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表示在很多情况下,问题不会等待解决问题的人和他的决定,而是会随时间而自己改变。动态问题需要问题解决者考虑“时间”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的广度,问题解决者的达成水平和领域知识的水平。(二)复杂问题解决的欧洲观点欧洲学派尽管都采用实验室模拟的办法来研究复杂问题解决,但实际上有两个在理论和方法上不同的分支。......
2023-10-19
首先,我们按照PISA 2012技术标准翻译和修订PISA 2012试题和问卷,包括数学纸笔测试试题,计算机化问题解决、数学和阅读试题。阅读和科学纸笔测试采用PISA 2009的连接试题,不需要重新组织翻译。《PISA 2012翻译和修订指导手册》要求各国的翻译版本做到以下两个基本要求:①系统地保留语言的意义和语感;②信息的质和量对各参与国家(地区)的15岁学生(或校长)都是等同的,题目的心理特征仍保持等值,问题的难度水平要保持相等。上海对PISA 2012试题的翻译由我组织上海PISA中心的同事和学科专家与港、澳、台同事合作完成,同时邀请教研室的教研员、高校教师和中小学的骨干教师参与试题翻译的本地修订和校对,使上海的PISA试题翻译除了达到PISA翻译标准外,还要考虑:①忠实性和流畅性之间取得平衡;②符合上海本地15岁在校生的语言习惯。
PISA技术标准对试题翻译要求非常严格,相关著作[13]中已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简单介绍一下计算机化测试的翻译工作与纸笔测试有何不同。计算机化测试试题的翻译是在翻译平台上进行的,为了让所有国家(地区)都能使用翻译平台,所以,PISA 2012选用的是开源软件OLT(Open Language Tool)。但因为是开源软件,所以平台界面设计以及使用都不如商业平台好。最麻烦的是,翻译不是所见即所得的,翻译过程中完全不知道所翻译的这句句子会出现在什么位置,也看不见格式,不知道最后看到的是什么样子,要等全部翻译完存为.xlf文件,上传以后,用预览的方式才能看到格式。如果有问题就要重新将.xlf文件导入平台修改,所以很辛苦。但实际上预览所看到的格式也不一定与最后组卷打包后的实际测试文件格式相同,所以打包完成后还必须对每一道试题仔细检查。
翻译平台的界面分左、右、下三屏,如图3-5所示,左边是英语源文件,右边是翻译者要操作的目标文件,下面是匹配框。因为计算机化问题解决与纸笔测试试题一样,都有双重翻译的要求,每个试题都是由两个翻译人员独立翻译,然后再将两个版本合起来,合起来的版本再提交国际审校。在将两个人的版本合起来的时候,就需要对两个人的翻译进行匹配,默认是第一次的翻译,如果确认以第二次翻译的为准就要选择。如果你对第一和第二个翻译都不太满意,想做修改的话,就直接在右边的目标框中修改,改完后按工具栏中的更新Mini-TM按键,会有个弹出窗口问是否要覆盖目前已有的内容或者另外增加输入。如果你想保存最新的更改的话就选择覆盖,如果还想随时看看以前翻译的内容,那么就选择另外增加输入。
图3-5 PISA 2012计算机化测试翻译平台界面
在右边的目标框中,有些片段上面会出现问号标记,表示这里有翻译指南特别说明或者有别人做的评论,双击该标记就可以打开评论窗口,如图3-6所示。所有的本地化修订内容都需要有说明,可以在要修订的句子上点击鼠标右键,也会弹出评论窗口,评论或说明都必须用英语。等翻译全部完成提交后,国际协作组织会请双语专家审校确认,翻译修订者加注的说明和审校人员的评论也会用问号标注。所以,计算机化测试试题的翻译就不用纸笔测试中采用的EXCEL格式的TAS表了(Translation Adaptation Spreadsheet,用来标注修订过程中本地化的内容)。
图3-6 PISA 2012计算机化测试翻译平台评论窗(www.chuimin.cn)
其次,我们要翻译编码(评分)指南,指南是纸质版本的,所以与试题是分开翻译的,因为有些试题不能用计算机自动评分,而是请专家来评,这些试题的评分标准要翻译,这个翻译和纸笔测试试题翻译的要求一样,要两个小组双重翻译后再合并为一个版本提交国际审校,所有修订和本地化的内容都要用EXCEL格式的修订表。
再次,我们要翻译控制文本。这是计算机化测试的特点。为了控制评分质量,以前纸笔测试是在试题评分结束后,接受PISA协作组织的“国际评分检查”,由PISA协作组织通过随机抽样确定要检查的学生编号,各国家(地区)PISA中心对指定编号的学生试题本扫描并上传,然后由PISA协作组织组织国际专家对这些上传的试题本再进行评分,并与各国(地区)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对于有显著差异的结果会在技术报告中标明。PISA 2009测试结束后,PISA中国上海研究中心上传了160位学生的答卷用于检查,结果完全达到要求。在计算机化测试中采用的方式是,将一组已经经过国际专家评分的学生回答翻译好上传,称为控制文本,在组织网上阅卷的时候,将这些控制文本混在学生回答中一同发送给阅卷人员,阅卷人员无法识别哪个是真实的学生回答,哪个是控制文本,我们也没有告诉阅卷人员在他们要评定的答案中混杂着控制文本。国际协作组织将根据各国对控制文本的评分来评价阅卷质量。
有关思维的痕迹:基于LOG数据的PISA问题解决能力研究的文章
它表示在很多情况下,问题不会等待解决问题的人和他的决定,而是会随时间而自己改变。动态问题需要问题解决者考虑“时间”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的广度,问题解决者的达成水平和领域知识的水平。(二)复杂问题解决的欧洲观点欧洲学派尽管都采用实验室模拟的办法来研究复杂问题解决,但实际上有两个在理论和方法上不同的分支。......
2023-10-19
本研究有理论、方法和实践三方面的目标:一是研究和梳理国际上最新的问题解决理论和研究,辨析问题解决能力的结构和关键因素,运用PISA实证数据为理论研究提供证据和改进的依据。运用PISA计算机化问题解决数据,研究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计算机自动记录的日志文件数据,提出PISA问题解决过程的评价指标,并针对这些指标开展中国上海与其他国家(地区)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比较研究。......
2023-10-19
中国上海学生在互动问题解决上表现不及静态问题解决,与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调控能力不足有关。研究表明,元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提高。问题解决和元认知能力的教学和学习可以从小培养,不需要等学科领域的基本技能都熟练掌握以后才学习问题解决能力。新加坡在中小学数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元认知要求,并且曾在2000年和2006年制定的大纲中具体列出了培养元认知的教学策略。......
2023-10-19
澳门大学Man-kai Ieong等[2]研究了车票第1题上解决问题过程的最优性,他们比较了前10名的国家(地区),发现澳门只有8.4%的学生用5步买到了正确的车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北在这道题上做出最优选择的学生比例分别为23.8%、8.4%、24.2%,可以说沪、港、澳、台四地最优性都不高,可能与这4个地区的地铁售票机系统与试题呈现的系统差异较大造成的。表5-4“车票”第1题部分国家(地区)做出最优选择的学生比例......
2023-10-19
模型对中国上海学生问题解决成绩差异的解释率为58.6%,在控制了背景变量后,3个过程指标作用仍然显著。表6-26控制个人背景后,基于log数据的3个指数对中国上海学生问题解决成绩的综合作用目前log数据分析只能基于公开样题和公开数据库,所以指标有一定局限性。如果能基于更多的问题解决过程,提出更多元的指标,以及基于若干同类试题构建综合指标,对结果的解释能够更完善。......
2023-10-19
PISA 2012计算机化问题解决总的题量为80分钟,共16个单元42道试题,这些题目分为4个单元组,每个单元组的测试时间为20分钟。互动问题中,有4个单元8道试题是基于线性结构方程的微动态系统、有6个单元19道试题是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微状态机底层结构。PISA中采用的微动态系统将输入和输出变量都控制在3个之内。表3-3PISA 2012正式测试互动问题解决框架分类......
2023-10-19
通用领域问题解决也称为一般问题解决,指不需要用某个领域专门知识的问题解决,可能涉及复杂的一般心理过程,不受特定领域的束缚[21]。然而,特定领域知识对问题解决结果的突出作用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通用领域的技能。图2-2问题分类图Quesada[32]等学者从形式和心理过程两个方面对问题解决做了分类。下面就专门对简单问题解决和复杂问题解决作些辨析。......
2023-10-19
历史上,比较教育研究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学科或领域研究的影响,当前的比较教育仍然借鉴了许多其他学科的新方法。正因为比较教育与其他学科有着丰富的联系,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是多样的,包括定性、定量和混合方法。近年来,一些新的方法已经将比较教育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对大多数比较教育研究者而言,最为可行的办法并不是亲自去获取大数据,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型数据库,要深度挖掘公共数据资源”。......
2023-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