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1999年马刺王朝开局艰难逆袭挑战火箭队

1999年马刺王朝开局艰难逆袭挑战火箭队

【摘要】:1999年缩水赛季,马刺2月5日打响第一枪,到这个月结束时,成绩仅为6胜8负。2月底3月初,输球的阴影笼罩在球队每个人头上。2015年4月里弗斯表示,他不认为波波维奇当初再多输一场就会被自己取代,“我不觉得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接近”。同样拥护波普的还有33岁的罗宾逊,这有部分原因是,除去波波维奇,海军上将就是最被挑剔的一个。1999年的火箭队,由奥拉朱旺、巴克利、斯科蒂·皮蓬三大巨星领衔,不好对付。

马刺王朝

邓肯光荣的新秀赛季刚过去,波波维奇就告诉弟子:1999年,我不会再用你过度。

邓肯抗议:“我以为你会拓展我的比赛,会让我打控球后卫呢!埃弗里·约翰逊没那么好!”

小将军就站在不远处,听得见他说什么。邓肯当然知道,他故意搞笑

小将军可以轻松看出来,邓肯已为新一个赛季做好了准备。“蒂姆休赛期练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努力一点,”他说,“我想他是真的真的很想回到场上,把对犹他投丢的那球给投进去。”

想回到场上,可没那么容易。NBA的新赛季,来得比以往更晚一些——1998年夏天,NBA球员与老板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劳资谈判,NBA联盟首次因双方谈判破裂而停摆,这个过程持续到1999年1月6日才结束,所谓的1998—1999赛季匆忙开启,原定每队82场常规赛的正常赛程缩水到50场。

漫长的停摆期,球队没法和球员接触,更不能组织球员训练,联盟中不乏一流好手身材走样、水平下降。而马刺的中流砥柱们,小将军约翰逊、海军上将罗宾逊、埃利奥特还有邓肯,长时间聚集在休斯敦的西线网球中心,有规律地进行合练。那儿还有一些其他的NBA球员,大家打打比赛、练练力量,打发着无聊的等待时间,保持着上佳的运动身形,其中包括自由球员马里奥·埃利。

停摆结束后,在短暂的可用来运作球员的调整期,以波波维奇为首的马刺管理层做了漂亮的工作——签下埃利和杰罗姆·科西,又从公牛换来投手史蒂夫·科尔。埃利此前效力于休斯敦,是火箭队1994、1995年两夺总冠军的重要成员;科尔则在乔丹身边,帮助公牛队完成了1996到1998年的三连冠;杰罗姆·科西虽无冠军戒指在手,也跟随波特兰开拓者打过1990和1992两届总决赛。

罗宾逊喜不自禁,在1月份的季前训练营期间,他跟媒体说:“当你引入像马里奥和史蒂夫这样有冠军经验的家伙时,你还能抱怨些什么呢?我是说,那些家伙可都带来了总决赛经验啊。”

埃利奥特也宣称:“我们比马刺(之前)任何一个队都要好。”

当NBA所有队伍在季前匆忙集结时,波波维奇拥有的可能是准备最充分、状态最健康的一班球员。马刺教练组可以集中力量指导新成员如何融入球队体系,怎样打得无私,怎样防守至上。

他们要有所成就。他们要赢。

谁知,头一个月,就是当头一棒。

1999年缩水赛季,马刺2月5日打响第一枪,到这个月结束时,成绩仅为6胜8负。

不是说阵容强了吗?不是说准备好了吗?三连败是怎么回事?胜率不足50%是怎么回事?

2月底3月初,输球的阴影笼罩在球队每个人头上。“每天你打开电视,或者摊开报纸,人们都在谈论谁需要离开。”替补前锋马里克·罗斯说,“大伙儿开始在更衣室里开玩笑:‘给我个塑料袋,我是下一个,我要打包了。’”

当然,矛头主要还是对准圣安东尼奥的头号公敌——马刺每多输一场球,波波维奇下课的呼声就响亮一分。

退役球员道克·里弗斯,职业生涯末年在马刺效力过两个赛季,此时正担任圣城当地电视台的篮球解说员。圈内人广泛认同,以其头脑、知识和人格魅力,里弗斯肯定能成为一名好教练。圣城球迷大声呼吁:道克上台!波普滚蛋!

3月2日,6胜8负的马刺要到客场跟火箭交手,那成为一场“临界点战役”。

“如果我们输掉那场球,他们就会炒掉波普,引进道克……流言是这么说的。”罗斯回忆,“我不得不说,想到更衣室里严肃的气氛,真就是那样。我永远忘不了。”

多年以后,里弗斯同波波维奇交情匪浅,休赛期常一起聊天,沟通业务。但里弗斯承认,在1999年,流言曾让两人的关系有过短暂的紧张,这让他很不舒服。2015年4月里弗斯表示,他不认为波波维奇当初再多输一场就会被自己取代,“我不觉得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接近”。

波波维奇下课的压力不仅来自媒体和公众,队内都有不少人相信他的执教生涯到头了,即使不被炒掉,也得交出帅印,今后专心只当总经理。“我不能说感觉他接近被炒了,但(那个赛季)各种事情开始得特别不舒服。”科尔记得,“波普还不是波普,他还没声名显赫,球迷并不真正了解他是谁。”

也有人反对波波维奇下课,小将军是最坚决的一个。“说到底我是拥护波普的,因为他对我倾注了那么足的信心,”小将军说,“我感觉,假如他被炒,那我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因为当初没人把我看成一个能率队夺冠的先发控卫。”

同样拥护波普的还有33岁的罗宾逊,这有部分原因是,除去波波维奇,海军上将就是最被挑剔的一个。“他太软了,过气了,”不少人这样说,“我们需要在他还能换点东西回来的时候把他交易掉。”

马刺飞往休斯敦之前,上将和小将军相约去了趟波波维奇家。

“事情传到了我们这儿,真的是真的,”小将军回忆,“有很多声音在说,波普可能被道克取代,于是在登上前往休斯敦的航班之前,我和大卫去了波普家。波普跟我们谈了,然后……我要说,我们从他家出来,对波普是如此感同身受。我们知道,我们必须赢下那场球。”

1999年的火箭队,由奥拉朱旺、巴克利、斯科蒂·皮蓬三大巨星领衔,不好对付。但马刺没得选,只可胜,不可败,败则生变。

如罗斯所言,赛前马刺更衣室严肃得根本不像一场普通的常规赛。平时赛前集合,罗宾逊除了祈祷,基本不说什么,而这天,他站出来,以领袖的身份告诫全队:“我们得团结,我们得打好这场,这是场重大比赛。”

“那是大卫情绪最激昂的一次赛前演讲,”小将军表示,“他说得嘴边都是唾沫。”

而这位日后也将成为一名出色教练的小将军,早在前一天晚上就为球队的战斗策略定下基调。

小将军个性张扬外露,有时甚至蛮不讲理,埃利奥特偶尔会开玩笑称他“小纳粹”。前一晚,在波波维奇家的客厅里,他用自己浓重的黑人口音说:“波普,我们得打挡拆。”

当时波波维奇给马刺灌输了各种战术,谁谁谁往哪里跑,谁谁谁往哪个位置动,这些战术纸面上看都无比美好,实际结果却是6胜8负。小将军因此坚定地说:“这是NBA,我们得打挡拆,我们必须这样用蒂姆,这样用大卫……”

对火箭这场球,马刺开始没完没了地打挡拆。之前他们一整场挡拆就那么几次,现在一场挡拆30次。小将军中远投不太灵,所以一打挡拆,对手总是从掩护后方绕过,给他跳投,可小将军还是每次都能找到办法,利用挡拆创造出一些机会来。

此役,小将军贡献18分、13次助攻,罗宾逊拿下15分、9个篮板、3个盖帽,邓肯收获23分、14个篮板、5个盖帽,马刺以99比82大胜火箭,波波维奇的帅位暂时保住了。

而这,是波波维奇执教生涯最后一次下课危机。

赢下火箭,马刺像突然拧开了胜利阀门,一口气打出9连胜。这个赛季,马刺在6胜8负的开局之后,剩余36场常规赛,31胜5负。

倘若3月2日输给火箭,马刺队的历史,NBA联盟的历史,或许会发生不小的改变。

除去全队心态调整、战术思想转变,马刺赛季命运的扭转,也得益于邓肯状态复苏。2月份,邓肯表现平平,不仅要应付没完没了的包夹,而且要适应新队友和新角色,那14场球,他平均每场拿18.9分,投篮命中率不足45%。而3月份的16场球,邓肯场均得23.5分,投篮命中率到了52%,被联盟评为月度最佳球员。到4月末,邓肯已成为NBA年度MVP的热门人选。在23岁的年纪,他就是在攻守两端都具有统治力的顶级球员了。波波维奇说,邓肯“多了种紧迫感,试图从头到尾统治一场比赛,不再慢悠悠地控制节奏”。

马刺6胜8负之后的36场常规赛,邓肯平均每场能拿22.8分,抢11个篮板,盖2.7个帽,送2.4次助攻,投篮命中率51.2%。

“这个赛季,我不需要再告诉蒂姆任何东西。”罗宾逊说。

在邓肯蒸蒸日上的同时,上将的数据却打了折扣。他的赛季场均得分降到15.8分,场均出手只有10.8次。而在前一年,他还能拿21.6分,和场均出手14.6次。

马刺的进攻体系完全转向以邓肯为中心。相比罗宾逊,邓肯更年轻,更健康,也更高效,为此,上将不得不退居第二位。

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罗宾逊一到前场就自动落位到罚球线附近,球总会过他的手。而如今,他往相同的位置一站,显得孤独而落寞,他并不确信进攻会从他这里开始。尽管罗宾逊努力不去在意,但他承认,现状不时会刺痛他,伤害他的自尊。“一开始很难,”他说,“当你习惯了25分12个篮板,突然间只拿15+10,这就要调整。我是说,对我而言,那种数据就像个笑话,我以前觉得随便谁都能拿15+10。不过,这么长时间了,我试图把这个队扛在背上,而现在,许多有天赋的人在边上帮我,我是傻子才不去用他们。”

上将一个回合能触球两三次的时代过去了,不仅如此,一旦接球,他还要更快地做决定:是突,是投,还是传。“我必须学着高效许多,”他说,“一场比赛碰不到40次球了,我可能拿球20次;在这20次里头,我可能投10个篮——我必须确保这10个篮是最好的机会。”

波波维奇的态度是:罗宾逊的重要性没有降低,只是因为队里得分点多了,所以他才要把重心放到防守和篮板上来。“因为他是我们在这些方面最好的,”波波维奇说,“大卫欣然接受这一角色,他很享受。”

外界有传言,说波波维奇因为偏爱邓肯,与罗宾逊的关系已经恶化,对此波波维奇和罗宾逊坚决否认。事实是,波波维奇十分感念上将做出的牺牲,他说:“我从来不用担心大卫会不会造反,或者跟媒体抱怨,或者在这个体系里出工不出力。他是个罕见的超级明星,因为他不被其自我所掌控,而对一名教练而言,这可是财富。如果他是个蠢蛋,如果他品格不佳,如果他不够明智,不明白这是为球队好的话,我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罗宾逊愿意接受转变,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受够了外界对他年复一年的指责,说他太软,说他缺乏带领马刺夺冠的热情。罗宾逊坦承:“看起来,夺冠是大家唯一在乎的事情,所以如果我们能做到这样,那很好。”

埃利是拿过冠军的人,他这样看待罗宾逊让位给邓肯:“纵然大卫有满满的骄傲,他也必须懂得,蒂姆是个了不起的天才,能干很多事情。蒂姆移动得要快得多。我记得原来的大卫可以轻松过人,过任何人。现在呢,大卫有那么些夜晚,有些夜晚他做不到了。而蒂姆,是一贯可以。”

罗宾逊和邓肯在一块儿,可以随意地聊起彼此角色的变化。“大卫说得很清楚,不会存在什么妒忌,”邓肯说,“他想让我成功,因为这意味着球队会成功。即使他的角色有一点不同,也不是我们要去压抑他什么。当他能投篮,或者能攻到篮下的时候,我们还是希望他出手的。”

上将替邓肯分担了许多潜在的压力。罗宾逊用自己的经历解释道:“如果蒂姆上去拿个15分、8篮板,那不是世界末日,因为我能弥补损失。而在蒂姆来之前的八年里,如果我打出这种数据,那就是世界末日,我们就会输。我像亲哥哥一样爱着蒂姆,他是一个可贵的朋友,一个极佳的天才,但我想,我的存在解放了他去做他的事情。”

罗宾逊与邓肯和谐联手,成为马刺克敌制胜的原动力。

防守是马刺的立队之本,双塔是马刺的防守之本。有罗宾逊和邓肯共同镇守篮下,马刺50场常规赛,平均每场只失84.7分,将对手命中率限制在40.16%——NBA联盟从1970—1971赛季开始记录对手命中率,马刺这年刷新了该项纪录,且此后再未被打破(截至2016年)。

两位7英尺大个儿都是不世出的封盖高手。这一年,邓肯场均封盖2.52次,罗宾逊场均封盖2.43次。许多年后,邓肯超越罗宾逊成为马刺队史上封盖最多的人,埃利奥特总结:罗宾逊和邓肯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盖帽手”,罗宾逊盖帽主要靠的是惊人的身体天赋,是身高、速度与弹跳的完美结合;邓肯盖帽则主要靠对时机敏锐而精准的判断。

仅就盖帽而言,罗宾逊比邓肯更优秀。“他的运动天赋比蒂米要强太多,”埃利奥特说,“蒂米是用杰出的时机把握来封盖,我愿意打赌他大部分封盖都在篮筐之下,他是在对方伸手要上篮的时候把球盖掉的。大卫的封盖则在篮筐之上,破坏性的盖帽,盖出界外,大卫是头野兽。”

后卫特里·波特1999年8月加盟马刺,跟罗宾逊和邓肯也做过三年队友,他赞同埃利奥特的评价:“最大的差别在于,大卫是(跑跳能力)那么不可思议的一个运动员,我们赛跑,他跑得比后卫还快。蒂米有的是那种棒极了的时机掌控。”

双塔的存在,让马刺构筑起优质的防守体系。诚如波特所言:“我打球那会儿,他俩都在我身后,这让我的(防守)任务轻松许多。”

4月结束的时候,马刺的成绩到了33胜13负,落后爵士2场,落后开拓者1场。常规赛最后五天,他们剩四场球,其中两战开拓者,一战爵士,都是争夺西部头名的正面死磕。结果,马刺豪取四连胜,这五天显出的空前战斗力连他们自己都惊叹。

马刺常规赛最终成绩为37胜13负,与爵士相同,但凭借双方交手2胜1负的优势,马刺雄居联盟第一,季后赛全程享有主场优势。二年级的邓肯常规赛打满50场,平均每场得21.7分、抢11.4个篮板、盖帽2.5次、助攻2.4次,连续第二个赛季领跑NBA两双榜。尽管年度MVP评给了卡尔·马龙,但对邓肯来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儿。队友安东尼奥·丹尼尔斯说:“重点在于,蒂姆不是为了MVP而打球,他是为了冠军而打。”

季后赛首轮,马刺的对手是西部八号种子明尼苏达森林狼。第二场,森林狼击败马刺,夺走主场优势,震惊了不少人;但两天后到明尼苏达,马刺又赢了回来,总比分2比1领先。森林狼再输一场就出局,于是第四战,他们目露凶光,显露出狼的血性。

那天上半时,双方球员多次发生冲突。森林狼后卫安东尼·皮勒先是给埃利右眼上方开了道血口,接着又把杰伦·杰克逊推到地上,吃了个恶意犯规。禁区里同样激烈,乔·史密斯与罗宾逊在卡位时发生口角,加内特打到邓肯的头,威尔·珀杜又还了加内特一下。总而言之,那两节打得更像橄榄球甚至摔跤,而非篮球。

几乎整个20世纪90年代,马刺都被视为软骨头大队,可这次面对狼群的獠牙,马刺没有退缩,以92比85取胜,在对方主场终结了系列赛。

“有人要测试你够不够男人的时候,你不能怂。”埃利说,“我们没怂。”

小将军效力马刺的年头比埃利更长,他说:“这是一支不一样的马刺队。以前的马刺会输掉这场球,得回家去赢第五场才行。”

森林狼之后的拦路虎是洛杉矶湖人。湖人超级中锋沙克·奥尼尔,身高7英尺1英寸(2.16米),体重330磅(约150公斤),27岁,在NBA奋战到第七个年头,是NBA其他所有球队的噩梦。马刺要过湖人这一关,必须先想办法限制住奥尼尔。为此,马刺从一开始就使出车轮战,罗宾逊、珀杜、罗斯、邓肯四个内线轮番对位奥尼尔,同时注重协防包夹。波波维奇说:“太多球过沙克的手,我们想给他制造难度。”

努力卓有成效。奥尼尔常规赛场均能拿26.3分,投篮命中率接近58%,而这个系列赛,前11次出手只命中2球,首战19中6得21分,第二战11中7得16分。

马刺让奥尼尔不痛快,湖人却拿邓肯没办法。J.R.里德和罗伯特·霍里是奥尼尔的主要内线搭档,两人身高力量都不足以抵挡邓肯。第二战最后8.4秒,邓肯就是在低位压着里德转身勾手,把一记反超比分的关键球送进了篮筐。

前两场打完,马刺2比0领先,奥尼尔完全掩饰不住内心的沮丧,他说:“我们击败了自己,我们犯了太多错误。”

之后两场,怕是更让洛杉矶人沮丧。转战湖人的大西部论坛球馆,邓肯越发不可阻挡——第三战,他得37分,抢14个篮板,罚了23个球,罚进19个;第四战,他14投11中,得33分,再抢14个篮板。有邓肯在禁区一柱擎天,外围的杰伦·杰克逊也施展开手脚,两场共取下42分。最终,马刺客场也全胜,4比0横扫湖人。

1999年5月23日,NBA西部半决赛第四场,邓肯、罗宾逊在篮下携手封杀奥尼尔。这个系列赛,邓肯基本完胜奥尼尔,证明自己是这一年全联盟最好的大个子。

这个系列赛的第四战,成为湖人在大西部论坛的最后一场球。湖人以此为主场32年,其间六夺总冠军,论坛球馆承载着这支球队的伟大荣光,现在,它终结在马刺手里。赛后埃利有些兴奋,更衣室里里外外都听见他说:“我们关闭了论坛,宝贝!我们关掉了论坛!我们成为知识问答的答案了。我好想打开《体育中心》,听丹·帕特里克问:‘谁是最后一支在论坛球馆击败湖人的球队?’马刺!这就是答案。”

对湖人这四场球,邓肯平均每场得29分,抢10.8个篮板,助攻3.3次,盖2个帽,投篮命中率51.3%,基本完胜奥尼尔。奥尼尔这个系列赛场均贡献23.8分、13个篮板、0.5次助攻、1.8次盖帽,投篮命中率49.3%。至此,邓肯已证明自己是1999年NBA最好的大个子。

西部决赛,马刺希望再战爵士。一来爵士是老冤家,20世纪90年代三度将马刺淘汰出局,圣安东尼奥上上下下都想从马龙、斯托克顿身上找回点颜面。二来爵士相对老迈而迟缓,马刺判断自己拥有对位上的优势。

外界大多数人也相信,或者期盼,爵士能重返西部决赛甚至总决赛。此前两季,爵士连续在西部封王,又连续在总决赛中败给乔丹与公牛,多少有些悲情。(www.chuimin.cn)

对马刺而言,爵士既是仇敌,又是榜样。在成为后来的马刺之前,他们一直想成为爵士那样的队伍——核心稳定、教练权威、坚强、准确、不花哨、不胡来、信奉整体、执行力强。在2014年的一篇报道中,R.C.布福德评价爵士:“他们不在大市场,可他们难以置信地稳定。他们好胜心强、防守坚韧,拥有一种我们知道自己需要去达到的心智。我们明白,我们必须变得更强硬,才能达到他们的水平……我们也在相似的市场环境中,所以这让我们会去思考:‘如果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我们因此相信,没理由因为我们在圣安东尼奥就成功不了。”

马刺想再跟爵士大战一场,开拓者却没留给马刺报复爵士的机会。季后赛第二轮,开拓者禁区防守坚固,阵容兼具深度与厚度,仗着年富力强,用六场球将爵士拖垮。

此时此刻,马刺已成夺冠大热门。开拓者在圣城的噩运,没在常规赛消耗干净。西部决赛首场,终场前20.4秒,开拓者只以76比78落后。当罗宾逊抛下开拓者王牌前锋拉希德·华莱士去协防后卫格雷格·安东尼时,拉希德有了大好的空位机会,投进就能扳平。格雷格·安东尼将球背传给拉希德,拉希德抬手就投,球砸中篮筐,高高弹起,越过篮板上沿出界。

马刺以80比76获胜。这一夜,阿拉莫穹顶拒绝剧情反转。期待奇迹降临?请君多等两日。

作为一名投手,埃利奥特有个不小的毛病:出手慢,爱犹豫。给他两秒钟做准备,枪上膛,扣扳机,他往往只完成第一步。

小将军和海军上将都记不清自己跟埃利奥特说过多少次:“你投啊!”

大伙儿给埃利奥特取了个绰号,叫“迟疑先生”——想太多,不果断。

马刺对开拓者系列赛的第二战,于1999年5月31日开打,这天正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全城放假,阿拉莫穹顶涌进35260名观众,创下NBA当季单场观战人数纪录。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马刺前两节诸事不顺,只得34分,落后对手14分。中场休息回更衣室,他们竟然听见了主场球迷的嘘声。

第三节初,分差一度扩大到18分。后面马刺咬回来一些,到终场前1分59秒,还差8分。进入最后一分钟,仍落后6分。

“我们好像一整天都在往上爬,”罗宾逊说,“当埃弗里(终场前1分21秒)那记跳投没中时,我大叫:‘我们就不能干点正确的事情吗?’”

能。埃利奥特能。

剩56.9秒时,埃利奥特在左侧靠近边线的位置接球,投中自己本场第5记三分球,让马刺追近到3分。

剩12秒,开拓者控卫达蒙·斯塔德迈尔两罚一中,马刺只以83比85落后,拿两分可以加时,拿三分可以绝杀。暂停出来,埃利奥特向发球的队友埃利申请:把球给我。

“我告诉伙计们,我还有一个三分球要投。”埃利奥特说。此役,他三分线外共出手7次,只投丢1个。

但他差点没法完成最后这球。

埃利奥特从禁区跑出来,对方史泰西·奥格蒙紧追不放。埃利开出边线球来,奥格蒙纵身前扑,险些破坏。但球还是到了埃利奥特手中,奥格蒙一头撞进场边观众席。不过,埃利奥特也冲得很猛,眼看一脚要踩出界外。

说时迟,那时快。埃利奥特踮起脚尖,球往地上一拍,前冲之势得以缓解。他停住,拧身,脚后跟没有落地,一落地就踩线出界。他拔起,投篮,拉希德补防扑到他眼前,“迟疑先生”这回没有半点犹豫。

罗斯当时在球员席,他描述那一瞬间心理的变化:“我一开始要喊:‘别!别投!’还没喊出口,球进了。于是我改嚷嚷:‘好球!好球!’”

按照暂停时安排的战术,马刺这球共有四个选择,罗宾逊也是其中之一。赛后罗宾逊说:“我在等球传过来,心里想:‘你在搞什么,这样就投了?’可那是极为重要的一投。要投中那种球,你得有一些‘胆魄’,这对媒体来说可是个好词儿。”

86比85,马刺后来居上。最后9秒,他们守住开拓者两波攻势,反败为胜。

阿拉莫穹顶欢声雷动。在这之前,圣安东尼奥人从未见证过如此惊心动魄的时刻——哦,不,见证过的,却总是别人惊心动魄、他们黯然神伤。比赛最后一分钟、半分钟、十秒钟的坚韧与神奇,从来不是圣安东尼奥马刺的标签。那许多糟透了的回忆,终于换来这次纪念日的奇迹。

在埃利奥特的个人榜单上,这记踮脚三分能排第几?“排名非常高。”他答。

仅此而已?

埃利一半吐槽,一半赞誉:“原来的肖恩·埃利奥特,第四节开始时得19分,打完还是19分。”而这天,埃利奥特前三节拿16分,最后进账22分。

同样一球,搁在几年前,“迟疑先生”会出手吗?埃利奥特老实回答:“我还是会投,但我可能投不进。”

1999年5月31日,NBA西部决赛第二场,肖恩·埃利奥特(白32号)命中制胜的踮脚三分,创下“纪念日奇迹”,队友马里奥·埃利(17号)、罗宾逊(50号)、邓肯(21号)全像球迷一样振臂欢呼。在此之前,比赛最后时刻的坚韧与神奇,从来不是圣安东尼奥马刺的标签。

开拓者主帅迈克·邓利维说:“我给他100块,看他还能不能再投进那样一球。”埃利奥特这倒是应得快:“我现在就可以再做一遍。”

埃利奥特的纪念日奇迹转瞬间修改了马刺的宿命,或者气质。“我们整场球屁股被暴踹,波特兰应该赢,可我们没有放弃,”埃利宣称,“这是冠军的标志。”

总比分2比0领先,马刺还要再赢两场才能晋级,但实际上,在埃利奥特命中那记三分之后,西部决赛就结束了。

在波特兰玫瑰花园,马刺第三战把开拓者防到只得63分,投篮命中率不足25%。杀人,诛心——开拓者兵败如山倒,终于被马刺横扫。马刺成为1989年湖人之后,NBA第一支连续两轮横扫对手进入总决赛的队伍,也成为历史上第一支杀到NBA总决赛的前ABA队伍。

连邓肯的老父亲威廉都说,他很惊讶马刺能从西部脱颖而出。

圣安东尼奥马刺和他们第一个NBA总冠军之间,只隔着个纽约尼克斯了。

“他们觉得他们是天命之队,可我们也这么想。”埃利奥特如是说。

这一年,尼克斯常规赛只赢下27场,在东部排名第八,险些没搭上季后赛末班车,但季后赛一开打,他们接连干掉了东部头号种子迈阿密热火、四号种子亚特兰大老鹰和二号种子印第安纳步行者,一副要将“黑八”进行到底的架势。东部决赛从第三场开始,尼克斯又失去了过去十余年的标杆人物——36岁的中锋尤因由于左脚跟腱部分撕裂,宣布赛季报销。此情此境,若非“天命”,岂能重回总决赛舞台?

由于赛季缩水,马刺和尼克斯常规赛没交过手,这增添了总决赛的神秘感。论实力,双塔领衔的马刺处于上风,可尼克斯经历过东部季后赛的浴血奋斗,精神战力为竞技状态加成。当下,他们以两位锋线攻击手拉特雷尔·斯普雷威尔和阿兰·休斯顿为核心,斯普雷威尔能冲,休斯顿擅射,是为双枪。尤因倒下后,主教练杰夫·范甘迪孤注一掷,反而解放了双枪。尼克斯如同他们喊出的口号“与世界为敌”,有种可怕的不确定性。

马刺双塔之强显而易见,从总决赛开打那一刻起,尼克斯的禁区就承受着无穷压力。少了老尤因,纽约三名大个儿——34岁的克里斯·达德利、26岁的科特·托马斯、25岁的马库斯·坎比——不仅防守吃力,进攻更是乏善可陈。罗宾逊与邓肯挥舞着四条长胳膊,把篮下封得风雨不透。范甘迪叹息:“前三轮我们碰到三个盖帽高手,但是绝没有两个同时在场上。”

人生首场NBA总决赛,邓肯挥洒自如、举重若轻。他21投13中,得33分,抢16个篮板,率领马刺以89比77稳稳胜出。虽在大战之中,范甘迪仍忍不住盛赞这位年轻对手:“邓肯是最好的球员。他基本功那么扎实。他不是那种精彩集锦,却是教练的范本。站在一名教练的立场上,这就是美。”

第二战,尼克斯打得越发难受。马刺双塔联手封盖9次,纽约人被防到82投27中,命中率只有32.9%。马刺以80比67赢球,两队加起来才拿147分,创下NBA总决赛历史最低分数纪录。“这是一场非常丑陋的胜利,完全掩盖不了。”邓肯承认,“可当比赛打得丑陋的时候,我们是最好的。我们不是一支非常赏心悦目的球队,我们也从未宣称要成为那样的球队。”低比分的较量中,邓肯仍交出25分、15篮板、4盖帽的数据。

前两场球波澜不惊,圣城球迷呼唤起“横扫”来。可真要横扫,马刺得兵发纽约,攻占“篮球麦加”麦迪逊广场花园。按照NBA总决赛2-3-2的赛制,马刺将在这里连打三个客场,除非他们真能横扫尼克斯。

第三战,尼克斯调整策略,花了更多力气来防住邓肯,但邓肯还是有20分12个篮板进账,但最后一节4投全失,一分未得却失误3次。与此同时,纽约双枪齐响,休斯顿轰下34分,斯普雷威尔也拿到24分,尼克斯以89比81击败马刺。这是马刺41天里头一场败仗,上次输球还是首轮打森林狼的时候。

轮到马刺做调整了。尼克斯很想将总比分扳平,可话语权掌握在双塔手里。第四战,罗宾逊、邓肯联手贡献42分、35个篮板、7次封盖,他俩抢到的篮板球比尼克斯全队加起来还多一个。

老尤因不在,罗宾逊有大量时间跟年轻的坎比对位。坎比一防海军上将,马刺经常把球很快地打到罗宾逊手里,让他用娴熟的脚步吃定坎比。之前第三场,范甘迪提升坎比为先发,结果第一节还没打一半,罗宾逊就造成坎比两次犯规,把坎比打了下去,罗宾逊那天拿到25分。第四场,罗宾逊又有14分进账,拼下9个进攻篮板。

1999年6月25日,NBA总决赛第五场,邓肯躲开坎比(右一)的防守,单手扣篮。在这场两队加起来只得155分的比赛里,邓肯仍以22中12的高效率得到31分。

“我太为他高兴了,因为他让很多人看到他能干什么。”波波维奇说,“很多人,出于各种我至今想不明白的原因,觉得他不行了,但他绝对是棒极了。”

小将军无比认同:“他们就认为,因为我们很多球交给蒂姆,大卫就得不了分了,可他依然能做他过去做的所有事情,只是不必那么频繁地干那些了。”

第四场最后一节,邓肯得到7分,重新成为比赛的掌控者。他全场收获28分18个篮板,马刺以96比89再下一城。

总比分3比1领先,总冠军触手可及。像过往所有伟大运动员那样,邓肯嗅出终极一战的味道,想在纽约解决战斗。于是第五场,邓肯攻击欲望格外强烈,出手22次,命中12球,收获31分,将近马刺全队总得分的40%。

这是一场苦战。进入最后一分钟,马刺以76比77落后。球打到邓肯手里,尼克斯队包夹,邓肯把球传出,弧顶的埃利奥特左手运球突破,随即分给左底角的小将军约翰逊。方圆三米无人,小将军像是被弃留在孤岛上,往大海里扔石头,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广阔无比的海洋。他从三分线内一步的位置起跳投篮,球离手后不停地往后退,人差点栽进场边观众席中,而球,稳稳钻进篮网。剩47秒,78比77,马刺反超。

尼克斯残存的两波攻势都由斯普雷威尔终结。此役,斯普雷威尔放手一搏,豪取35分,可这最后两攻均未得手。终场哨响那一刻,斯普雷威尔在底线被马刺双塔联手封杀。

瞬间,麦迪逊广场花园战意冻结,篮球场变成领奖台,圣安东尼奥马刺以4比1的总比分击败纽约尼克斯,赢得1998—1999赛季NBA总冠军。

小将军那记底线中投成为马刺锁定冠军的一球,之后很多年,波波维奇的书房里都摆着小将军那一投的照片。波波维奇解释:“这对我来说是个决定性的时刻,因为他们都说埃弗里投篮不行,而他在那儿,用他的跳投赢下了冠军。他证明他们都错了,他们所有人都错了。”

罗宾逊和埃利奥特也和小将军一样如释重负。

夺冠后不久,埃利奥特对外宣布,他患上了严重的肾病,需要换肾,这年季后赛其实是在带病征战。8月份,埃利奥特手术成功,体内移植了哥哥诺埃尔的一个肾。总决赛前埃利奥特就说:“如果我们赢了,你会看到很多家伙的职业生涯就此圆满。”如今,果真圆满。

1999年NBA总决赛第五场,最后一分钟,“小将军”约翰逊从左底角跳投,打进为马刺锁定冠军的两分。小将军的投篮水平一直为人诟病,但在关键时刻,他毫不手软。

海军上将有了反击的本钱。针对那些不断看轻他的人,他现在可以责骂、痛斥、扬眉吐气,可他偏不是那样的人。总决赛期间罗宾逊就说:“我受到的教育是,输要有尊严地输,赢要很谦卑地赢。不管在这个系列赛里发生什么,我都希望能坚持这点。”

作为一个终被证明的赢家,罗宾逊没有得意到有失体面,他说:“如果你认为需要用冠军来确认自己的价值,那你很不幸。我生活中有其他东西可以证明我自己,大概这就是外界的批评从未真正摧毁我的原因。”

五场总决赛,邓肯场均得到27.4分,抢14个篮板,盖帽2.2次,投篮命中率53.7%,毫无悬念地当选总决赛MVP。他是整个系列赛的头号男主角,甚至是这个赛季的头号男主角,而在这个夺冠之夜,他没把自己放到聚光灯下,而是举着一台家用摄像机,拍拍这个,拍拍那个。他录到了小将军和波波维奇的拥抱,也拍到了罗宾逊一家三代的欢乐,他想记下球队在世界最著名的球馆庆祝的点点滴滴,不愿错过任何细节。

为什么要这样做?

“就是为我自己录下来,保存在录像带上,”邓肯说,“不能保证我还会再回到这里。”

这想法实在幼稚得可笑。

邓肯在队里最好的朋友安东尼奥·丹尼尔斯说:“人们不了解蒂姆的是,他是个7英尺高的小孩。”这小孩喜欢电子游戏,酷爱《龙与地下城》。上大学的时候,他跟伙伴们一起打《龙与地下城》,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玩到他不得不去训练为止。他也热衷于一些没有意义的小把戏。季后赛头一场,赛前在更衣室,他反复尝试如何把一个运动饮料瓶扔进一只球鞋里。他认真对待比赛,却不想把生活搞得太沉重。他身上有文身,左胸口文着魔法师梅林,那是他在《龙与地下城》里角色的名字,右后背则文着扑克牌上的国王。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他舌头上打了孔,有时会戴舌钉。

“他可以很野很疯。”丹尼尔斯透露,“客场之旅的时候,他会闯进我的房间,如果(电视上)在放篮球比赛,他会让我转台看摔跤。他热爱游戏,热爱玩具,我们有很多时间在一起说笑。”

邓肯高大厚实的身躯里居住着松弛畅快的灵魂,不过又如教练波波维奇所言,他“不是一个MTV(音乐电视)球员”。邓肯生性内敛、不事张扬,打球风格不花哨,也不刻意追求商业代言机会。你问他,他会说:“那不是我,我不是那种玩交叉变向的娱乐型球员……我多多少少会做些商业代言,但顺其自然吧。我不是那种一定要在今年夏天拍部电影,或者干些类似事情的人。”

“他是个篮球运动员,”波波维奇总结,“他是一个老派的、努力的、基本功扎实的篮球运动员。”

这个年轻又老派的球员,此刻正站在篮球世界的顶端。1999年1月,NBA停摆结束后一周,率领芝加哥公牛两度三连冠的联盟统治者乔丹宣布退役,把王座空了出来;半年之后,邓肯坐到了那里。

1999年马刺夺冠之夜,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客队更衣室里,邓肯举着台家用摄像机,拍拍这个,拍拍那个。他并没把自己当成男一号。他说,他这么做,是因为“不能保证我还会再回到这里”。

“我觉得没有什么词可以用来形容蒂姆·邓肯。”埃利奥特说,“我想对小孩子而言,该怎样打篮球,他就是个极好的榜样。他不招摇,他不狂妄,他没有必要尝试去吓唬谁。他就安安静静地上场,很有格调、很有层次地去打球。”

尼克斯队的范甘迪教练,输掉冠军,也不忘修正自己对邓肯的评价。“他显然是NBA最好的球员,不光是因为他的技术水平,我想更因为他的成熟和对比赛的认知。”范甘迪说,“你可以光看一个人打球,就知道他是不是真正一心为了赢球——那家伙是真的一心想赢球。对我来说,他不只是最好的球员,他还显然是圣安东尼奥会长时间拥有并且可以围绕他来建队的人,因为他的无私。”

邓肯获得广泛认可,波波维奇却仍不讨人喜欢。“他是头号公敌,大概持续到2003年。”布福德后来说,“1999年的总冠军没改变太多东西。”不过冠军到手,至少稳固了波波维奇在队中的地位。1999年夺冠后,马刺很快同波波维奇续签四年合同,波波维奇继续担任主教练、副总裁兼总经理,布福德也被提拔为副总裁兼助理总经理。

并非人人都认可波波维奇和马刺的成就。原来在公牛执教、跟乔丹一起六夺总冠军的“禅师”菲尔·杰克逊,在离开芝加哥赋闲一年后接受湖人邀请,从1999—2000赛季开始担任湖人主帅。2000年4月,在一场对马刺的常规赛之前,菲尔·杰克逊语带讥讽地说:由于1999年赛季缩水,马刺“在他们的冠军旁边需要加个星号”。

菲尔自有道理,他时隔多年依然坚持:“他们(NBA)匆忙拼凑出的那一年,打50场球,少了超过三分之一个赛季,然后又急着把这些场次塞到夸张的赛程里,这给那些真的很有机会拿冠军的队伍,像印第安纳和犹他,提出了挑战……各队要在常规赛最后一个月打十八九场比赛,这赛程负担太重,摧毁了一些年纪大的强队……事实上,它改变了你打比赛、建队伍的复杂性,你必须要有年轻球员,必须要有健康球员,才能拿冠军。”

菲尔的观点没有阻止马刺进入NBA史册,但星号、菲尔、湖人,对马刺来说,这是冤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