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通用问题解决能力未受重视的痕迹

通用问题解决能力未受重视的痕迹

【摘要】:鉴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工作及现实生活问题情况的复杂性日益增加,PISA等大规模教育研究已经转向问题解决能力等21世纪技能的评估。但是,PISA 2012国际比较结果表明,通用问题解决能力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得到重视。通用问题解决涉及多种认知和非认知技能,如探究和理解、目标导向的主动规划和执行、监控和反思以及坚持性。所以,利用PISA数据发现我们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在教育实践中加以改进的建议是我们这些研究者的责任。

技术的全球化和增长导致了21世纪社会快速而又根本的变化,所以21世纪社会也被称为技术社会和信息社会。这些变化也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为了成功应对未来的挑战,适应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也在变化。过去可能记忆力很重要,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事实知识几乎可以立即得到,但我们越来越多地面对大量动态变化的问题,以及许多条件未知的、复杂的问题背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无数互连变量的动态相互作用,理解这些类型的复杂动态关系是现代生活中成功的关键

首先,随着技术进步,工作中的任务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例如,秘书的日常工作已经从处理打字机和电话转向处理日益复杂的系统,包括新的软件通信设备。同时,许多体力劳动和简单脑力劳动已经被机器替代,许多依赖于信息技能的新职业创生出来,Autor等人的一项研究[3](2003),说明了劳动力结构的重大转变。

其次,信息技术不仅仅改变着工作环境,而且日常生活也严重依赖技术设备。例如买火车票,如果某人在春运的时候不会在网络上抢票而要到人工窗口买票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许多地铁站都没有人工售票,而必须在自动售票机上购票,每个城市的路线和售票机界面设置都不同。人们第一次使用时,不知道怎样从初始界面转变为自己要买票的界面,即使有说明也还必须靠自己动手去操作才能完成。类似这样的互动探究能力正是互动问题解决或复杂问题解决的特点,是21世纪重要的能力。

鉴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工作及现实生活问题情况的复杂性日益增加,PISA等大规模教育研究已经转向问题解决能力等21世纪技能的评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21世纪能力或核心素养框架。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提出要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4]。(www.chuimin.cn)

但是,PISA 2012国际比较结果表明,通用问题解决能力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得到重视。以中国上海为例,学生的问题解决平均成绩与国际上同等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的学生相比,要低51分;在数学、阅读、科学领域达到5级和6级水平的学生分别为55.4%、25.1%、27.2%,而在问题解决上达到5级和6级水平的学生只有18.3%。

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传授学科知识和学科领域问题解决的方法。这些知识对解决常规任务或特定领域的问题非常有用,但是在信息快速增长的时代,仅仅掌握特定领域的知识已经太狭窄了,为了适应动态变化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通用问题解决和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通用问题解决涉及多种认知和非认知技能,如探究和理解、目标导向的主动规划和执行、监控和反思以及坚持性。但是由于教学是在学科框架内组织的,这些能力很少被关注。所以,利用PISA数据发现我们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在教育实践中加以改进的建议是我们这些研究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