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小幼创新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课堂

中小幼创新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课堂

【摘要】:在课堂教学的一次次尝试中,通过梳理和研究,课题组总结出以下三个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教学策略:创设新旧知识链接的情景,在唤醒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知识生长点

基于第二阶段推进工作中的发现与思考,课题组决定选择数学这门学科深入研究,努力使基础型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创新素养的“主渠道”。

(一)立足教材,制定数学学科创新素养的教学指南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从导入—新授—巩固—应用或提高四个环节设计教案,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课题组认为,在小学教学学科中研究创新素养如何培养,其目的就是在继承传统学习方式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增入一些现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小学阶段,努力创造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从而为学生最终学会学习奠定基础。备课组在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后,尝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归纳式的教学方法,即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路,这有益于求异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发展。思维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是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式教学模式与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儿童思维发展趋势在本质上是吻合的,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阶段的过渡,也有助于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对此,课题组梳理了小学数学教材,整理出适合渗透归纳式教学思想的教学内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指南,如下所示。

教学主线:渗透归纳式教学思想,即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路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猜想求证的方法学习

学习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归纳总结

一、猜想求证的有意引导,类推方法的适时渗透

表10 类推方法适时渗透

二、猜想求证的有意引导,逻辑归纳的适时渗透

表11 逻辑归纳适时渗透

(二)立足课堂,探索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

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关键是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非教师主观设定的问题,而是学生经过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因此,课题组将“发现问题”环节定为重点研究内容,研究什么教学方法或策略能使学生产生问题,为学生学会推测、判断、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奠定基础。为此,课题组开展了新一轮的研究。

例如数学第三册《长方体的初步认识》,课题组希望学生由已经掌握的知识“正方体特征”引发联想,进行合情合理地推测,大胆猜测长方体的特征,提出长方体特征的假设,然后在动手操作的探究式活动中加以验证,最后在集体归纳总结中得出结论。

教学片断:

一、复习旧知,迁移引入,大胆猜测

1.复习正方体的特征(板书)

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3.猜测长方体的特征(板书)

4.揭示课题(板书:长方体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小心验证,探索新知

(一)探究长方体面的特征

1.明确任务:两人一组,任选一个方案验证长方体面的特征。(课件:温馨提示)

方案一:利用彩色纸片搭一个长方体。

研究步骤:观察纸片的特点;选择纸片;边搭边验证。

方案二:利用长方体纸盒。

研究方法:数一数、描一描、剪一剪、量一量……

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3.汇报交流。(www.chuimin.cn)

4.小结。(更正板书)

(二)探究长方体棱的特征

1.明确任务:两人一组,可以利用上节课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模型,也可以利用现成的长方体纸盒来验证长方体棱的特征。

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3.汇报交流。

4.小结。(更正板书)

(三)探究长方体顶点的特征

1.明确任务:验证长方体顶点的特征。

2.独立思考,动手验证。

3.汇报交流。

4.小结。(更正板书)

教师教学反思:我个人在经历了统整表的设计、备课、磨课、上课直至每一节课后的反思这一系列过程后,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创新课堂的与众不同和独特魅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都应有所改变。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四个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以及基本态度),更应多多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或猜测,在争论、质疑、讨论的时候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去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就像今天的学生一样,大胆地猜测,小心地求证,可以在搭长方体的过程中去验证面的特点,也可以通过描一描、剪一剪的方法去验证,并自信大胆积极地去表述自己的见解,这其实就是创新素养的一种体现。

又如数学第六册《谁围出的面积最大》,课题组希望学生观察图形,借助计算展开合理猜想,在情境中联想到周长一定时,面积随长、宽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从而提出相应的假设。

教学片断:

一、创作猜想,初步验证

1.独立操作

每人用12根小棒围一个长方形,你围了一个怎样的长方形?你是怎么围的?又是怎样想的呢?

2.一共可以围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为什么?

(媒体出示长5宽1、长4宽2、长3宽3的三种长方形图)

3.观察猜测:(1)计算以上长方形的面积;(2)观察图形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3)大胆猜测,周长相等时,面积的变化与什么有关,是怎样变化的?

(猜想:周长相等,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长与宽相差越大,面积越小;长与宽相等时,正方形面积相等。)

4.初步验证:小组讨论你们可用什么方法来进一步说明面积的变化情况?

(1)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的方法如何呈现。

(2)观察学习,分析小组的说明报告,哪种表达更能一目了然地说明面积随长与宽的变化而变化。

5.小结:表格研究更能体现变化的情况,为了研究方便,表格数据应有序排列。

教师教学反思:设计环节充分让学生调动原有的认知,运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完成操作任务;然后让学生互相分享,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进入思维的空间;接着老师引导,用12根小棒围成的长方形一共有几种?为什么只有3种?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的局部思维向整体思维统筹。最后观察12根小棒围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并且有序呈现,充分让学生观察、发现、猜测。学生A说,我发现这些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面积却都不同。学生B说,我发现这些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并且长、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面积也跟着变化。学生C说,当长和宽越来越接近时,面积越大,当长和宽相差越远时,面积越小;当长和宽相等时,面积最大。就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教师进一步提议,引导学生深入验证假设。

课堂教学的一次次尝试中,通过梳理和研究,课题组总结出以下三个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教学策略:

(1)创设新旧知识链接的情景,在唤醒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知识生长点,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如“长方体的初步认识”一课,在已有知识“正方体初步认识”的复习中,学生从已有的正方体的知识经验迁移到长方体,从而判断出长方体的大致特征,引出今天的学习问题。

(2)创设蕴含数学知识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迫切感,促动学生提出问题。如“搭配”一课,为了不重复、不遗漏地思考搭配衣服、菜谱方案,提出课堂讨论的数学问题。

(3)在有趣的数学现象中产生联想,从而提出问题。如“谁围出的面积大”“可能性的大小”等课,学生在一组变化的数学现象中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从而提出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