的弦轴板相连,以此为钢琴本身提供了更多的支撑力,完善了钢琴的设计与制造,为钢琴的逐步发展注入动力。

在钢琴制造中,出于保持平衡的目的,钢琴的制造者们尝试将琴弦平行排列的方式进行改进,促使其按照交叉排列,钢琴的中音琴弦与钢琴的高音琴弦的排列方式仍然为平行排列,但是钢琴的低音琴弦在中音与高音的上方,以交叉排列的方式来进一步呈现。与此同时,斯坦威也对钢琴的设计与制造开展了研究,其将平台钢琴中琴弦的平行排列方式进行了改善,也将其改为交叉排列,除此之外,斯坦威还将钢琴的琴弦进一步加粗、加长,并将原材料改为钢丝,以此来进一步增强钢琴的琴弦张力,这样的设计与制造促使钢琴的音域进一步扩展,整整扩展了7个半八度。正因为如此,钢琴的声音更加的洪亮,音色也更加的丰富与饱满,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与支持。在后续的发展中,尤其是在浪漫主义后期,市场中全部的大钢琴几乎都运用了琴弦交叉排列的设计方式,也运用了金属框架的设计制造工艺。从根本上来说,对于钢琴而言,金属框架本身的改革,钢琴中弦列方式的进一步完善,促使钢琴的音色更加饱满,钢琴的音量更加提升,钢琴的艺术性与表现力更加的振奋人心。正是因为音域的不断增加,钢琴才能够演奏出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乐章。

其次,在钢琴的制造中,击弦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逐步的发展与提升。英国式击弦机的性能更加突出,也因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一时期,艾拉尔德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发明了复振式击弦机。在英国式击弦机的基础上,其进一步加入了钢琴的弹簧、杠杆及双擒纵装置,对于钢琴而言,钢琴的琴槌击弦后,能够进一步反弹回来,卡在钢琴的制音器里,从而促使其与钢琴的琴弦更加的接近。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促使钢琴弹奏者弹奏出更加洪亮的音符,实现重复音的快速弹奏,也可以进一步增强手指触感的灵活度,促使钢琴的音色更加富有层次性,更加饱满,对比度更加富有变化。在后续的发展中,赫兹将钢琴的杠杆部分进行了进一步简化操作,以此促使钢琴本身的应用更加的全面化,更加的可操作化。不仅如此,钢琴制造者们还进一步探索了钢琴击弦机结构的制作方法,在后续的发展中,这进一步推动了现代钢琴击弦机的设计与制造,从而促进了钢琴的机件发展。

在钢琴的构造发展中,钢琴的琴槌最初的设计包裹了部分皮革材料,这促使钢琴的琴槌发出的声音非常小,音质非常尖锐。但是这样的设计,在钢琴使用较多时,钢琴琴槌外面的皮革会进一步变硬,从而促使钢琴弹奏的声音显得非常干涩。为此,诸多钢琴制造者开始寻找更加柔软的覆盖物,以此来进一步改善钢琴本身弹奏出来的音色。在此方面,梅亚尝试在钢琴的琴槌外覆盖更多的织物。制琴师帕普则是对比了不同材料的柔软度,从而发现兔毛本身更加的柔软,其将兔毛与羔羊毛融合在一起,制作出了非常柔软的毛毡,从而加强了钢琴琴槌的弹性和重量,促使钢琴的琴槌在击弦的时候,可以产生更加饱满、细腻的音符。帕普的发明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认可。在钢琴的琴槌设计与制造中,艾拉尔德的琴槌已经逐渐完善,与现在使用的琴槌有了很大的相似度,其借助于更加坚固的木槌以及更为柔软的毛毡,进一步保障了钢琴琴槌的弹性,以此来进一步促使钢琴本身可以产生更加饱满与清晰的泛音。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钢琴琴槌的大小与重量会随着时间的逐步增加,而进一步提升。从本质上来说,这是钢琴琴弦的材质与规格不断增强的本质要求,是钢琴逐步发展的需要。对于钢琴而言,当钢琴的琴弦变得更加长、更加重的过程中,钢琴本身需要借助于重量更大的琴槌来进一步敲击,以此来产生振动,从而促使钢琴本身可以产生更加丰富的泛音,提升钢琴本身声音的丰富性与层次化,促使钢琴音色的饱满度更高,音量更大。

在钢琴的改造中,德国的斯坦威经过探索研究,将钢琴上原来的膝踏板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改为脚踏板控制,这样的制造设计可以促使制止钢琴琴弦振动的制音器同时离开钢琴的琴弦,以此促使钢琴的琴弦实现自由振动,促使钢琴的琴声持续的时间更久。对于钢琴而言,在弹奏的过程中,钢琴的琴弦会在振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泛音,杂糅在一起,从而产生钢琴的共鸣,形成较为复杂的音质效果,促使钢琴的琴声更加富有变化。在钢琴的发展中,这种更加丰富的变化性,为后期的钢琴发展,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表现基础,更加有助于提升钢琴的表现力与艺术性,促使钢琴弹奏者表达心绪,激发内心的情感,促使钢琴本身更加具有色彩与丰富度。

在钢琴的设计与制造中,艾伯特·斯坦威在钢琴的整体制造中加入了持续音踏板,这促使在钢琴弹奏中,当弹奏者弹奏某个音符的时候,虽然钢琴弹奏者的手指离开了琴键,但是钢琴的音符还是会继续延续,以此来进一步提升钢琴音乐本身的丰富度与层次性。在钢琴的设计与制造中,持续音踏板一直保持着,在现在的钢琴中仍然存在。

在钢琴不断改善的过程中,钢琴的制造者们也一直在尝试对钢琴键盘的改革与发展。保罗冯杨可就针对钢琴的键盘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制造了多排键盘钢琴,为此,钢琴的演奏者就能够实现高难度乐曲的弹奏了。正是因为多排键盘钢琴的存在,钢琴的弹奏者能够一只手弹奏主键盘,另一只手在其他键盘上轻松地奏出十度或十二度音程。然而,在后续的发展中,由于知名度不高的原因,多排键盘钢琴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在后续的发展中,不同的钢琴制造公司对钢琴的制造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各类钢琴制造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钢琴本身的设计与制造行业的逐步发展。在钢琴的发展历史中,格拉夫最先成立了维也纳首家钢琴制造企业,大量著名的钢琴弹奏家都使用过格拉夫生产制造的钢琴,如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在钢琴中,格拉夫的钢琴无论在音色上,还是在音量上,都更加的优质与饱满。机械性能也更加稳定与可靠,钢琴弹奏者在弹奏格拉夫的钢琴时,琴键的反应往往更加的灵敏,触键也更加深入,从本质上来说,格拉夫的钢琴更加接近于现代钢琴的特点。正是因为具备这些优质的特点与性质,格拉夫的钢琴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与喜爱。

5.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

在印象主义时期,诸多年轻的艺术家们在巴黎举办了一个画展,其中克洛德·莫奈的《日出·印象》遭到当时的评论家的批评,该画展也被称为“印象主义画展”,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并没有因为当时社会的偏见而动摇,而是进一步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对艺术的执着看法,以自己的艺术眼光为视角开展艺术创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也就是新的印象派艺术风格。在印象主义发展时期,人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的景色,更加专注于自己内心的变化与情感需求,这对当时的钢琴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钢琴领域中,德彪西等人将印象主义的灵感与理念,引入钢琴音乐的设计领域,借助于和声与音色的变化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情感,进一步营造别样的意境,从而进一步传达内心的需求,表现世界给予他们的感受。

在印象主义时期,钢琴的分类逐渐清晰,具体分为两类,一类为三角琴,另一类为立式琴。所谓的三角琴,也就是平台大钢琴,它们的机械设置都经过较大的改良与发展,已经较为完善,与此同时,在这些钢琴的设置上,全金属框架的应用也较为普遍了,得到了诸多普及发展。在此过程中,以往的手工制作作坊也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步成长为较大规模的钢琴制造企业,拥有大型的钢琴制造工艺与钢琴生产技术,这从根本上促进了钢琴的全面普及与发展,促使钢琴迅速成为诸多家庭的常见乐器。在钢琴制造方面,美国及欧洲各国的发展比较强劲,在此过程中,美国的钢琴制造量增长迅速,一年的钢琴销售量与生产量要超过欧洲的诸多钢琴生产地域。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受到了摧残,钢琴领域也不例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更加需要艺术来缓和紧张的情绪,更加需要艺术来完善自己的生活状态,因而钢琴音乐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普及,钢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钢琴的生产需求逐步提高,大量的钢琴生产商发展起来。对于钢琴的生产而言,钢琴生产商们并没有做出任何较大的改变,只是进一步增强了钢琴的坚固性。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钢琴的出口需求,钢琴的生产商们选用了更为优质的材料,从而进一步强化钢琴本身对于温度、湿度、天气等变化的适应性,以此促使钢琴更加能够经受住较长时间的运输需求。不少钢琴生产商专门设置了独特的厂房,用来模拟特殊的气候,以此来改进钢琴的制造与生产,保障钢琴的生产工艺更加的精益求精。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为了应对自然条件与出口要求,钢琴生产中的部分原材料被替换成复合材料,例如塑胶等产品,再如复合板等。在当时,欧洲部分钢琴制造者都自己研发、设计相应的钢琴部件,开展手工制造过程。在后续的发展中,随着钢琴生产需求的逐步增大,部分钢琴生产商开始更加精细化地生产,市场发展中逐渐涌现出专门生产钢琴零部件的生产商,为了进一步促进钢琴生产的组装与规模化发展,钢琴零部件的生产规格逐渐统一化、标准化,并实现了装配分类的生产模式。由此发展出来的钢琴性能更加的稳定,钢琴的品质也更加的牢靠,这都极大地促进了钢琴本身的发展与提升。对于钢琴零部件而言,分配企业的出现,促使钢琴的生产化规模逐渐成形,钢琴的产量也不断提升,不同的钢琴制造者开始借助于不同零部件的设计,以此获得更加独特的钢琴音色,实现更加丰富的发展。在钢琴的生产中,自动钢琴也逐步发展起来。从机械原理上来看,它与传统的钢琴不同,其借助于气体力学原理来呈现钢琴音色进行演奏。在最初的发展中,自动钢琴只是在一般的钢琴中增加了可移动的机器手,从而实现了钢琴琴键的有效对应。在自动钢琴的演奏中,其可以借助于脚踏风箱或者运用气动装置,以此来进一步产生气流,而产生的气流又可以借助于转动的纸卷上的孔,进一步驱动“机器手”,弹出非常美妙的钢琴音乐。

在钢琴发展中,为进一步满足人们对钢琴弹奏的艺术需求,各类钢琴生产商借助于不同途径,极大可能性地探索钢琴的性能与结构设计,以此完善钢琴的外形设计,生产各种不同尺寸的钢琴,来满足不同人群对钢琴弹奏的多样化需求。这无疑极大地促进了钢琴本身的发展与全面革新,促进了钢琴乐器的进一步普及。

6.20世纪的钢琴

20世纪,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提升,虽然经受了经济危机,但是不同领域的发展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包括音乐领域。在音乐的发展中,由于受不同思想浪潮的影响,西方的音乐逐渐形成了各种音乐的门派,具体包括:表现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序列音乐。20世纪,音乐的变化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层出不穷的,这都为音乐本身的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基础。

19世纪末,钢琴的制造逐步定型,此后的100年,钢琴的制造工艺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钢琴的机械装置也没有发生较大的变革。在钢琴的设计方面,生产商们对钢琴的音色与音域拓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对钢琴的不同部件进行了优化与改进,提升了钢琴弹奏者的舒适度与灵活性。例如,在19世纪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钢琴弹奏者的手感,钢琴的黑键采用了磨砂键面,从而促使钢琴本身具备较强的防滑功能。这是因为钢琴的黑键在高度上比白键要高,在宽度上比白键要窄,因而,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弹奏者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而对钢琴的黑键采用磨砂键面,就可以极大地增强摩擦力,防止演奏时打滑现象。

在20世纪初期,音乐领域较为流行留声机及录音机,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现代自动钢琴产生了。从发音上来看,现代自动钢琴进一步借助于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对钢琴自动演奏功能的控制,现代自动钢琴进一步借助于对计算机信号的接收环节,从而将钢琴键盘的速度、力度信号、记谱法等相关信息,逐步转换为能够识别的信号,从而促使动力部分进一步推动钢琴的琴槌,产生美妙的钢琴音乐。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对于钢琴系统来说,其在自动控制系统方面,可以进一步存储、分辨越来越多的钢琴采样信号,从而促使钢琴演奏的艺术感与表现力逐步丰富起来。在钢琴的设计与研发中,诸多钢琴制造公司借助这些原理的运用,设计钢琴自动演奏器,使钢琴制造技术与高科技高度结合。

20世纪下半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与提升,大量的电子琴面世。与钢琴相比,电子琴的动力来源主要依赖于电力,可以触发模拟的电子信号,从而产生美妙的钢琴声音,并能存储大量不同乐器的多种风格的乐曲伴奏,其中还涵盖了录音等诸多功能。对于钢琴乐器而言,电子琴的逐步发展,扩大了钢琴音乐的探索空间,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方式,促使其更加便捷,人们可以尽快学会钢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快速接触钢琴乐曲的多种风格、音色变化模式及节奏多样性。对于钢琴教学而言,电子琴的逐步发展与普及为钢琴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发展基础,加强了对钢琴乐曲的深入理解与分析过程,促进了钢琴学习的普及与发展。虽然电子琴与真实钢琴的音响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优势也较为明显,现今除了双排键电子琴由于其更具表现力和更为复杂的演奏技巧仍受到重视外,其他的单排键电子琴更多的是被人们作为娱乐工具和孩子们的玩具。

钢琴的改革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虽然其中有的是实验性的,但它们都在更大程度上为展现钢琴的色彩和不同魅力发挥了作用。如20世纪时就已出现带有脚键盘的钢琴,但它并没有普及。莫扎特、门德尔松、舒曼和李斯特也都曾拥有此乐器。舒曼曾专为脚键盘钢琴创作过两首《脚键盘钢琴练习曲》;阿尔肯和古诺也曾为脚键盘钢琴作过曲;法国钢琴家、作曲家、教师瓦朗坦·阿尔康为钢琴和带脚键盘的钢琴创作了很多作品,运用了很多超越当时时代风格的变化丰富的和声,演奏技巧异常艰深。

圆筒钢琴由库赛尔设计。它是一种机械钢琴,内部结构与圆桶风琴相仿,在圆桶内装有操作装置。在演奏时通过曲柄把手转动使操作装置触键发音。这曾经是流浪艺人经常使用的乐器,现在已很少见到。色彩钢琴是由雷明顿发明的一种可以发光投射色彩的钢琴。俄国作曲家斯克里亚宾在其作品交响诗《普罗米修斯》中要求特制此乐器。钢琴的键盘根据五度循环形成色彩音阶,在演奏时可以将色彩投射到天幕上,造成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特殊效果。在卡内基音乐厅正式演出《普罗米修斯》时,斯克里亚宾就使用了这样的色彩钢琴营造了神秘多彩的现场氛围。双体琴为了可以使两个人一起协奏,钢琴制造商将两架平台琴连接起来。

高科技钢琴是迄今为止最具有高科技性能的多用途钢琴。它在传统三角钢琴的基础上,不但采用了更为新型的复合材料,如复合木板、金属、亮光漆等使钢琴的外观更具有现代风格和时尚元素,并且在技术和功能方面更是在以往传统钢琴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突破。高科技钢琴的内部安装了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键盘下方装有可以播放视频音频的光碟机和有着许多功能键的控制器。只要将需要的软件用光盘安装在内置的计算机主机内,就可以使钢琴发挥出各种不同的功能作用。钢琴的上方装有计算机的液晶屏幕显示器,可以即时显示乐谱或演奏家的演奏画面。如果是显示乐谱,还可以随着演奏的进度自动翻谱,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乐谱翻到任何一个页面,演奏者在弹奏时就更为方便。如果将已经制作好的、同时具有音乐音频格式和数码影像视频格式的光碟放进琴下的光碟机中播放,就会听到美妙的音乐播放出来,钢琴也会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弹奏,而显示屏会播放出表演者弹奏时的现场实况。另外,还可以将这种内置计算机的三角钢琴用来作为编辑电子音乐的平台。在一些钢琴公司研制的高科技钢琴中,以日本的雅马哈未来版高科技钢琴与中美合资的罗曼高科技钢琴的技术和性能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