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最初并不叫这个名字。也有人认为太极拳是由形意拳演化而来的。太极拳是中国对世界体育和世界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太极拳强调身体内部的意念和内气的重要作用,用意气运动统领整个身体的运动。太极拳太极拳在技击方面也是很独特的。太极拳是怎样流传的,人们有不同的说法。但是,陈王廷在太极拳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是大家公认的。在现在流传的各种流派的太极拳中,陈式太极的历史最为悠久。......
2023-10-19
古代武术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它极其强调实用,强调技击。古代习武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绝不是为学三拳两脚的花架子,而是为遭受凌辱时能有效地自卫,惩治邪恶时能有力地出击。与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武术表演相比,古代武术可能得不到多少看客的喝彩声,但是临机试敌,却锐不可当。为了保持武术在实际格斗中的威力,防止它演变成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必须有专门的方法对习武者掌握武术的真实程度进行检验,比武和对练就是对习武者的技艺进行检验的最有效的方式。
二人徒手对练
早在春秋时期,武士就有在春秋两季切磋武艺的竞技活动:“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竞技场上集中了天下的豪杰,这些人技艺高超,“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圉”(《管子·七法》)。早期的比武是非常残酷的,如前面提到过的战国时的击剑,可以“上斩颈领,下决肝肺”,赵惠文王的剑客们一年就有100多人剑下伤亡(《庄子·说剑》)。到了宋代,比武仍有相当的危险性,如《水浒传》的落难英雄杨志与周谨在校场比武,主持人梁中书就直言不讳地说:“武夫比试,何虑伤残?但有本事,射死勿论。”(《水浒传》第十三回)
三人对练(www.chuimin.cn)
对练的目的不在于胜负,而是通过对打发现习武者的薄弱环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此外,武谚说:“练拳不习打,临阵少方法。”对练就是要着意创造一个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练艺环境,使习武者积累实际格斗经验,提高应变能力,而不至一旦遇敌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空有一身的拳式却无所施用。古代各类武术都有自己的一套对练对打的训练方法,如“枪有对札梨花枪,刀有大刀擒枪,单刀破矛,拳有连拳,而剑亦有对劈剑也”。(1)
(1)万籁声. 武术汇宗[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4:90.
有关中国武术史话:典藏版的文章
太极拳最初并不叫这个名字。也有人认为太极拳是由形意拳演化而来的。太极拳是中国对世界体育和世界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太极拳强调身体内部的意念和内气的重要作用,用意气运动统领整个身体的运动。太极拳太极拳在技击方面也是很独特的。太极拳是怎样流传的,人们有不同的说法。但是,陈王廷在太极拳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是大家公认的。在现在流传的各种流派的太极拳中,陈式太极的历史最为悠久。......
2023-10-19
在这种神形俱练的实践中,一代代武术家们以令人难以相信的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发展出了一个体系博大、内容庞杂的武术功法体系。因此,武术家们把习练武术称为“练功”。拙力、僵力、蛮力看起来气势汹汹,却不过徒有其表,打击的力度仅限于人体的表浅部位,而中国武术内外功结合而发出的力,绵远深厚,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武术功法,特别是内功的出现与中国古代行气术进入明代以来的空前繁荣有直接关系。......
2023-10-19
可是在中国古代,无论是传授武技的武师,还是习练武术的学生,大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甚至目不识丁的社会下层人物,且不说拳谱数量很少,大多数人与之无缘,就是有了也看不懂。为了便于传习,中国的武术家们会从大量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许多武术歌诀,如“拳诀”就是其中的一种,包括习练各门拳法的拳式要领、技术动作标准、拳路的用法要义等。......
2023-10-19
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代代宗师巨匠之所以能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武技境界,是与他们善于择师、勤于学习分不开的。古代习武者有着从师学到一定程度后,离师出游,寻访天下名师,以武会友的习俗,正像一句武谚说的“一处磕头,百处学艺”。寻师访友,四海为家,这一中国武术优良为学之道数千年来,一脉相承,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集大成的武术巨匠。......
2023-10-19
在《水浒传》对宋代梁山好汉的描写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不少梁山英雄借醉态施展浑身武艺,拳落惊风雨,腿起泣鬼神。醉拳醉拳将拳法、摔法和醉态融为一体,在格斗中有较好的隐蔽性,可以麻痹对手,使之放松警惕,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模仿醉态的武术不仅有这种单人赤手空拳练习的醉拳,还有潇洒挺拔的醉剑、气势豪放的醉棍、刚劲有力的醉刀、神出鬼没的醉枪和使用拳术对打的“醉汉戏猴”,人们将这些武术称为“六醉”。......
2023-10-19
八卦掌,顾名思义,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八卦学说有直接关系。八卦掌八卦掌技击以掌为主,基本手型是龙爪掌和牛舌掌。也有人认为八卦掌就是董海川自己创编的。八卦掌出现得比较晚,但是很快就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拳种。但是,不论怎么说,董海川在八卦掌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把八卦掌的技艺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董海川不仅是一个武术家,也是一个武术教育家,为传播八卦掌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10-19
翻子拳翻子拳在明代已是很有影响的一个拳种。当时正是兵荒马乱的年月,为了防身自卫、保护家园,段老绪一家认真练习,并把翻子拳世世代代传了下去。有一次段家所在的村子遭到抢劫,段家的武术高手们靠着一身多年练就的翻子拳,打败了群敌。翻子拳在技击时主要是侧进斜击,脚不过膝,实战性强,动作朴实无华。在长达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翻子拳也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
2023-10-19
伸五指代表五湖、五岳,泛指天下;成拳表示献拳,意为敬向天下英豪和观众请教;其二,一手伸平,盖住另拳拳面,表示扶危济困,抑强扶弱;或向大众求助之意。以示反对外来统治,振中华武威。右拳伸出时,若拇指向内,是自高自大,向外,尊重对方;小指向内为谦虚,向外是小看对手。重礼节的苗家人对这些细节极为重视。......
2023-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