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来凤县传统村落-白羊坡村

来凤县传统村落-白羊坡村

【摘要】:白羊坡村隶属于翔凤镇,地接来凤县城东北端,与酉水河相依。在武陵山区叫白羊坡的山村有好几个,但最为有名的是来凤县的白羊坡村,因为该村有来凤机场,机场东靠白羊坡,东南接车家坨,西南抵翔凤山,西北邻金盆山。1949年,来凤县获得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机场,机场回到了人民手中。

白羊坡村隶属于翔凤镇,地接来凤县城东北端,与酉水河相依。《来凤县志》(清同治版)记载,“相传汉时有白羊数群,忽隐忽现,故名”。在武陵山区叫白羊坡的山村有好几个,但最为有名的是来凤县的白羊坡村,因为该村有来凤机场,机场东靠白羊坡,东南接车家坨,西南抵翔凤山,西北邻金盆山。

来凤机场始建于1935年,国民党驻军征集数千民工修建机场,是年冬,完成机场路面工程,机场跑道长800米,宽50米,可供小型飞机降落。

来凤机场(李茂林 摄)

对于当年修建机场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围剿湘鄂川黔边区日益壮大的红军,二说是为抗日战争做准备。但随后对机场的扩建确实是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飞机远程轰炸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日军军事设施,来凤机场成为重要的支撑点,大大提高了飞机的续航能力。(www.chuimin.cn)

《来凤县志》(清乾隆版)载,来凤“东邻南楚,西抵巴蜀,川湖肘腋,滇黔咽喉”,可见其地理之特殊,西进重庆入川的战略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来凤县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要地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来凤县成为拱卫恩施的南翼,加之有战备机场在此,来凤成为日军飞机轰炸的重要地点,遭到日军飞机多批次轰炸。据《来凤县志》(1866—1985)记载,抗日战争期间,1939—1941年的三年时间,日本侵略军先后出动飞机126架次,9次轰炸来凤,炸死39 人,伤74人,炸毁房屋694栋3399间,财产损失折款一亿三千六百多万元,直接受害者3600多人。调查人邓保初作《凭吊日机轰炸后之来凤县城文》云:“浩浩乎!一片荒城,觅不见人……家家点冥灯,户户哭亲人。”此文真切地记载了日本侵略者对来凤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1949年,来凤县获得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机场,机场回到了人民手中。1957年3月,来凤县人民委员会与武汉军区空军司令部签订“关于利用机场空地进行耕作的协定”,在机场周边建设县园艺场和县良种场,只保留了新、旧两条跑道,成为一个备用机场,以供中小型飞机起降。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用此机场起降播种机,飞播造林,来凤机场也成了城乡居民平时休闲的好去处,还可作为来凤县重大集会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