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互动问题解决:有效评价及培养创造性能力

互动问题解决:有效评价及培养创造性能力

【摘要】:将这些属性与第四章中提到的发明的问题属性相比较可以发现,PISA互动问题解决在成年人看来可能不算很复杂,但是对于15岁的学生来说,问题解决的过程与创造发明的过程是类似的。目前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多以创造性问题解决展开,PISA问题解决测评框架也将创造性思维作为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PISA互动问题解决过程的研究对创造性的评价和培养有三个方面的启发:首先,定义不明确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是可以测评的。

当前的创造性研究将发明等创造性活动看作是解决“定义不明确问题”的过程。从本书第二章和第三章对问题解决的分类和PISA互动问题解决的描述可以发现,创造性问题解决、定义不明确问题与PISA互动问题解决有许多共同点,如果用问题空间、目标、启发式和算子来界定典型的PISA互动问题解决试题的属性,那么,PISA互动问题解决={模糊,多个,模糊,没有},即,互动问题的情境一开始是模糊的,问题解决者不知道从哪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目标很可能是多个,例如要同时调控“温度”和“湿度”;“启发式”是模糊的,学生没有操作类似设备的经验,可能有操作生活中其他设备的经验;没有现成的计划可用,所以没有算子。将这些属性与第四章中提到的发明的问题属性相比较可以发现,PISA互动问题解决在成年人看来可能不算很复杂,但是对于15岁的学生来说,问题解决的过程与创造发明的过程是类似的。目前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多以创造性问题解决展开,PISA问题解决测评框架也将创造性思维作为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PISA互动问题解决过程的研究对创造性的评价和培养有三个方面的启发:

首先,定义不明确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是可以测评的。运用线性结构方程和有限状态机引入问题情境不明确的互动问题,使得与创造性相关的“定义不明确的”问题解决过程变得可测量可操作,用这种方法可以评价学生在“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特点。(www.chuimin.cn)

其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是可以培养的。我们过去对创造过程是用顿悟或者人类天才的神秘能力来解释的。经过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广泛的实证和实验研究[9][10],发现无意识的灵光闪现、顿悟、想象力等不足以解释创造的过程,创造需要有意识的努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迁移应用,创造性是知识、技能、动力和个性的结合。创造性需要有关领域特征的知识[11],既包括陈述性知识,也包括知道如何使用这些知识、如何搜索新知识的“程序性”知识,是通过对原有知识元素重组、关联、迁移或者搜索到新知识新方法来完成的[12][13];仅仅有知识和技能对于创造性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大的动力来完成任务,还需要一些个人素质,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坚持性和承担风险的意愿[14]。互动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样,也需要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动机和坚持性等动力系统的支撑。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相关的知识、技能、策略、动机水平,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

再次,问题解决不仅需要发现、理解和表征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应用知识、操作实践的能力。第四章对问题解决的理论研究中提到,Dörner提出了操作智力的概念,包括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策略等。OECD的《知识经济》报告提出了4种知识: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人力源知识,不仅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谁能够做[15]。美国科学院的报告[16]指出,21世纪技能就是发展可迁移的知识,既包括领域知识,又包括如何、为什么和何时应用这种知识来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整合形式的知识。这些都说明要培养21世纪技能,特别是问题解决能力,必须重视知识应用,中国上海等东亚国家(地区)学生在知识应用上的表现不如知识获取上的表现,说明这些国家(地区)教育系统需要拓展对知识的理解,丰富教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