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刺王朝:杰弗森加盟,三分球命中率猛增至44.0%

马刺王朝:杰弗森加盟,三分球命中率猛增至44.0%

【摘要】:理查德·杰弗森加盟马刺的第二年,进攻端的表现明显好过前一个赛季,三分球命中率从31.6%猛增至44.0%。布福德透露了2014年在意大利后卫马科·贝里内利身上发生的事。季后赛首轮对小牛,贝里内利场均只得3.1分,投篮命中率仅37.5%。第二轮对开拓者,贝里内利前两场攻下32分,整个系列赛场均9.8分,投篮命中率超过50%。截至2014年,贝里内利在NBA效力了五支队伍,他说,马刺是其中最职业的一支。

马刺王朝

1999,2003,2005,2007,2014。马刺五冠,圣城圆满。

这算是一个王朝吗?评判是与不是,取决于你对“王朝”的定义。如果三连冠是王朝的硬指标,或者王朝球队至少应该拿到十年之中一半的冠军,那么显然,马刺未能构建王朝。但如果换一种标准,重点考量一支队伍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里对一个联盟的统治力,那么是的,马刺这十几年,就是NBA的一代王朝。

自邓肯加入以来,马刺从未缺席过季后赛,只有一次常规赛未能达成50胜——那是1999年,纯粹因为赛季缩水,总计只有50场常规赛;而另一个缩水赛季,常规赛才66场,他们也实现了50胜目标。他们几乎年年在争冠阵营之中,五次登顶。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规则之下,他们都成为过联盟最好的球队。此等统治力,在同一时期,不仅NBA没有任何对手可以匹敌,而且在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里也绝无仅有。

未曾连冠是马刺的硬伤。在2014年之前,马刺的故事被总结为“单数年传奇”,因为他们前四个冠军全在单数年获得,而到接下来的双数年份,他们都卫冕不成。2000年卫冕失败,是因为邓肯受伤;2004年卫冕失败,是遭遇费舍尔0.4秒一投;2006年卫冕失败,是吉诺比利对诺维茨基犯规;2008年卫冕失败,则是抢七之后莫名其妙被迫在飞机上过夜。

他们不是没有连冠的机会,甚至不是没有连冠的实力,而是……唉,造化弄人。

埃利奥特说:“想想吧,你回头看2003到2007年,我们本来可以连拿三到四个冠军的。”

霍里也说:“我们本该三连冠的,如果马努不对德克犯规的话。”

宿命一点看,马刺的成与败,有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奇妙轮回。他们时常扮演别人奇迹中的受害者,费舍尔的0.4秒、诺维茨基的2+1、雷·阿伦的扳平三分球,再加上常规赛麦格雷迪的35秒13分,都以马刺为背景。可反过来,马刺享受到的荣耀,又远非一般球队可比,更不用说像他们这样的小市场球队。往往在充当完别人奇迹的受害者后,马刺很快就会获得自己想要的无上光环——2004被费舍尔绝杀之后,2006被诺维茨基淘汰之后,2013被雷·阿伦没收近在咫尺的奖杯之后,接下来一年,马刺全都笑到了最后。这是规律吗?只是巧合吧。不然,就是命运调皮的捉弄。

这种大体守恒的“大悲换大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1996—1997赛季,波波维奇执掌教鞭,马刺被严重的伤病摧残得体无完肤,打出队史最差纪录,全年只赢20场球,然后1997年选秀抽签,他们迎来了球队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那次抽到状元,马刺老板霍尔特兴奋到不行,他说:“世界在我们手中了。”而波波维奇怕得要死,他忍不住想:会不会这就耗尽了一生的好运?

好运倒没有耗尽,但每一次好运,都要以同等的噩运来换取,成交吗?这,便成了马刺的命数。

马刺不相信命数。至少,他们拒绝把成败的原因全部推给命数。就算有一部分是上天注定,也一定有其他部分可以靠人力去改变。

马刺相信过程。

理查德·杰弗森加盟马刺的第二年,进攻端的表现明显好过前一个赛季,三分球命中率从31.6%猛增至44.0%。这既源自夏天的苦练,又得益于对体系的熟悉——马刺小前锋向来会得到许多底角空位三分的机会,从埃利奥特到鲍文,再到杰弗森和后来的卡哇伊,莫不如是。言及自己的进步,杰弗森透露,头一个赛季,当他怎么打怎么不舒服的时候,马刺的老伙计们会安慰他:“到这儿的第二年,总会变得更好。”

杰弗森还是在圣城改造不成功的代表,可从他身上,能读出马刺用人的原则与心态。圣安东尼奥是全NBA倒数第四大的电视市场,大多数明星球员,尤其是美国制造的少年天才们,都不愿意去那儿打球,嫌太闷,又没有多少商业代言机会,不划算。马刺立足于此,只好精打细算,满世界去找边角料,或者过气的老油条,赋予他们特定的角色,让他们在这里成长。

外界对马刺用人的认可,往往集中在搜寻与发掘方面,但实际上,马刺更大的成功,在于对人才的宽容与培养。

比如丹尼·格林,出身名校北卡罗来纳大学,跑不快跳不高,毕业之后并不招人喜欢,新秀赛季鲜有上场机会,后来两进马刺又两度被裁。在NBA发展联盟混了些日子以后,格林给波波维奇打了个电话,请求说:“我可以给你当球童,给你端茶送水,干什么都行。”波波维奇被打动了,又给了格林一次机会,这回格林留了下来,并在2012年2月成为首发。2012年西部决赛,格林顶不住压力,大失水准,后两场几乎被弃用。2013年总决赛,格林前五场打出MVP表现,后两场又差到几乎失去信心,一场7中1,一场12中1。每当这种时候,舆论总说他不可靠,难堪大用,波波维奇却愿意——或者被迫只好——继续给他犯错的空间,让他成长。

让球员成长,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原地踏步,不是趴在地上等小草生长。自2002年起,马刺就有非常出色的球员发展团队,起初以布雷特·布朗为首,后来又陆续请到奇普·英格兰德和查德·福西尔,后两位都是一流的技术教练,他们在每名球员身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调整投篮、改进技术,确保他们有能力扮演好球队设定给他们的角色。

布福德透露了2014年在意大利后卫马科·贝里内利身上发生的事。季后赛首轮对小牛,贝里内利场均只得3.1分,投篮命中率仅37.5%。“对教练们而言,自然而然的倾向就是心里挖个坑把他埋进去,”布福德说,“表现不好的球员就被孤立了,没人搂住他跟他说,我们爱你,明天就会好了,没有,然后他就会缩进壳里。而这两个家伙(英格兰德和福西尔)不会让这种事在达拉斯那一轮的马科身上发生,然后到波特兰那一轮里,他挺身而出,做好了准备。”第二轮对开拓者,贝里内利前两场攻下32分,整个系列赛场均9.8分,投篮命中率超过50%。截至2014年,贝里内利在NBA效力了五支队伍,他说,马刺是其中最职业的一支。

就是这样。在小市场的大环境中,自波波维奇以降,马刺管理层、教练组还有全体球员,人人相信过程,愿意花时间并创造条件去完成这个过程。磨合需要过程,默契需要过程,在自己的角色中适应成长同样需要过程。杰弗森说“第二年总会变得更好”,不光他,格林、贝里内利是这样,优秀如帕克、吉诺比利、卡哇伊同样是这样。

杰克·拉姆齐是圈内德高望重的传奇教练,曾在1977年指挥开拓者赢得冠军,年纪大了就在ESPN当评论员。2007年,拉姆齐老先生评价马刺:“真正了不起的是他们的球员发展,他们引进了这么多国际球员,并且把他们整合到一个体系中。只要你在篮球行业里,马刺就会是你想成为的(球队)。”

有些队伍一蹴而就能成功,有些队伍大刀阔斧能成功,有些队伍急功近利也能成功。这些,不是马刺的哲学

在圣城,成功不是第101锤的神奇,而是前100锤的累积。

相信过程。

2003年总决赛最后一场,名宿大卫·汤普森被NBA请到圣安东尼奥,在赛前露面。汤普森直言不讳:“看到比赛被打成这样,真是有点无趣。当一个队半场拿33分都困难,那是十分荒谬的。我想,篮球迷不会喜欢看的。”

汤普森绰号“天行者”,球员时代是个风格华丽的得分手,1978年曾单场独取73分,而2003年这场总决赛,篮网差点全队都拿不到这个分数。马刺对篮网这个系列赛,两队加起来平均一场球才得169.8分,马刺投篮命中率只有43.2%,篮网37.0%。

那年总决赛,有人挑起话题,问:这会不会是马刺王朝的开始?纽约来的专栏作者迈克·卢皮卡忙不迭抗拒:“噢,上帝,我希望不要。”为什么不?因为马刺太无趣了。

被指责无趣,马刺并不觉得新奇,从1999年赢得首冠开始,他们就与这个标签有缘。一直到2007年,每当马刺打到最后,总决赛收视率就让联盟头疼。

事实上,比赛收视率低,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实力对比,二是防守强度。就实力对比而言,马刺参加的前四届总决赛,有三次是显而易见的西强东弱,马刺夺冠在情理之中——对手不够强,账也算到了马刺头上。而就防守强度来说,马刺参加的四届总决赛,无一例外都以防守为主题,防守不只是马刺的立队之本,也是那四个对手的赢球法宝,低比分较量不可避免——1998年总决赛,公牛与爵士同样没有任何一方在任何一场比赛里拿到100分;1996年总决赛,公牛第六场以87比75击败超音速夺冠,这和马刺2003年以88比77战胜篮网夺冠几无分别,怎么没人说乔丹的公牛无趣?是双重标准,还是对小市场的歧视?

马刺前两个冠军都是打倒纽约球队所得,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纽约媒体对马刺的苛刻。那么,假设一下,邓肯被纽约尼克斯选中会怎样?到大都会,邓肯应该会更有名,应该会更有钱,应该会被捧上更高的位置,也应该会有更多的隐私被曝光。“那会是一种折磨,”邓肯说,“我可能在那儿待不了特别久。”

与其不胜其烦,不如在小城简单生活,这里只有一家报纸,这里只有一支职业体育球队。邓肯从没想过要撕掉“无趣”的标签。据队友马里克·罗斯说:“无趣是他和波普从一开始就达成共识的东西,他俩都有同样的诉求。他是一个不喜欢出风头的超级明星,波普也是一个不想出风头的教练,这是他俩那么亲近的原因之一。”

2010年夏天,波波维奇令旗一挥,马刺提速,从那时起,控诉他们无趣的声音慢慢变少了。然而,他们不想也无法迎合外界的喜爱,只能继续保持低调,据霍里说,他们这样做是有用意的。“联盟中其他球员都嫉妒勒布朗和科比们,他们非常想打倒那些家伙,跟那些家伙交手他们最尽力,”霍里解释,“波普关闭一切是因为他不想人人那样针对马刺。他不会承认这点,但我真的相信,这是波普关闭一切的原因。”

提速之后,马刺只是得分增加了,并没有变得光彩夺目,像勒布朗、科比那样高人气的英雄篮球仍与马刺无关。还好,也有人就喜爱马刺这种。马刺篮球就好比NBA的古典音乐,虽曲高和寡,却令人沉醉。同是热爱篮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缘分与审美,恰如帕克所言:“有各种各样的球迷,理应有适合每一个人的东西。”

马刺篮球美在哪里?帕克说:“有很多人热爱纯粹的篮球,球的转移,漂亮的篮球。漂亮的篮球——不是扣篮和华丽的动作——是按正确的方式打球。这是我们打球的方式。”

称马刺篮球“纯粹”,争议不大;可帕克认定马刺打的是漂亮篮球,又把扣篮和华丽的动作排除在漂亮篮球之外,多少会引发不满。但这是一种难以调和甚至没法沟通的分歧,人只有年岁增长、阅历丰富,才可能从内心深处改变审美。在这个崇尚自我的自由年代,在NBA这个贩卖自我的商业联盟,马刺注定是异类,他们无法受到最广大球迷的欢迎,简直从一开始就是必然。

及至2014年第五次夺冠,马刺突然作为“美如画”的代表被世人传颂,还受到NBA总裁萧华规格极高的评价,算是一种古典审美的回归。少有人顾上替马刺的“无趣”翻案,大概因为古典自有其“无趣”的一面。好在马刺根本不在乎。有趣也好,无趣也罢,我们就这样。

2015年,道克·里弗斯说:“我想联盟中每一名教练都想和波普一样。球员想要像迈克(乔丹),我们想要像波普。”

十几年前,里弗斯差点终结波波维奇的NBA执教生涯,十几年后,波波维奇已经成为教练界的乔丹。特别是2011年菲尔·杰克逊退休不当教练以后,波波维奇在NBA有些高处不胜寒。2011—2012和2013—2014赛季,他三年内两度当选年度最佳教练,加上此前2002—2003赛季那次,波波维奇追平老尼尔森和帕特·莱利,成为历史上获奖次数最多的主帅。与此同时,联盟“马刺系”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波波维奇的门生与手下开始在各个队身居高位,波波维奇本尊成了祖师爷——尽管,他从不以此自居。

波波维奇说,他20世纪60年代在空军学院学到一件事情:不要自以为是。“你没有那么特别,”他说,“但如果你用正确的方式做事情,也许就能实现特别的成就。”

基于这一理念,他从来不把马刺的成功归结到自己身上。

2005年总决赛期间,和自己最敬重的拉里·布朗交锋,波波维奇说:“我每天都想知道,我在这儿做了些什么,我觉得其他很多人都可以坐在这里做同样的事情。别人告诉我,我们做到了这个,我们做到了那个,我们还做到了别的。我们是做到了,但我们本来就有做到这些的各个零部件,如果我要拿走任何一点功劳的话,那我会说,我只是没有搞砸。”

教练不是万能的,波波维奇绝不认为自己万能。2007年10月,马刺升起第四面冠军旗的前一天,波波维奇对雅虎记者沃纳罗斯基说:“听着,这是一个球员的联盟。我想这对一个教练非常重要,就是确保他的球员百分之百地相信——而不只是嘴上应付——相信重要的是他们。教练要尽其所能,去为他们创造那样的环境,而不是为我们创造某种环境。能够执教这些家伙,这是种荣幸。我们挣钱够多了。”

2014年6月18日,马刺冠军游行,波波维奇在船上伸出五根手指,与岸边球迷互动逗乐。五冠在手,一代大师。

波波维奇和菲尔·杰克逊最大的区别就是:波波维奇非常直接,他没兴趣玩那些玄之又玄的心理游戏。菲尔挥洒自如的那一套,波普学不来。“禅师”之与众不同,在于他降得住各色人等的心,既降得住乔丹、科比、奥尼尔这种天才的心,又降得住罗德曼和罗恩·阿泰斯特这种怪才的心。波普截然不同,他讨厌把时间花在改变球员的性格上面,他基本只用那些听话的球员,那种接受自己的角色、乐意做出牺牲、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勤勉、可教的球员。

罗杰·梅森有两个赛季在马刺效力,他颇有感触:“很有意思。在输球的队伍里,你可能会自我、会自私。而这是赢球的队伍,他们挣得了(自私的)权利,却没有人以自我为中心。”

1995年10月,波波维奇还没当上马刺主教练,就干过一件极具个人风格的事。以总经理的身份,他同公牛做了笔交易,送走罗德曼,换来白人中锋威尔·珀杜。罗德曼当时是NBA四届篮板王,而珀杜,用罗德曼后来在自传《我行我素》中的话说,只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家伙”。这笔交易从纸面上看完全不对等,罗德曼认为,马刺只是想除掉他——没错,波波维奇就是想除掉他。虽然公牛接下来的成功,加上罗德曼自传的畅销,让波波维奇看上去无比愚蠢,可对波波维奇来说,他就是做出了想要的改变。他要一支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球队,要一支低调、无私、可教、不爱出风头的球队。至于珀杜,他并非“什么都不会”。他来到圣城,波波维奇告诉他:球队不会对你加以限制,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干更多的事情,那么,展示给大家看。结果珀杜真的证明,他比人们以为的要全面许多,当然他到不了罗德曼的水平,但他完全融入球队的新氛围,给球队以完全正面的影响。1996年3月,在珀杜的参与下,马刺打出全胜战绩,16胜0负。

菲尔·杰克逊用好了罗德曼,并且最后以主帅身份赢得11枚冠军戒指,成为NBA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练。波波维奇也不差,他终于构建出自己理想中的队伍,十几年坚持用正确的方式做事情,同样实现了特别的成就。

为获取温良积极的性格,宁可牺牲一些超凡脱俗的天赋,这就是波波维奇的与众不同。马刺自上而下都秉持着性格大于天赋的行事原则。霍尔特说:“我们运营我们队的方式是,性格第一,技术第二,第三我们明白自己是在一个小市场。”

马刺的篮球事务,只要是波波维奇和布福德做出的决定,霍尔特基本没意见,只有极少数几次他提出过反对。其中一次是在2003年夏天,篮球管理团队考虑追求斯普雷威尔,那是个桀骜不驯的霹雳后卫,很能得分,可他有过一段著名的历史,1997年,他在训练中怒掐过自己主教练的脖子,那位主教练名叫卡莱西莫,此时正在波波维奇的教练组里。在霍尔特否决后,马刺没给斯普雷威尔报价。

有些东西是可以舍弃的,它没有看上去那么不可或缺。迪奥说,NBA的教练们太想赢了;科尔说,NBA很多教练“出于恐惧而执教”,好像一场球都不能输——波波维奇不会。为了长远而宏大的目标,他常常有选择地放弃一些比赛,哪怕因此被处罚、受嘲讽。

敢放弃,是因为波波维奇比别人更明白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对于努力就可以改变的事情,他比旁人苛刻得多;而对于人力难以左右的部分,他反倒更加宽容。他似乎总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做出意想不到的选择。

TNT电视台场边记者克雷格·塞格常常被人问到:真实的波波维奇是个怪老头吗?在直播中接受塞格采访,波波维奇没少开玩笑,有一次他甚至不理会塞格的问题,自顾自地掏出塞格胸前口袋里的手帕,给自己擦汗。不怪吗?塞格会告诉那些人:“事实上,他是各项运动中最好的人之一。”

波波维奇深入人心的形象是青筋暴起、厉声咆哮。由于他父亲这边有塞尔维亚血统,而塞尔维亚人又素以脾气火爆著称,所以波波维奇总把自己发火称为“变身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人冲你咆哮,绝不是愉快的经历。小将军约翰逊说:“你会很泄气,情绪会低落。”埃利奥特补充:“糟透了。如果你在他手底下足够久,根本不管你是谁,你会被他拆掉。你会在看录像的时候被收拾,你会在场上被教训,你会在训练里头被臭骂。”

马刺球员共同的心得是,听波普说了些什么就好,别去理会他说话的方式。“甭管那一刻发生什么,没事,他始终会想着向前、向前、向前。”小将军说,“我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亲近的原因。我们有很多次争论,有些时候我太太不得不过来把我俩劝开,但是,你猜怎么着?我爱他!他是我最好的朋友!”(www.chuimin.cn)

波波维奇的个人风格潜移默化,在圣安东尼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环境,几乎脱离整个联盟孤立地存在。吉诺比利说:“不管什么时候,我跟其他队的球员聊起某些状况,到最后我总会听到:‘对啊,可你在马刺啊。’他们的意思是,‘OK,你会摆平它,然后继续赢球的。’”

波波维奇的外表,给人感觉古板而固执,可实际上,敢于变通、善于变通恰恰是他宝贵的长处。吉诺比利对波波维奇改变很大,起初波波维奇受不了阿根廷人在场上各种离经叛道的投篮及传球选择,到后来,吉诺比利就算直接把球传到他手中,他也会逗乐:“我真心认为那球是给我的,为了让我融入,好让我感觉在比赛里做了点什么。”

2010年夏天,波波维奇完成伟大颠覆,否定了自己成功过许多年的旧战术体系,顺应时代潮流及规则变化,让球队重心外移,提速。在那之前,马刺是全联盟速度最慢、防守最好的球队之一,他们攀上过巅峰;在那之后,马刺成了全联盟速度最快、进攻最好的球队之一,他们又摘得桂冠。这样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样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NBA历史罕见,唯“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和“神算子”莱利的执教经历可与之相提并论。

所以在篮球领域,永远不要以为你比波波维奇聪明。邓肯说:“波普定义这个队。始终是他。只要他在,永远都会是他。”

“我嫉妒蒂姆,”科比2014年对ESPN记者马克·斯坦这样说,“他整个职业生涯都为同一个历史级的伟大教练打球。”

是啊,多么幸运,邓肯十几年始终在同一名主帅麾下,而这名主帅还把他俩的关系称为“灵魂伴侣”。这十几年都在旁边的布福德说,这样描述没什么不合适。

但,邓肯只是幸运吗?

或者,只是邓肯幸运吗?

“这些年我说过很多次,作为主教练,我拥有全联盟最轻松的工作,因为邓肯,”波波维奇说,“我提到过他是多么可教(coachable),是如何接受我们的安排。他欢迎其他人加入这个队,保持标准如一,树立榜样,而且基本是用一种平和的方式,不是暴虐专横的方式……大多数时间你甚至感觉不到他在,可一旦有需要,他还是会在那里,这就是他对我们的意义。他像这个团队的沉默领袖与基石,所以我永远可以倚靠,他永远都在我背后支持着我。”

邓肯可教,因此波波维奇手下无人不可教。这是谁的幸运?

2001—2002赛季,二年级的斯蒂芬·杰克逊加入马刺头一年,他常常在被换下时生教练的气,恨不得躲到底线另一头去,离波波维奇越远越好。有一次杰克逊坐下来,嘴里还骂骂咧咧,话之难听,吓得坐在附近的球迷脸色苍白。当他实在反应过激的时候,邓肯会对波波维奇说:“把他交给我。”然后邓肯把杰克逊拉到一边,伸手搂他,跟他聊天,宽慰他,开他玩笑,约他打彩弹。杰克逊如此混不吝的一个人,总被邓肯哄得服服帖帖。后来2012年重回马刺,杰克逊表示:“我可以荣幸地说,蒂姆·邓肯是我一个好朋友。”

邓肯也没少挨波波维奇的骂。埃利奥特说:“他并不永远喜欢,可他接受,你知道这让队里其他人看到有多重要吗?”科特·托马斯完全认同:“如果你看到他跟蒂姆·邓肯说话的样子,那么他来训斥你的时候,你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蒂姆能承受,你就能承受。从图腾柱最顶端那个人一直到最底部,他对待他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自邓肯1997年进队以来,不管波波维奇骂得多狠,吼得多凶,马刺没有球员真正造反,因为波波维奇拥有NBA罕见的特权,他知道自己手下最好的球员愿意接受他的苛刻与粗暴。“蒂姆·邓肯就是那样的人,”布登霍尔泽2014年说,“蒂米想被教导,他时至今日还想被教导。”

普遍认为波波维奇是马刺王国的最高统治者,排位甚至在霍尔特之前,霍尔特对此并不着急否认,他大笑着说:“我很幸运能为他工作。”

但布福德喜欢这样描述:“真相是,我们都为蒂米工作。”

波波维奇也倾向于这个说法。过去十几年,每当有人问他马刺成功的秘诀,他总说:“每10年拿一个头号选秀权,然后确保选到的是一个franchise player(指能够围绕他组建争冠队伍的伟大球员)。”

邓肯是franchise player,这些年来,马刺上上下下都围绕他开展工作。

“我们都是R.C.这么看的,”埃利奥特表态,“我们不傻,我们都明白如果没有蒂米,我们是不会有任何戒指的。人人都懂这点,我们全部都感觉是在为蒂米工作。我们拿这个开玩笑,但我想球会也是这么觉得的,因为他是一个如此特别的天才。自从得到他以来,他们永远在努力围绕他配备合适的团队,他们始终在为他工作。”

2003年6月13日,NBA总决赛第五场赛后,波波维奇在篮网主场客队更衣室里拥抱邓肯。邓肯可教,于是波波维奇手下,无人不可教。

邓肯与波波维奇,非常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波士顿11冠王朝的比尔·拉塞尔和瑞德·奥尔巴赫。他们一同起步,他们一同成长,他们一同登顶;当他们站在一起,就是一支球队的精神内核。邓肯清楚自己的地位和意义,他不说,不炫耀,不强势干预,却从不逃避作为球队灵魂应有的投入。原来在马刺管理层工作过的戴尔·邓普斯说:“蒂姆好胜心超级强,波普好胜心也超级强,我想不在他们身边,你根本理解不了他们有多不服输,但他们真有那样的共同之处。我在那儿的时候,蒂姆会来参加选秀试训和选秀会议。波普会问他的意见,关于自由球员、选秀,还有更衣室里发生的事情。他很投入。”

共度十几载,每年一“离婚”,波波维奇和邓肯已经到了有些话不必说出口的程度。2015年1月,有传言说公牛主帅汤姆·锡伯杜对球队失控,波波维奇站出来捍卫同行,说:“有时候球员们会听我的,蒂米很早以前就不听我的了,我都已经没在执教他了……我偶尔跟他说说话,但有时候有些人就是不想听。”

2012年波波维奇就说过:“实际上,教他,我已经厌倦了。”

顿了顿,又说:“他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家伙。”

非常特别。

简·安妮·克雷格是马刺的长期季票持有者,她的位置在主队球员席附近,因此近距离见证了足够多可以存进DVD里的精彩画面。有趣的是,邓肯给她留下的最美好的印象,竟不在比赛时间。“我想我最喜欢的部分,展示他的情感与领导力的部分,是他比赛结束后会在篮下等着,等每一名队友离开球场,”克雷格说,“他会跟经过他的每个人击掌。他是终极队友、终极领袖。”

类似的论断,你很容易从其他人嘴里听到。安东尼奥·丹尼尔斯说:“他是古往今来所有打球的里头最伟大的队友。”拉里·布朗说:“他是终极团队球员。他只投8个球而看到球队获胜,跟他拿35分一样高兴。这是我们这项运动应有的样子。有人说他没有足够的魅力,我就要笑。我私下很了解他,他超级好,他的队友都爱他。我会乐意我儿子以他为人生楷模。”

二十年如一日,邓肯简单低调,沉稳内敛,不张扬,不狂躁,深藏自我,拥抱队友。“我不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他说,“把我自己抛出去,我不会觉得舒服。我只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我打球,然后回家。”

在NBA这个商业联盟,太多人和邓肯不一样。“别人选择试图大过比赛,把他们自己变成一个个人品牌,或者任何可能的东西,”邓肯说,“幸运的是,全联盟有足够多这样的家伙。而我选择不这样。”

他,选择不这样。不迎合,不改变。

帕克是跟邓肯合作时间最长的球员,他说:“蒂米从来没变过,他一直是那个样子。”

埃利奥特从球员到解说,在NBA摸爬滚打多年,他吐槽:“作为球员,我最看不惯的一点就是,有些家伙在这个联盟刚取得一点成功,人就变了,有时候两个星期就变了。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为了满足某个群体或者市场的需求,试图去做一个别的什么人。”

邓肯却完全不这样。“他永远都知道自己是谁,”埃利奥特称,“永远都觉得做自己最舒服。”

邓肯不认为把自己变成另一个样子有什么好,他说:“这听上去有些自大,可我真的不想改变。我喜欢我自己,我喜欢我做事情的方式,我努力保持这样。”

波波维奇酷爱邓肯这种态度:“如果说我们在今天这个世界上需要某种东西的话,那就是多一点哲学信仰。我们需要那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能够很好地完成它,并且不在乎别人吹捧的人。蒂姆就是这样。”

不只他这样。他的优秀,他的领导,他的感召,加上足够长的时间,让整个圣安东尼奥马刺队都变成这样。邓肯的性格就是马刺的性格。

十几年里,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盟,没有一支球队的总胜率比马刺更高,没有一支球队像马刺这样长盛不衰。十几年来,邓肯身边有过138名队友,他曾经尝试把这些人全数出来,却终究没法做到。迎来送往,邓肯始终是马刺的中心,没人能在更衣室里取代他。“就想想多少人跟他一起打过球,”波波维奇说,“蒂姆·邓肯要做的,就是抬起一条胳膊,右臂或者左臂,放到他们肩上,那是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允许他们变成他们可能成为的最好的球员。”

这种美妙的球队文化,被人笼统地称为“马刺之道(the Spurs Way)”。什么是“马刺之道”?

女助教贝基·哈蒙说:“蒂姆就是马刺之道,他就是文化。”

NBA过往四十年间,只有一支球队拥有的市场不在全美前18位却赢得了总冠军,那就是马刺。

五回。

是邓肯的到来与停留创造了这一切,在一个看上去不可能的地方。十几年来,他在小城圣安东尼奥造就出的种种,其本身可能比五个冠军要伟大得多。

2014年,在篮网主教练的位子上,莱昂内尔·霍林斯曾被问到马刺为何能长时间如此出色,霍林斯回答:“首先,蒂姆·邓肯;其次,蒂姆·邓肯。”霍林斯接着也称颂了几句波波维奇,但他很快回过头说:“你必须赞扬蒂姆·邓肯,他是他们队最好的球员,而且15年来一直是。”

五夺总冠军,邓肯无疑是NBA“后乔丹时代”最伟大的球员之一。NBA过往四十年间,只有一支球队拥有的市场不在全美前18位却赢得冠军,那就是马刺,而邓肯让马刺做到了五回。

丹尼尔斯说:“蒂姆让牺牲变得很酷,其他29支球队没有这样。”

邓肯牺牲投篮、牺牲得分、牺牲奖项、牺牲薪水、牺牲角色、牺牲曝光、牺牲人气、牺牲代言,他牺牲个人一切的一切,不是想表演崇高,只是纯粹不喜欢。不是不喜欢金钱和地位,是不喜欢为谋求这些而放弃他真正在乎的东西。

人们往往容易忽略邓肯的在乎,因为他总是什么都不说。谈及那些NBA最努力、对自己最狠的球员,常被提起的名字是科比,是加内特,很少见邓肯。但你看到邓肯的体形,看到他为减轻膝盖压力而不断进行的减重,就会明白,在他不说的那些你看不见的时间里,他是如何严于律己、挥汗如雨。

他在乎,他只是不说。他所做的一切,全是为了胜利。他不在乎别的。他不在乎,正是因为他在乎。

邓肯不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超级明星。相对科比、詹姆斯、奥尼尔、加内特、艾弗森这些同时代的巨星而言,邓肯更接近一个凡人。他是现实化的成功楷模,他在篮球场上的经历告诉世人:你不必奢望神奇,不必仰慕天赋,只要坚持简单,相信过程,持续不断地按照正确的方式朝目标迈进,就有机会取得成功。

科比说他嫉妒邓肯整个篮球生涯都在波波维奇手下打球,应该只是说说而已。邓肯诚恳地表达:“篮球圈里的人都羡慕我们所拥有的——他们羡慕我们运营的方式,我们是如何做事情的,我们是怎样把事情达成的,我们有波普这样的教练——他们羡慕那些东西,却并不羡慕(我们的)形象。”

没人羡慕马刺的噩运,没人羡慕马刺的过程,没人羡慕马刺的无趣,没人羡慕马刺出不了风头,没人羡慕马刺挣不了大钱。

他们只羡慕马刺因为选择这些才最终赢得的一切,他们只羡慕一个结果。

他们只羡慕第101锤。

你选择什么,就得到什么。谁都别羡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