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寺村地处城郊,承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现代化进程相比来凤县其他村庄要快,程度要深,一些传统习俗、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失传较早,加之人口流动加快,青年多外出务工,缺少传承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危机。仙佛寺村紧邻县城,现代化进程快,传统的技艺、民俗事项、民间文化消失较早,只有佛教音乐仍然为村民所喜欢。陈斌、陈万正于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2023-10-19
村庄人杰地灵,多教书、经商人士。民间歌手舞者家家有,喜唱民歌,善跳摆手舞,20世纪70年代就有群众自发组建的文艺宣传队。据茶岔溪田光德先生讲述,田家祖祖辈辈唱山歌,传承从未中断,人人都能出口成歌,随口应答。兴安村传统上重教重学,除中寨学堂外,张家屋场过去曾是彭家的寨子,寨子中有私塾供村庄子女发声启蒙,枫香坪古寨内也设有学堂,代际传递。
1.彭美凤
生卒不详,清代拔贡。
2.彭大兴
1925年出生,土家族,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
3.张茂胜
1928年出生,苗族。1951年随同李毓林在腊壁车黑洞(湖南省龙山县友谊村)剿匪战斗中腿部中枪负伤。
4.彭南和
1929年出生,土家族,祖籍湖南省龙山县,兴安土家语著名传承人,是有名的石匠,土家文化研究专家唐洪祥先生所著《常用土家语》一书,大部分内容根据彭南和先生的录音整理。
5.田光贵(www.chuimin.cn)
1946年出生,土家族,祖籍舍米湖村,中共党员,曾任河东大队副大队长,河东英雄民兵营营长,原河东乡人民政府乡长,2006年退休,现住村内。
6.田永才
1949年出生,土家族,中共党员,兴安地方一台戏的创始人,曾任兴安村民兵连连长、村支书,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7.彭南清
1962年出生,土家族,中共党员,摆手舞传承人,发掘整理和弘扬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先行者,曾任兴安村党支书兼村主任,先后当选州、县人大代表,县委委员。2010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8.彭大正
1962年出生,土家族,中共党员,民间文艺宣传能手,兴安文艺宣传队队长,“兴安地方一台戏”的组织者和编导,乐队的主乐手,曾在村委任职。
9.彭承忠
1963年出生,笔名河东,土家族,祖籍湖南湘西,出生于来凤县,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恩施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来凤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现就职于政协来凤县委员会办公室。出版文学作品集3部,自编自导影视作品1部,在各大媒体发表文学作品100余万字,曾获《中国作家》征文一等奖、《小说选刊》征文一等奖、《延边文学》征文三等奖、恩施州“清江文学奖”提名和恩施州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有关来凤县传统村落的文章
仙佛寺村地处城郊,承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现代化进程相比来凤县其他村庄要快,程度要深,一些传统习俗、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失传较早,加之人口流动加快,青年多外出务工,缺少传承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危机。仙佛寺村紧邻县城,现代化进程快,传统的技艺、民俗事项、民间文化消失较早,只有佛教音乐仍然为村民所喜欢。陈斌、陈万正于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2023-10-19
兴隆坳村地处来凤县漫水乡东北方。2014年,村中的落衣湾入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的中心是一口古井,共分三池,上为饮用水池,中为洗菜水池,下为洗衣、洗农具水池。目前上两池保存完好,古井仍然终年泉水不断,但村落改造时,古井被水泥路面、墙体包围,原貌改变较大。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相传田、向二姓来此处时,山湾里落下一件宝衣,此处故名“落衣湾”。......
2023-10-19
来凤县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受制于古代交通和山川河流地貌影响较多,村庄聚落形成多沿古驿道和河流走向分布。酉水河系沅江水系,在来凤县境内流程长达89千米,在现代交通彻底改变物流走向前,历来是进出西南的重要水上通道。川湖大界碑《来凤县志》中清代至民国时期所修桥梁统计表续表来凤县传统村落就坐落在这些山川河谷之间、关隘之内和古道古桥之旁,河流和驿道经纬交织,构成村落连接的骨架。......
2023-10-19
卯洞峡谷最壮丽奇绝的洞自然是卯洞。眼看已到山水尽头,大河却突然一挫,急速坠入那个叫卯洞的巨洞,形成一段惊世伏流。出洞后仍然是绝壁夹峙。卯洞背上的拦河山多大木、异木,其中,自生的金弹子树随处可见。......
2023-10-19
我非常喜欢绘画,但是当时经济条件不允许。只要文化馆通知什么时候要作品,要参展,我们就会用心地绘画,把作品创作出来。我们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表现我们傈僳族的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内容。我成为县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注重内在思维的表达,手法夸张,不受绘画拘束。我认为这才是农民画。我们创作、投稿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傈僳族、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了解我们自身视角下的民族艺术特色。......
2023-08-22
来凤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起步早,但由于资金问题,早期只限于对村落的一些重要建筑和文物进行适当保护和简单维修。来凤县真正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大规模保护与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先后发布五批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止到2019年底,来凤共有1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23-10-19
目前,对这批文物的研究仍在深入进行中。宣抚堡现已列为来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990年,向金銮墓被列入来凤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全书分为疆域、物产、建制、学军、敕赐、文艺六卷。......
2023-10-19
另一口古井位于通往施南府的官道上,要塞峡口寨塘的后方,现在209国道的西侧,地处第三村民小组内,现村委会侧后方,人们称之为凉水井。这口古井的位置特殊,位居来凤通往施南府的古驿道旁,为过往官家客商提供清凉解渴的甘甜泉水。目前保存较完整的要数佛潭大堰,是来凤县目前可见的历史最悠久、断面最大、效益最好的灌溉渠道之一。佛潭大堰自建成以来,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保障,被沿渠土家人称为幸福堰。......
2023-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