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来凤县传统村落:桐子园村的往事与茶园新貌

来凤县传统村落:桐子园村的往事与茶园新貌

【摘要】:桐子园村位于大河镇东南方,距离镇政府2.5千米,老峡河右岸,面积约3.3平方千米。桐子园村概貌桐子园现已找不到成片的桐子林,其何时退出村民的经济生活舞台,本次没有细查。来凤县和大河镇领导带队考察恩施芭蕉茶园,决定在桐子园试种茶叶,于是2005年开始种茶,试种成功后开始大规模种植,现已发展茶园1200亩,如今的桐子园,茶梯满园,绿意盎然,犹如一颗璀璨的绿珠镶嵌在老峡河的右岸。

桐子园村位于大河镇东南方,距离镇政府2.5千米,老峡河右岸,面积约3.3平方千米。来凤县历史上曾有“万担桐油下洞庭”一说,说明来凤桐油之丰盛。1953年,湖北省政府授予来凤桐油以“来凤桐油,品质最优”锦旗;1958年12月,来凤县荣获国务院“卯洞桐油,质量第一”奖状。这充分说明来凤桐油质量上乘。

桐子园的地形地貌被20世纪的“农业学大寨”彻底改造过,通过“三治”(治山、治土、治田),遂成今日地貌。过去的村貌叫九湾十八堡,湾是由于老峡河的蜿蜒东流,受山势折叠所致形成的河湾,堡是由于河湾形成曲折岸线,沿河右岸独立形成的山堡,尤其以独山堡著名,共十八个山堡,不规则状地分布在河湾线上。在十八堡与背山之间形成一开阔平坦的大坝子,桐子园的主要耕地就是这块大坝子,背山山脉就是该村的林地,林地面积为2400亩。这块大坝子曾做出重大贡献,抗战时期,此地为国民政府交了不少公粮,为前方将士少挨饿尽了全力。

桐子园村概貌(唐俊 摄)(www.chuimin.cn)

桐子园现已找不到成片的桐子林,其何时退出村民的经济生活舞台,本次没有细查。但农业学大寨之前油茶树很多,山上油茶山下田,水土保持很好,村民还记忆犹新。1977—1978年,搞田园化建设时彻底毁了油茶树。过去除了种粮食,还种菜,但都无法脱贫致富。来凤县和大河镇领导带队考察恩施芭蕉茶园,决定在桐子园试种茶叶,于是2005年开始种茶,试种成功后开始大规模种植,现已发展茶园1200亩,如今的桐子园,茶梯满园,绿意盎然,犹如一颗璀璨的绿珠镶嵌在老峡河的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