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青龙山麓上城村—堇山塘溪:发展集体经济,丰富教育资源

青龙山麓上城村—堇山塘溪:发展集体经济,丰富教育资源

【摘要】:上城原名上陈,因与鄞西凤岙上陈村同名,1949年后改字。上城东邻徐家溪,南面管江,西接东山,北依北岙,宁横公路自西北向东南沿村而过。现在是一所接纳七村学龄儿童的义务段公办学校。同时村里开办了上城砖瓦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07年5人捐资37万多元兴建上城村牌楼。因此,上城村自1994年至2008年被县(区)市、省的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授予了49块奖牌。199年被鄞县人民政府评为小康村,

上城原名上陈,因与鄞西凤岙上陈村同名,1949年后改字。1956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上城、陆家合两为一。上城东邻徐家溪,南面管江,西接东山,北依北岙,宁横公路自西北向东南沿村而过。全村西高东低,东有马峰山、后山,南有张家岭、长湾、仙公岙、马鞍山、上下花地至清水桥,西有马面山和青龙山,北面北岙山至化湾山脚。

上城最早的民居在张家岭脚左边,土名横爿桑秧地,有傅家、陈家、任家,现存傅氏竹园和傅家遗址,后迁至今地。现常住420户1047人,耕地620亩,分布在村庄四周至大山脚下,山林1329亩。有黄、陆、忻、李、朱、杜、练任、陈、王、施、林、徐、屠、童、钱、俞、金十八个姓,黄为大姓。黄氏先祖黄晟,唐大中十三年(859)生于鄞县鄞塘乡九房村(今姜山镇上张村九房自然村),自唐景福元年(892)起任明州刺史18年。其间,筑罗城,建十门,修浮桥,建寺庙,兴教育,是宁波旧城的奠基人,后代有迁居云龙石桥的。“善”字辈第十七代讳衢翁,字均通,自元朝至元年间入赘上陈任家,繁衍至今。上城黄氏支祠,名“归厚堂”,始建于光绪壬寅岁(1902),石柱联曰:“江厦名宗世泽长,石桥旧族家声远”,戏台石柱对联:“片时演出文章何等活泼,尺地展开图画竞是生成。”

上城黄氏族次行第为“升恂恺雍穆、文彦永昭肃福寿德兴隆、富贵增官禄、相承千年春、能保家庭睦”。李氏,家谱已毁,今无可稽。忻氏,家谱载:第十四世祖君瑀,1765年由陶公山迁居上陈至今,排行为“尹子广金木、水应耀君思、孝德自成永、元贤鼎尚之”,至今21户32人。陆家有陆赵、陈、钱四姓。陆氏相传1622年由河南迁居太平桥发族,“崇德堂”,宗谱行第为“大光法文洪、孝友世昌亨、启泰咸英伟、全伦毓瑞祯师尹安邦国、崇宜道德成、继志朝宗祖、守谦学景荣、天锡纯良宰、行方心秉正、性理知仁义惠慈兆美声、端本存恭敬、延遴在上卿、元辅为仪表、升揆有佐衡洁彰明敏、巨相振殿廷、克慎勤修省、熙和彦圣生”。1949年初18户52人,至今有35户104人。

村里曾有石鼓墙门,石鼓现沉大溪坑砂塘旁。曾建有谢圣殿。一年大旱,数月不雨,井水涸,庄稼枯,喝水难。当时由族长太公为首筹建谢圣殿,请圣求雨,没几天降下大雨,旱情解除,从此获祀奉,现已拆除。上城还有两座桥:

一曰“太平桥”,原是石板桥,现改建为水泥桥。传说桥造好那天,正好有一新娘出嫁路过,民工拦轿叫她取名,新娘脱口而名“太平桥”,后来成了陆家一带的地名。一曰“清水桥”,是数百年前上城通管江的石条便桥,因桥下水清见底而名。但一遇暴雨就冲毁,2004年建成水泥拱桥

民国《鄞县通志·政教志》载:鄞县私立长春初级小学民国十七年(1928)九月,拨长春会财产在黄氏支祠开办。民国十八年(1929)改造谢圣殿后迁入,修业者三届。1952~1956年间转公立,改名上城初级小学。1970年新建为上城小学,设耕读班、初中班。1985年北岙小学并入,1986年蒋潭小学并入,1994年上城联合蒋潭、东山、里岙、外岙四村建三层教学楼。1995年2月迁入,学生递增,又建附属用房。200年2月华山小学并入。现在是一所接纳七村(上城、里岙、外岙、华山、钱家、蒋潭、东山新村)学龄儿童的义务段公办学校

上城的乡贤闻人,有民国年间以医术闻名的外科医生黄国兴。黄相满,曾任塘溪中学副校长。钱宗财,曾任横溪区副区长。陆四法,曾任横溪区分管工业的副书记,还出席过全国群英会。钱剑峰,曾任鄞州电视台副台长。黄列,现任鄞江镇镇长。黄作,曾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鲁朝辉,曾任鄞州水利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黄亚娥,任宁波海关总工会副处长,等等。

上城村自1961年起建有石柱干、夹岙(山坑)青龙山水库和陈家堰地下水库,及大阔丘、小阔丘、山脚畈角山头、蟹池等山塘水库10多只。(www.chuimin.cn)

1949年后,上城在上下花地种桑养蚕,在山脚畈开砖瓦厂、办麻纺、草制品、竹器加工厂。1967年办五金厂,从江西景德镇713厂引进业务,聘请师傅,培养业务骨干,对外提供业务。1980年前后,村民开始经商兴办个私工厂,引进首批自动车,生产圆珠笔芯。后利用自动车制造打火机铜针,销往广东、上海、慈溪等地,曾成为继广东、温州、慈溪之后的全国第四大打火机零件生产村。从1992~1996年间,有自动车近600台,产值超亿元,人均收入达8千元。

1996年4月被宁波市乡镇企业局授予“宁波市打火机零件村”称号。现在年销售收入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有7家,另有40多家私营企业,还有打火机零件加工个体企业89家,五金、车床加工的个体企业30余家。同时村里开办了上城砖瓦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超6500元。

经济发展促进了村民住宅和村级公益建设宁横公路两旁建造了个体企业用房和住宅楼房及别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两年村投资1587.8万元,建造了占地面积10648平方米,建筑面积15199平方米的86套住宅房。

上城黄晟公园(杜定国摄)

2006年度新建了黄晟公园,总投资80万元,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种植了银杏、香樟、桂花等各种花木,设置了体育活动休闲走廊和各种健身器材设备。还兴建了老年活动室、菜市场,新建了上城小学、幼儿园。实施了多项水利工程建设,如改造后溪坑,扩建里夹岙水库用水工程和大溪坑砂塘,改建堰塘墩拦水坝等。村委会、企业和村民个人纷纷捐资,兴建了村里的主要道路和桥梁等。1993年由鄞县地方工业供销公司宁波兴联电子有限公司、鄞县照相器材厂赞助建造南大路。1997年50人资助建造上城北大路。1999年18户集资建造东大路,人工投入120余天。2001年由村委会和村民捐资重修黄氏支祠。2007年5人捐资37万多元兴建上城村牌楼。2005年9人捐资11万多元建造青龙路。2008年陆家自然村修祖堂,41人乐助17多万元。因此,上城村自1994年至2008年被县(区)市、省的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授予了49块奖牌。自198年10月成立老年协会开始,村里每年对年满65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补助金,2003年鄞县老龄委员会颁发给“十佳敬老模范村”奖牌。199年被鄞县人民政府评为小康村,20002006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00、2002、2004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3年12月被评为”宁波市园林式村庄”。2007年被浙江省、宁波市评为”全面建设小艇示范村”,获守波市级生态村奖牌。

(撰稿:黃安康、马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