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灵敏、技巧性项群运动员的膳食营养注意事项灵敏、技巧性项群运动员一般在训练期间的膳食能量摄入量较低,食物中脂肪的供应比例控制在30%以下。(三)灵敏、技巧性项群运动员训练期的营养补充1.膳食营养合理的膳食搭配① 以增加摄入复合糖类为起点。(四)灵敏、技巧性项群运动员比赛期的营养1.比赛前的营养补充赛前应提供以淀粉为基础的高糖类和液体。......
2023-10-19
(一)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
速度性项群如短跑、三级跳远等,要求运动员进行快速运动,并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某种运动。
速度性运动时,运动员能量代谢率高,运动中高度缺氧,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被破坏。肌肉中的脂肪几乎不分解,即能量来源主要由糖原无氧酵解供给,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形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使血液、肌肉及中枢神经系统内酸碱度变比较大。
(二)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膳食营养注意事项
1.充足的蛋白质、磷以满足肌肉力量和神经活动的需要
充足的蛋白质是合成肌纤维的基础,肌肉越粗大,可储备的糖原越多。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根据运动时间达到2~2.4 g/(kg·h),占总热能的15%,其中优质蛋白质占1/3。
2.糖、维生素B1、维生素C要充分
充足的糖原是速度力量的基础。
维生素B1是糖供能代谢不可缺少的辅酶,既可促进糖原在肌肉中积蓄,又可加速糖原和磷酸肌酸的分解。
维生素C可增加大脑中氧的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从而减轻疲劳感,还能增强机体对缺氧的应激能力,提高无氧耐力。
即增加碱储备,中和酸血症。
(三)速度性项群运动员训练期的营养
速度性运动时,运动员高度缺氧,运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高能磷酸原系统和无氧糖酵解。为了使能源物质迅速起效,加速ATP及磷酸化合物的合成,改善内环境。因此,应摄入含较多易消化吸收的单糖、维生素B1、维生素C及磷、钙的膳食。
还应摄入蛋白质和含磷元素较丰富的食物,以满足肌肉和神经代谢的需要。蛋白质的供给量最好为每日2 g/kg体重以上,占一日总热量的15%以上,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3以上。
为了增加体内碱储备,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其供给量最好达到一日总热量的15%~20%。
(四)速度性项群运动员比赛期的营养
1.比赛前的营养补充
比赛前10天左右为比赛训练调整期。这段时期内,运动员的营养任务是保持适宜体重,增加体内维生素储备、碱储备及糖原储备。具体要求是:
(1)随运动量的减少相应减少能量摄入,以免热量过多增加体重。
减轻体重应在比赛前2~7天进行,减轻体重的饮食比例分别为:蛋白质2.4~2.5 g/(kg·d),脂肪1.0~1.2 g/(kg·d),糖类4.0~4.5 g/(kg·d)。按60 kg体重计算,每日食用蛋白质为140~150 g,脂肪为60~70 g,糖类为240~270 g,总能量为2 000~2 200 kcal。
(2)适当减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以免增加其在体内代谢的酸性产物积累,对运动不利。
蛋白质和脂肪的限制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饥饿感,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热量低而又不产生饥饿感的食谱。水和盐的限制也可减轻一些体重,但要以不影响生理功能为前提。对脂肪并不能极端限制,应考虑到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
(3)增加糖类以提高糖原储备。
(4)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以提高碱储备。(www.chuimin.cn)
(5)增加维生素供给量。除膳食外,可补充维生素制剂,达到维生素A每日2 mg,维生素B每日10~15 mg,维生素C每日200~250 mg。
(6)按比赛时的情况调整进餐时间与食物组成,使运动员逐渐适应比赛时的膳食。
2.比赛当天的营养补充
主要指比赛前一餐的营养。比赛当天的饮食特点是速效和高能量。具体要求是:
(1)食物量不要太多,热量500~1 000 kcal,以七八成饱为宜。
(2)食物要易消化吸收,避免粗纤维多和易产气的食物,如芹菜、韭菜、大豆等。
(3)高糖、低脂肪、低蛋白质。
(4)食用平时已经习惯的食物。
(5)在赛前2.5~3 h进餐。摄入食物量较少且属于易消化食物时,可缩短至赛前1.5 h。不允许运动员空腹参加比赛,因为空腹易发生低血糖症。
(6)低盐。摄入过多盐会增加机体排水。
(7)赛前可吃糖。这对节省体内糖原,防止低血糖和延迟疲劳发生有一定意义。
一般在赛前2 h吃糖,避免在赛前30~90 min内吃糖,目的是避开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吃糖量以1 g/kg体重较好,过多的糖会引起循环血量和血液黏稠度增加,血钾下降,胃部不适等反应。
补糖的种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低聚麦芽糖,具有易消化、低甜度、低渗透等特性,可延长供能时间,增强肌体耐力,抗疲劳等;另一类是被称为“双歧因子”的低聚异麦芽糖,能有效地促进人体有益细菌——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抑制腐败菌生长,提高营养吸收率,特别是对钙、铁、锌等离子的吸收。
(8)比赛前还可服用维生素C,用量为150~200 mg。赛前30~40 min服用。
3.比赛中营养补充
速度性运动项目比赛过程中一般不再进食,运动过程所需的能量与其他营养素是靠比赛前及比赛前一餐的储备。如果两场比赛中间间隔时间比较短,可以选择一些易消化的含水和糖类比较充足的食物作为加餐,如运动饮料和能量棒等。在炎热的天气比赛时,应确保饮用足够的液体。
4.比赛后营养补充
若赛后短时间(2~3天)内还需要进行比赛,赛后应注意体力恢复的营养问题。
(1)比赛后即刻补糖。比赛后2 h内,机体肌糖原合成速率比安静时快20%~30%。大强度比赛后即刻服用100~150 g葡萄糖,或2~3片蛋氨酸与50~100 g葡萄糖,对补充运动员热量消耗,促进肝糖原储备,预防肝的脂肪浸润,恢复血糖水平及减少血乳酸含量等均有良好作用。
(2)高糖膳食。比赛后2~3天内的膳食应维持较高热能,含易消化吸收的糖类和蛋白质,脂肪含量要低。据研究,大强度运动后肌糖原的恢复一般需要2~3天,一场足球赛后肌糖原可减少50%左右,一般需要48 h才能恢复,用高糖膳食可将肌糖原恢复期缩短为1天。
(3)充分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4)有利于体力恢复的食物。
有关体育运动中的化学的文章
(二)灵敏、技巧性项群运动员的膳食营养注意事项灵敏、技巧性项群运动员一般在训练期间的膳食能量摄入量较低,食物中脂肪的供应比例控制在30%以下。(三)灵敏、技巧性项群运动员训练期的营养补充1.膳食营养合理的膳食搭配① 以增加摄入复合糖类为起点。(四)灵敏、技巧性项群运动员比赛期的营养1.比赛前的营养补充赛前应提供以淀粉为基础的高糖类和液体。......
2023-10-19
赛后的训练计划取决于运动员赛后体力恢复的快慢,使用营养素是促进运动员恢复的重要方法,重点在于恢复体液和能量储备。(二)运动员赛后的能量恢复比赛后能量恢复主要是通过补充消耗的肌糖原。肌糖原的恢复率约为每小时5%,完全恢复需要20 h。一次60 min的高强度运动,能量消耗可以达到1 000~1 400 cal,如果要在一天内恢复肌糖原的含量,则需要摄入500 g糖。运动员比赛后的第一餐应在赛后30 min后进行。......
2023-10-19
膳食营养调理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则。(二)缓解运动疲劳的膳食营养运动疲劳是指人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运动能力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三)运动员调整期的膳食营养1.膳食的热量相应减少,少吃含纤维素多、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及生蔬菜、韭菜,有刺激性、辛辣、盐渍的食品也应当尽量避免运动员在比赛前都会不同程度地减小运动量,膳食中的能量摄取应当随着运动量的减小而相应减少。......
2023-10-19
作为一位28岁的老运动员,苏炳添的成绩不降反升,外界对此也有分析,如海外集训、名师点拨、后半程能力的加强、改进奔跑技术提高效率等。放假回家时,很多运动员都会放松对自己的约束,苏炳添回家后严格按照饮食要求,滴酒不沾。......
2023-10-19
因此,耐力性项群运动员的膳食营养,首先要满足糖类和脂肪等能源物质的补充。而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维生素B1的日补充量应达到3~5 mg,维生素C超过60 mg。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因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应当注意补充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2023-10-19
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如果运动员确信某种食物会使他赢得胜利,就应将其列入赛前的膳食安排中。部分项目运动量大,比赛时间长,应给运动员补充消耗掉的营养素,主要是饮料和温热、量小、产热能高、富含糖和维生素C、易于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二)比赛当日前一餐的膳食营养原则1.赛前一餐在比赛开始前2~3 h完成,以确保比赛时的胃排空时间。......
2023-10-19
因此,举重项目运动员服用肌酸应当慎重。研究发现,举重运动员在赛前控制体重期间应注重合理的营养保障,以免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在摄入低能量饮食的同时,适度增加蛋白质补充,减少脂肪摄入,保障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必要时可以食用一些专门为举重运动员研制的控减体重期间使用的平衡膳食营养。......
2023-10-19
所以,中长跑运动员营养的重点是能源物质的补充。表2.4部分运动项目的能源物质供能代谢特点多年来,中长跑项目运动员热衷于通过糖负荷或糖添载的方法提高肌糖原储备,以提高耐力运动成绩。......
2023-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