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坳村地处来凤县漫水乡东北方。2014年,村中的落衣湾入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的中心是一口古井,共分三池,上为饮用水池,中为洗菜水池,下为洗衣、洗农具水池。目前上两池保存完好,古井仍然终年泉水不断,但村落改造时,古井被水泥路面、墙体包围,原貌改变较大。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相传田、向二姓来此处时,山湾里落下一件宝衣,此处故名“落衣湾”。......
2023-10-19
传统的兴安村民亦农亦商,地处通衢古道旁,靠商而富,靠农而稳,现在仍然保存着这一传统。因距湘西商业重镇桂塘只有两千米,比去百福司镇近许多,村民赶场一般都去桂塘镇,生意上与桂塘镇结合紧密。两边婚姻往来也早已水乳交融。
全村历来农商并举。种植以水稻、玉米、土豆、红薯为主,养殖有武陵黄牛、山羊,生猪养殖是传统产业。山上竹林遍布,每逢春末,有大量竹笋采集上市。山中多桐籽树,所产金丝桐油为当地特产,卯洞闻名于外的“万担桐油下洞庭,百万杉条达九州”的美名,其中就有兴安盛产的桐油的功绩。油茶树遍布全村各处,所产茶籽、茶油质优而量大,自用之外多有余量用于交易。
村中建有多处桐油、茶油坊。茶岔溪的李二秀,是民国时期当地出名的油坊主。李二秀是湖南桂塘镇人,嫁到了田家。兴安一带的女子多吃苦耐劳,胆大心细。李二秀更是聪慧坚毅,心细而又果断,既善于捕捉商机,又善于在匪徒横行的险恶环境中平衡各种关系。李二秀先在去往桂塘镇的垭口月亮堡上自建油坊,生意做大后,她主动引入桂塘商人合建大油坊。月亮堡油坊一年四季为三省边区山民榨油,李二秀自建有骡队,常年聘请挑夫,往来于百福司镇、桂塘镇、大溪镇、酉酬镇、召市镇、咱果乡一带。李二秀儿子老田的老屋中现在还摆放着几只大木桶,每只可储备茶油三百斤。他说当年他母亲仅在自己家中,就放置这样的大桶几十只,常年储有茶油、桐油。
李二秀使用过的木质大油桶(滕树勇 摄)
李二秀去世时,给子女留下一整箱钱币,可惜早已不知去向,令老田时时懊悔没能妥善保存。(www.chuimin.cn)
兴安村古老的木榨油坊、油匠们辛勤劳作的场面仍然在村民的记忆深处保留,榨油时每两人一组,工具为吊甩锤,一边喊着号子,一边默契地劳作,榨油时的动作有“古树盘根”“张果老坐月”“鲤鱼打挺”“鹞子翻身”等,这些劳动的场面随着岁月流淌进入土家族的摆手舞中,丰富了舞蹈的内容。近年来,村里升级油茶产业,引入企业建成专业合作社,新种油茶树2000余亩,长势良好,现在部分已进入采摘期。
西瓜是兴安村的另一特产。兴安村的水土、光照条件良好,十分适合西瓜生长。所产西瓜个头大,瓜馕鲜红而味甜,是三省边区及鄂西南的“来凤西瓜”的代表性产品。当地西瓜种植历史悠久,但因地理偏僻,运销不便,规模一直限制在数百亩。道路条件改善后,西瓜种植业在当地进一步兴旺。目前兴安各家各户均有种植。炎炎夏日,每有访客前来,兴安人均会热情地用最好的西瓜招待。
兴安村一度以烟叶种植、生猪养殖和采石打砂为主业。在全域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全村的重点发展方向已调整为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油茶、藤茶、西瓜、药材、辣椒、生姜等的种植均已初具规模。由于自然植被恢复良好,现在竹笋、榛子等也成为增收和吸引游客的佳品。吃土家饭、讲土家语、穿土家衣、住土家吊脚楼、唱土家民歌,茶岔溪等地开始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中寨还建起了农家乐,以“一脚踏三省农家乐”最为突出,修建了观景台,并配套有果园采摘。
有关来凤县传统村落的文章
兴隆坳村地处来凤县漫水乡东北方。2014年,村中的落衣湾入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的中心是一口古井,共分三池,上为饮用水池,中为洗菜水池,下为洗衣、洗农具水池。目前上两池保存完好,古井仍然终年泉水不断,但村落改造时,古井被水泥路面、墙体包围,原貌改变较大。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相传田、向二姓来此处时,山湾里落下一件宝衣,此处故名“落衣湾”。......
2023-10-19
来凤县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受制于古代交通和山川河流地貌影响较多,村庄聚落形成多沿古驿道和河流走向分布。酉水河系沅江水系,在来凤县境内流程长达89千米,在现代交通彻底改变物流走向前,历来是进出西南的重要水上通道。川湖大界碑《来凤县志》中清代至民国时期所修桥梁统计表续表来凤县传统村落就坐落在这些山川河谷之间、关隘之内和古道古桥之旁,河流和驿道经纬交织,构成村落连接的骨架。......
2023-10-19
板沙界村是一个鸟语花香的村落,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处处都是奇花异草、怪石清泉,自然景观丰富。但板沙界村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到处都是红豆杉的小苗,板沙界村一、二、三、七、九组的土壤和气候适宜红豆杉生长,尤其以风堡岭的红豆杉生长得最为茂盛,自然繁殖也最为迅速。目前,板沙界村已经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正在筹备村级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2023-10-19
位于下坪的碉堡处于古驿道的西侧,用于监视县城和宣恩方向,确保通往施州的驿道畅通,位于后坪的碉堡俯瞰酉水河,地处黑神庙旁边,用于监视县城和龙山方向,确保通往湖南永顺府的驿道畅通。经过仙佛寺村的两条古驿道,一条通施南府,另一条连接湖南龙山。......
2023-10-19
来凤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起步早,但由于资金问题,早期只限于对村落的一些重要建筑和文物进行适当保护和简单维修。来凤县真正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大规模保护与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先后发布五批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止到2019年底,来凤共有1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23-10-19
目前,对这批文物的研究仍在深入进行中。宣抚堡现已列为来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990年,向金銮墓被列入来凤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全书分为疆域、物产、建制、学军、敕赐、文艺六卷。......
2023-10-19
另一口古井位于通往施南府的官道上,要塞峡口寨塘的后方,现在209国道的西侧,地处第三村民小组内,现村委会侧后方,人们称之为凉水井。这口古井的位置特殊,位居来凤通往施南府的古驿道旁,为过往官家客商提供清凉解渴的甘甜泉水。目前保存较完整的要数佛潭大堰,是来凤县目前可见的历史最悠久、断面最大、效益最好的灌溉渠道之一。佛潭大堰自建成以来,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保障,被沿渠土家人称为幸福堰。......
2023-10-19
来凤县传统村落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要特征,多以族、以姓聚居,通过生产劳动生活交往结成较紧密的社会关系,成村成寨,互帮互助。如女儿出嫁,嫁妆多与农耕文明习俗有关,而哭嫁歌的内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农耕文化与牛有着紧密的关系,来凤传统村落的人们对牛有着特殊的感情,不杀耕牛,让其自然死亡。......
2023-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