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PISA问题解决能力研究:基于LOG数据的思维痕迹

PISA问题解决能力研究:基于LOG数据的思维痕迹

【摘要】:自PISA 2003首次测评问题解决能力后,PISA 2012再次测评了问题解决能力,但删除了“跨学科情境”,不针对课程领域的内容,突出通用问题解决能力,并且加入了情感维度,即问题解决能力也应包括参与问题解决的意愿。PISA 2015对协作问题解决的定义为:个体有效参与,同两个及以上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沟通理解,共享知识、技能和努力,最终找出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的社会性方面也纳入测评。

问题解决能力是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Fischer[12]、Duncker[13]、Wirth&Klieme[14]等学者都认为,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人在没有显而易见的方法时,能够找出用于达到目标的解决方法的能力。也就是表征和解决各种不同领域问题的能力[15]

PISA对问题解决的定义经历了从认知过程到包括解决问题意愿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过程,问题解决内容从跨学科内容发展到不涉及课程领域的通用问题解决。

在PISA 2000测试中,问题解决能力没有作为核心领域测试,但是德国做了问题解决能力测试的国家选项,其测评框架将问题解决定义为一种认知过程,包括在没有常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面向目标的思维和行动。这个定义将对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的看法限制在主要的认知状态和过程。没有明确考虑问题解决的动机、情感和社会性方面,尽管它们对解决问题的影响力没有被否定。

PISA 2003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定义是[16]:个体在现实的、跨学科情境中运用认知过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问题解决方法并非显而易见,所应用的知识范围和覆盖的课程领域并非局限于单一的数学科学或阅读等学科领域[17]。当时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操作化界定是由认知过程构成的,这些过程被称为分析问题解决,通过以纸笔方式呈现的静态任务来评估。(www.chuimin.cn)

PISA 2012对问题解决能力定义为[18]:个体参与认知处理以理解和解决问题情境的能力,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立即可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参与这种情境的意愿,以“实现作为建设性和反思公民的潜力”。自PISA 2003首次测评问题解决能力后,PISA 2012再次测评了问题解决能力,但删除了“跨学科情境”,不针对课程领域的内容,突出通用问题解决能力,并且加入了情感维度,即问题解决能力也应包括参与问题解决的意愿。

PISA 2015对协作问题解决的定义为:个体有效参与,同两个及以上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沟通理解,共享知识、技能和努力,最终找出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的社会性方面也纳入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