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来凤县传统村落:丰富农产品和养殖业

来凤县传统村落:丰富农产品和养殖业

【摘要】:种植以水稻、玉米、土豆、红薯为主,养殖有武陵黄牛、山羊,生猪养殖是传统产业。兴安一带的女子多吃苦耐劳,胆大心细。兴安村的水土、光照条件良好,十分适合西瓜生长。所产西瓜个头大,瓜馕鲜红而味甜,是三省边区及鄂西南的“来凤西瓜”的代表性产品。兴安村一度以烟叶种植、生猪养殖和采石打砂为主业。油茶、藤茶、西瓜、药材、辣椒、生姜等的种植均已初具规模。

传统的兴安村民亦农亦商,地处通衢古道旁,靠商而富,靠农而稳,现在仍然保存着这一传统。因距湘西商业重镇桂塘只有两千米,比去百福司镇近许多,村民赶场一般都去桂塘镇,生意上与桂塘镇结合紧密。两边婚姻往来也早已水乳交融。

全村历来农商并举。种植以水稻玉米、土豆、红薯为主,养殖有武陵黄牛、山羊生猪养殖是传统产业。山上竹林遍布,每逢春末,有大量竹笋采集上市。山中多桐籽树,所产金丝桐油为当地特产,卯洞闻名于外的“万担桐油下洞庭,百万杉条达九州”的美名,其中就有兴安盛产的桐油的功绩。油茶树遍布全村各处,所产茶籽、茶油质优而量大,自用之外多有余量用于交易。

村中建有多处桐油、茶油坊。茶岔溪的李二秀,是民国时期当地出名的油坊主。李二秀是湖南桂塘镇人,嫁到了田家。兴安一带的女子多吃苦耐劳,胆大心细。李二秀更是聪慧坚毅,心细而又果断,既善于捕捉商机,又善于在匪徒横行的险恶环境中平衡各种关系。李二秀先在去往桂塘镇的垭口月亮堡上自建油坊,生意做大后,她主动引入桂塘商人合建大油坊。月亮堡油坊一年四季为三省边区山民榨油,李二秀自建有骡队,常年聘请挑夫,往来于百福司镇、桂塘镇、大溪镇、酉酬镇、召市镇、咱果乡一带。李二秀儿子老田的老屋中现在还摆放着几只大木桶,每只可储备茶油三百斤。他说当年他母亲仅在自己家中,就放置这样的大桶几十只,常年储有茶油、桐油。

李二秀使用过的木质大油桶(滕树勇 摄)

李二秀去世时,给子女留下一整箱钱币,可惜早已不知去向,令老田时时懊悔没能妥善保存。(www.chuimin.cn)

兴安村古老的木榨油坊、油匠们辛勤劳作的场面仍然在村民的记忆深处保留,榨油时每两人一组,工具为吊甩锤,一边喊着号子,一边默契地劳作,榨油时的动作有“古树盘根”“张果老坐月”“鲤鱼打挺”“鹞子翻身”等,这些劳动的场面随着岁月流淌进入土家族的摆手舞中,丰富了舞蹈的内容。近年来,村里升级油茶产业,引入企业建成专业合作社,新种油茶树2000余亩,长势良好,现在部分已进入采摘期。

西瓜是兴安村的另一特产。兴安村的水土、光照条件良好,十分适合西瓜生长。所产西瓜个头大,瓜馕鲜红而味甜,是三省边区及鄂西南的“来凤西瓜”的代表性产品。当地西瓜种植历史悠久,但因地理偏僻,运销不便,规模一直限制在数百亩。道路条件改善后,西瓜种植业在当地进一步兴旺。目前兴安各家各户均有种植。炎炎夏日,每有访客前来,兴安人均会热情地用最好的西瓜招待。

兴安村一度以烟叶种植、生猪养殖和采石打砂为主业。在全域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全村的重点发展方向已调整为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油茶、藤茶、西瓜、药材、辣椒、生姜等的种植均已初具规模。由于自然植被恢复良好,现在竹笋、榛子等也成为增收和吸引游客的佳品。吃土家饭、讲土家语、穿土家衣、住土家吊脚楼、唱土家民歌,茶岔溪等地开始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中寨还建起了农家乐,以“一脚踏三省农家乐”最为突出,修建了观景台,并配套有果园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