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坳村地处来凤县漫水乡东北方。2014年,村中的落衣湾入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的中心是一口古井,共分三池,上为饮用水池,中为洗菜水池,下为洗衣、洗农具水池。目前上两池保存完好,古井仍然终年泉水不断,但村落改造时,古井被水泥路面、墙体包围,原貌改变较大。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相传田、向二姓来此处时,山湾里落下一件宝衣,此处故名“落衣湾”。......
2023-10-19
徐家寨的核心是梯田文化、建筑文化。徐家寨的梯田可与建筑媲美,两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梯田位于寨子的正后方和东西两侧,共300多亩,养育了整个寨子。
从现徐家寨寨门西瞰,青龙山首尾相顾相盼,护佑古寨,五道水潺潺流过石板,300亩梯田以山势高低展开,犹如一幅山水画卷,随四季变换,绿的禾苗、黄的稻浪,青山环抱,世外桃源般的徐家寨令人神往。
徐家寨梯田(唐俊 摄)(www.chuimin.cn)
徐家寨所在的位置是一面向阳坡地,由天上坪发育下来的数道山岭和五道溪水构成,由于雨水常年冲刷,泥土稀少,裸露出一整块青石板。徐家寨的先民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垒石筑坎,担土造田,终成现在的辉煌。洼地容易水淹,无法保证收成;而梯田的位置则绝佳,采光透气好,光热和水土条件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徐家寨人发挥聪明才智,取周边山洼中肥沃的泥土在青石板上造田,充分利用五道溪水来灌溉,旱涝保收,一年两熟,这体现了徐家寨人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和睿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浑然天成。
梯田东西横向伸延2000米,南北顺山势垂直高度达1500米,颇为壮观。曾有记者访问古寨,写下如此美景。充满传奇的湖北第一块移土培肥的古梯田,就建在五道岭那块巨大而倾斜的青石板上。青板石,上接五道岭,下通青龙山。岭上有龙洞,溪水终年不竭,五道水顺石板而下,汇集到山下的青龙山。徐氏定居此地,造田引水,休养生息。劈山石砌成田坎,取来细沙垫底,挑来泥土奠基,烧砍荒草溽肥;利用五道岭的自然条件,修堤筑埂,把终年不断的五道水,通过水笕沟渠引进梯田。不出三年,杂糅着贫瘠黄土与肥沃黑土的耕作层便稻作丰收。此后若干年,徐氏子孙,拓土扩疆,无穷尽矣,斜坡上的五道山梁,都被改造为层层梯田,从青龙山下一直延伸到五道岭山巅。
有关来凤县传统村落的文章
兴隆坳村地处来凤县漫水乡东北方。2014年,村中的落衣湾入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的中心是一口古井,共分三池,上为饮用水池,中为洗菜水池,下为洗衣、洗农具水池。目前上两池保存完好,古井仍然终年泉水不断,但村落改造时,古井被水泥路面、墙体包围,原貌改变较大。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相传田、向二姓来此处时,山湾里落下一件宝衣,此处故名“落衣湾”。......
2023-10-19
大喇宫的神秘源自文献记载缺失,有待考古和田野调查方面新的发现。大喇宫供的当然是大喇王。另据当地传说,大喇宫也有可能是贵州苗族所建供奉山神的庙宇,或为与土民合建共用。大喇宫距酉水主河道4千米左右,与关山河河谷相通,均为下坡下水路。而兴安村彭姓多认为,大喇宫是彭姓家庙。但“大喇宫”三字,显示它绝不只前述两处神堂的功能。大喇宫是兴安村曾经繁盛的标志,也是兴安村留给后人一个待考的秘密。......
2023-10-19
来凤县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受制于古代交通和山川河流地貌影响较多,村庄聚落形成多沿古驿道和河流走向分布。酉水河系沅江水系,在来凤县境内流程长达89千米,在现代交通彻底改变物流走向前,历来是进出西南的重要水上通道。川湖大界碑《来凤县志》中清代至民国时期所修桥梁统计表续表来凤县传统村落就坐落在这些山川河谷之间、关隘之内和古道古桥之旁,河流和驿道经纬交织,构成村落连接的骨架。......
2023-10-19
来凤县传统村落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要特征,多以族、以姓聚居,通过生产劳动生活交往结成较紧密的社会关系,成村成寨,互帮互助。如女儿出嫁,嫁妆多与农耕文明习俗有关,而哭嫁歌的内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农耕文化与牛有着紧密的关系,来凤传统村落的人们对牛有着特殊的感情,不杀耕牛,让其自然死亡。......
2023-10-19
来凤县传统村落受佛教和道教文化影响较大,同时存在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宗教因素,1949年以来,宗教慢慢淡出村庄人们的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知识普及到传统村落,科学精神深入村民人心,宗教开始退出人们生活,宗教意识开始淡化。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村民的法治意识提高了,现代法治逐步普及。......
2023-10-19
来凤县是一块红色土地,来凤县人民热爱祖国,敢于反抗剥削和压迫,积极参加革命,争取解放。来凤县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上溯至商周时期的武王伐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9日,来凤县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各族人民全身心投入新中国建设。在随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来凤县各族人民积极支前,各族青年踊跃参军入伍,奔赴朝鲜战场,用热血谱写爱国主义篇章。......
2023-10-19
仙佛寺村地处城郊,承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现代化进程相比来凤县其他村庄要快,程度要深,一些传统习俗、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失传较早,加之人口流动加快,青年多外出务工,缺少传承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危机。仙佛寺村紧邻县城,现代化进程快,传统的技艺、民俗事项、民间文化消失较早,只有佛教音乐仍然为村民所喜欢。陈斌、陈万正于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2023-10-19
全县共有17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2001年6月7日至9 日,来凤县举办“中国来凤土家族摆手节”,21支代表队参赛。2008年,土家族摆手舞(来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8年,彭承金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是土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2023-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