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LOG数据揭示PISA问题解决能力痕迹

LOG数据揭示PISA问题解决能力痕迹

【摘要】:所以他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校层面,深入到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所学校内部,了解这3所学校是如何从传统课程转向基于能力的课程的,从学校教师的视角看问题,包括:教师是怎样界定和解释关键能力的?

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中,全面梳理总结了在国家和教育系统层面怎样推进核心素养,“基于各个国际组织和经济体的实践案例发现,推进、落实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经验有四条: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教学与评价;多样化的测评方式;政府引导、社会参与”[26]。其中,澳大利亚2009年国家课程方案将7项通用能力的培养要求融入学科课程,提出了不同学段不同水平的培养要求,这一做法对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很有借鉴意义。学校课程中要系统考虑与问题解决相关的内容设计,一方面是因为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和广泛的实践,不是一蹴而就的;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儿童可以在幼儿园早期就开始深度学习和发展可迁移知识,所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前教育就开始,在中小学阶段持续培养,直到高等教育仍要继续发展,如何系统设计不同阶段的培养内容是急需研究的课题。

韩国学者Hong[27]指出,韩国2009年修订的新的国家课程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上,包括创造性思维、社会技能和全球意识,韩国与包括加拿大、英国、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强调了通过学校课程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基于能力的课程还处于“名称和希望”的阶段,还没有在实际的学校课程中实施,因为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理解与传统的基于内容的课程有什么不同、教师会怎样改变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是未知数。所以他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校层面,深入到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所学校内部,了解这3所学校是如何从传统课程转向基于能力的课程的,从学校教师的视角看问题,包括:教师是怎样界定和解释关键能力的?教师对基于能力的课程和传统的基于内容的课程之间的差异是如何理解的?教师在他们的教学中怎样改变现有的课程和教学来体现关键能力?教师可以用什么教学方法来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在学校中落实基于关键能力的课程需要什么制度支持?结果发现,要重新构建现有的课程来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而不是新增一块针对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换句话说,需要系统变革。具体包括4个方面的关键因素:(1)采用更多样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基于项目的学习、小组讨论、自我指导的探究,以及演示报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回应,而不是只关心覆盖教材中的知识内容;(2)改变现有的学校课程结构,例如韩国Hope高中开设了自主研究课程,澳大利亚Wisdom小学的教师在当地大学的帮助下提供了一个名为“游戏设计”的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3)学校教师对培养关键能力达成共识,建构对关键能力的本地理解,在国家或国家课程文件中通常提到的关键能力,如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可能在各种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含义,要确定这些能力的标准含义不太可行,因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条件,因此,更重要和现实的是构建可由教师共享的本地定义,从而使教师形成合力;(4)学校要有改革的自主权,校长要有很强的领导力。(www.chuimin.cn)

这项扎根学校的国际比较研究对于在学校中落实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启示是,要让教师理解问题解决能力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让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与自己学校特点和课程结合的培养方法和内容载体,在学科内容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跳出具体背景看问题,鼓励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本质上和结构上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