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冷水溪村姓氏人物多元多民族共居杨姓为第一大姓

冷水溪村姓氏人物多元多民族共居杨姓为第一大姓

【摘要】:冷水溪村姓氏多元,多民族共居,按人口数量,杨姓为第一大姓,约占本村人口三成,其次是吴姓,然后是向姓。以民族划分,苗族人口居多数,约占七成,以吴、杨二姓为主;其次为土家族,以向姓为主。从冷水溪有多处飞山庙遗址,以及冷水溪稻田文化分析,加之吴姓族谱的印证,实证三姓人家确实来自湖南新晃。冷水溪村传统艺人以木匠、篾匠和石匠居多,这与当地的自然物产关系较大。

冷水溪村姓氏多元,多民族共居,按人口数量,杨姓为第一大姓,约占本村人口三成,其次是吴姓,然后是向姓。以民族划分,苗族人口居多数,约占七成,以吴、杨二姓为主;其次为土家族,以向姓为主。按居住格局论,多以姓氏聚居,小有分散,相互交错,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寨寨相距不远。

向姓等土家族居民是本地的原住居民,汉族、苗族等数百年来从外地迁徙至此定居安家,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据一组杨姓老人自述,他的祖上是从湖南迁居过来,开始在咸丰县锣鼓坪、湾田一带帮工,后到雷家坡入赘,从此安居下来,繁衍至今。另据吴姓族谱和村中老人讲述,姚、吴、杨三姓人从湖南省新晃龙寨迁到来凤大河,在迁徙过程中,三姓结拜为兄弟,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作为三姓共同的排行,传承至今。在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创造了独特的村庄农耕文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能人志士,共同维护和发展养育自己的家园。

从冷水溪有多处飞山庙遗址,以及冷水溪稻田文化分析,加之吴姓族谱的印证,实证三姓人家确实来自湖南新晃。飞山庙,为供奉少数民族首领杨再思的寺庙,整个武陵地区都有存在,苗侗等各族人民都有建寺庙祭祀,飞山庙在侗族聚居区更多一些,因此,三姓人家早期是侗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迁移过程中,接受了苗族文化,习得苗族风俗习惯等。

冷水溪村传统艺人以木匠、篾匠和石匠居多,这与当地的自然物产关系较大。篾匠艺人较多,一些简单的篾活几乎家家都有人会,专业篾匠杨于龙已去世,其手工精细,尤其善织鸟笼,县里养鸟爱好者会专程到冷水溪找他编织鸟笼,如今篾匠手艺传承陷入困境。向家院子的向祖元现已70多岁,木匠手艺是全能,从制作日常木制生活用具到修房建屋都十分精通。

冷水溪村植物种类丰富,多中草药植物。专门从事医术的向子贤是本村有名的土医,现年八十多岁,对治疗肺结核类疾病有独到的方法。钟仕维,自学成才,成为乡村土医,会治感冒、咳嗽、牙疼、支气管炎等,熟悉当地村人得此病症的原因和过程,一般能手到病除,另外,他还是一位篾匠,会编织席子、背篓等。(www.chuimin.cn)

村中艺人(龚志祥 摄)

村庄一些传说的人物皆不可考,无文献证实,但未必是假。传说马道子曾经出了个武状元,姓杨,他能把箭从马道子射到天射溪,两地中间有一道山梁,可见其力大艺高。马道子地名是否与武状元有关,村民没有给出说法,但村民普遍认为马道子是跑马射箭的场所。马道子前方就是陡峭的白岩山林场,马无法逾越,也许是马只能到此为止。传说仇家出了个文状元,仇家位于向家院子左边,冷水溪的左岸。这些传说给冷水溪村增添了几分神秘,激励后人发奋努力。

冷水溪村现任支部书记吴光正,是个能人,也是带头致富人。他生于1963年7月,1994年任村主任,1997年任村支书,至今。早年他做木材生意小有积蓄,同时积累了与木材有关的知识和经验。1994年回村,任主任,2000年承包县皮肤病防治所的荒山800多亩,开始植树造林,主要栽种楠竹、杉树,以竹为主,其次为柳杉,现已满山郁郁葱葱。四年前在山林中开办翠云山庄,现已成为疗养胜地。在他的带动下,冷水溪村家家户户造林植树,爱护森林,造就了冷水溪今日的优质环境。他有一个观点就是“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他二十多年来,带头坚持年年植树造林,使环保理念深入村民心中,如今冷水溪村已成为来凤的一个天然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