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中国古代,无论是传授武技的武师,还是习练武术的学生,大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甚至目不识丁的社会下层人物,且不说拳谱数量很少,大多数人与之无缘,就是有了也看不懂。为了便于传习,中国的武术家们会从大量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许多武术歌诀,如“拳诀”就是其中的一种,包括习练各门拳法的拳式要领、技术动作标准、拳路的用法要义等。......
2023-10-19
螳螂是一种食肉性的昆虫,行动缓慢,它的两只巨大的前足生有锐利的锯齿,像两把大刀,随时高举在胸前,一旦遇到可以捕食的猎物,如苍蝇、蛾子、蝴蝶、蚱蜢等,就以出人意料的快速而准确的动作,用两只有力的前足,闪电般地进行钳击。这时,任何灵巧的昆虫都只有束手待毙,绝没有生还的希望。螳螂很善于隐蔽,而且很有耐心,在接近或等待猎物时很难被发现。
螳螂的搏击方法给古代武术家们很大的启发,创编出了螳螂拳。螳螂拳有南、北两派。南派螳螂拳是清朝由广东的周亚南创编的,拳法在风格上与南拳相近。
北派螳螂拳是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王朗创编的。据说,王朗从小就喜欢练武,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艺多年。少林寺因反清复明被焚烧后,王朗就离开了少林寺,回到山东老家。善于观察的王朗,有一天看到一只螳螂与一只个头很大的蝉搏斗,就饶有兴味地在一旁静静地观战,只见螳螂打得有章有法,两把“大刀”运用自如,刚柔相济,进退有序。王朗看着看着,心里突然一动,思忖道:“这螳螂的搏斗方法不是与武术的格斗技术很相似吗?”就逮了许多螳螂回家,细细地观察,慢慢地琢磨,逐渐总结出了黏、粘、崩、搂、闪、勾、挂、刁、采、封、劈等多种技法。最后,王朗把少林拳法与螳螂的搏斗术结合在一起,手法上采用螳螂前臂的动作,步法上吸取猴子的移动法,称为“猿猴步”,前后三年,终于创编出“北派螳螂拳”。(www.chuimin.cn)
螳螂拳
这种螳螂拳在北方流传很广。在流传中,又逐渐演变出其他种种流派,如劲力刚健的七星螳螂(也叫罗汉螳螂),以柔为主的六合螳螂(也叫马猴螳螂),刚柔兼顾的梅花螳螂(也叫太极螳螂)。后来,又有通臂螳螂、摔手螳螂、光板螳螂、八步螳螂等。螳螂拳的共同特点是,动作严谨,敏捷有力,长短并用,有很强的攻击性。发力时身体、手臂有晃动、颠动的动作,又快又猛,但有时也用柔劲,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有关中国武术史话:典藏版的文章
可是在中国古代,无论是传授武技的武师,还是习练武术的学生,大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甚至目不识丁的社会下层人物,且不说拳谱数量很少,大多数人与之无缘,就是有了也看不懂。为了便于传习,中国的武术家们会从大量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许多武术歌诀,如“拳诀”就是其中的一种,包括习练各门拳法的拳式要领、技术动作标准、拳路的用法要义等。......
2023-10-19
但是,关于猴拳的文字记载却要晚得多,首次出现是在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戚继光在书中记录的,都是当时一些比较成熟的拳术,由此可知猴拳的出现应该早于戚继光的时代。在著名的少林武术中,也有猴拳。猴拳猴拳的基本特点是脆快有力,刚柔相间,轻灵敏捷,避重侧进,身、手、步同时快速并进,拳法密集。打猴拳一般不主动攻击,多利用身灵步捷的躲闪,避免与对方正面交锋。......
2023-10-19
太极拳最初并不叫这个名字。也有人认为太极拳是由形意拳演化而来的。太极拳是中国对世界体育和世界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太极拳强调身体内部的意念和内气的重要作用,用意气运动统领整个身体的运动。太极拳太极拳在技击方面也是很独特的。太极拳是怎样流传的,人们有不同的说法。但是,陈王廷在太极拳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是大家公认的。在现在流传的各种流派的太极拳中,陈式太极的历史最为悠久。......
2023-10-19
内功的主要目的是养气和练气。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桩功“要学拳,须站桩,欲习打,先练桩。”站桩功是武术内功的基本功法,“桩”的意思是比喻习练时像桩一样静止不动,久练后如桩一般坚实稳固。易筋经上文提到过的托名达摩,而实际上出现于明代后期的《易筋经》是武术功法的一部代表作,被少林武术家们奉为经典著作而流传开来。......
2023-10-19
伸五指代表五湖、五岳,泛指天下;成拳表示献拳,意为敬向天下英豪和观众请教;其二,一手伸平,盖住另拳拳面,表示扶危济困,抑强扶弱;或向大众求助之意。以示反对外来统治,振中华武威。右拳伸出时,若拇指向内,是自高自大,向外,尊重对方;小指向内为谦虚,向外是小看对手。重礼节的苗家人对这些细节极为重视。......
2023-10-19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弓箭的发明给原始人类提供了有力的远射程武器。狩猎是原始社会人类维持生存最重要的生产方式,因此,武术的萌芽与生产劳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为了争夺水草丰美的草场、适于居住的地区,或为了血缘复仇等原因,时常会发生军事冲突。它的萌芽与早期人类社会的一些文化活动,特别是舞蹈也有密切的联系。武术的形成和成熟还需要更加充分的条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2023-10-19
经过了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长期的孕育、萌芽,又经过了铁兵器时代1000多年血与火的锤炼,中国古代武术自宋朝开始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成熟时期,特别是在明、清两代,武术的奇花异卉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竞相开放,令人目不暇接。这是因为在这个历史时代,促使武术成熟的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这种武术与军事若即若离的状态正是中国武术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
2023-10-19
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代代宗师巨匠之所以能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武技境界,是与他们善于择师、勤于学习分不开的。古代习武者有着从师学到一定程度后,离师出游,寻访天下名师,以武会友的习俗,正像一句武谚说的“一处磕头,百处学艺”。寻师访友,四海为家,这一中国武术优良为学之道数千年来,一脉相承,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集大成的武术巨匠。......
2023-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