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来凤县传统村落-龙桥村风雨桥的修复

来凤县传统村落-龙桥村风雨桥的修复

【摘要】:旧司镇龙桥村以建于清代的龙桥而得名。龙桥,古时叫兴隆桥,也称之为龙家桥,因避战乱而从贵州苗寨迁徙到湖北省来凤县的龙氏族人在此修建的风雨桥,后来被称为龙桥。龙姓村民讲述先祖龙通成忧虑河水泛滥,决心修建一座坚固的风雨桥,后历经艰辛,完成使命。2017年,旧司镇人民政府重修此桥,以水泥仿木做桥梁,木材、青瓦做桥身,极具民族风格的吊脚楼式风雨桥落成。

旧司镇龙桥村以建于清代的龙桥而得名。龙桥,古时叫兴隆桥,也称之为龙家桥,因避战乱而从贵州苗寨迁徙到湖北省来凤县的龙氏族人在此修建的风雨桥,后来被称为龙桥。龙桥位于来凤县旧司镇新峡水库上游约15千米处龙桥村八组,距来凤县城约30千米。此桥地处交通要冲,是过去盐道的关键节点,它连接旧司镇和革勒车镇两地。村中老人讲述,1935年红军从湖南省龙山县招头寨赶往革勒车镇,在三胡乡胡家沟发起阻击战,红军就是经由此桥到达革勒车镇。此桥由龙公首倡,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系石台木面桥,俗称凉亭桥。桥面有九间木架瓦顶,两侧设有木质栏杆及固定的长条凳,桥两端各有一间“偏厦”,重檐结构,造型精巧别致,富有民族特色。

龙桥村风雨桥(龙金升 摄)

据传,村民为了方便生产、生活及往来人员的便利,在距现今桥下游约50米处的河流中央大石上凿孔四处,立大木成中墩,连接两岸搭建成最原始的木桥。但因架桥简单,屡遭洪水冲毁,人们屡毁屡建。龙姓村民讲述先祖龙通成忧虑河水泛滥,决心修建一座坚固的风雨桥,后历经艰辛,完成使命。龙通成离世后葬于距现今桥上游左岸100米处的岩洞里,龙氏子孙为龙公立有墓碑。(www.chuimin.cn)

据龙光珍介绍,第一代龙桥系苗式木质结构,长约40米,桥面过道宽约4米,两边设有护拦和休闲座位。桥内空高超过4米,桥中央建有一亭三檐,高约10米,桥柱由若干穿枋相连,瓦盖,桥梁由8根双人合围的柏树组成,桥下三墩,中墩高约16米,墩下地质结构为青石岩脉,非常牢固。桥上立有6块碑,碑文记载建桥原由及捐资者姓名。

1979年春,一场特大暴雨把龙桥摧毁。1981年,龙桥村八组和九组村民集资出力简单对其进行恢复。1982年,当时三合公社指派专人主持修复此桥,经过半年努力,一座由木工掌墨师姚祖清等修造的又一座风雨凉桥成功屹立于原址。龙桥历经岁月沧桑,木质桥面腐朽成为危桥,重修此桥刻不容缓。2017年,旧司镇人民政府重修此桥,以水泥仿木做桥梁,木材、青瓦做桥身,极具民族风格的吊脚楼式风雨桥落成。2018年5月10日正式竣工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