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及PISA问题解决能力研究成果简述

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及PISA问题解决能力研究成果简述

【摘要】:在实施PISA测试的时候,第一,我想知道PISA问题解决为什么是这样测试的。另外,OECD研究报告指出,上海学生在互动问题上的表现不如静态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上海学生习惯于纸笔测试的方式而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提供的功能。OECD报告揭示,中国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成绩在与同样学科成绩的普通中学生相比时,要高出许多!

我对PISA问题解决的研究兴趣源于实践。在实施PISA测试的时候,第一,我想知道PISA问题解决为什么是这样测试的。PISA 2003首次研究问题解决,但到了PISA 2012,问题设计与PISA 2003相比有非常大的变化,除了采用计算机化的测评方式外,测评的内容和框架也几乎是全新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从直观感受来说,2011年试测前,我看到PISA问题解决的测试题,就觉得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问题不一样。有些技术设备的操作是在日常设备的基础上改编的,例如自动售票机(参见附录中的样题“车票”),有些问题人为设计的痕迹比较重,类似“室温控制”这样的题目看上去像实际问题,但总觉得有些别扭。为什么两个控制器都是调节湿度的,一个每格调一度,另一个每格调两度?这是为了考试而故意设计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式,为什么不能更真实些呢?所以我首先就想了解当前国际上对问题解决研究的最新理论、方法和趋势,了解PISA测评框架背后的原理,这是PISA测评框架没有仔细阐述的地方。

第二,我想知道计算机后台记录的日志文件(log)数据怎么分析。在阅读PISA计算机化问题解决评分标准的时候,我看到一些试题(例如“室温控制”)的得分为满分和部分分数,如果学生画出了正确的关系图可以得满分;如果没有画出关系图,但是从计算机后台记录的log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如果用了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的策略(VOTAT策略,或者叫控制变量策略),就可以获得部分分数。又如“车票”的第2题,要求学生买最便宜的车票,但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比较而是碰运气买到了最便宜的车票是不能得满分的,因为计算机log数据可以揭示学生有没有做过比较。这是计算机化测试最大的好处,可以通过分析学生每一步的操作还原学生的思考过程,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的主要问题出在哪里了。但PISA的框架和技术手册并没有说明log数据怎么分析,所以我就想研究log数据分析有哪些方法,究竟可以做什么。

第三,我想了解上海学生问题解决成绩低于预期的原因。上海学生在纸笔测试中三个学科领域连续两次获得第一名,但为什么问题解决表现没有用纸笔测试成绩预测的那么好?是不熟悉计算机使用吗?PISA问题解决涉及的计算机操作是最基本的鼠标移动拖拽,连打字都很少,而且用ICT熟悉度指标与结果结合起来分析也很难解释其结果。很多国家都不认为电脑用得越多,学生成绩越好,也不认为在ICT上投入的资源越多,学生成绩就越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希望能多从一些别的视角去了解,特别是了解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另外,OECD研究报告指出,上海学生在互动问题上的表现不如静态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上海学生习惯于纸笔测试的方式而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提供的功能。这削弱了我们的优势吗?因为静态问题解决所需要的信息和纸笔测试一样,是一开始就全部出现的,换句话说,有些静态问题解决不需要利用计算机,看了问题后依靠心算或笔算也能完成。我们在这些试题上表现好,是不是因为学生仍然依靠心算和笔算去解决问题,是不是上海学生对传统考试方式依赖过重?这个问题也需要探究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了解,只看结果很难甄别,或者说,在没有揭示过程之前,我们可以依据纸笔测试的结果和问卷分析的结果来推测,但是如果学生与计算机互动的真实数据在你眼前,一切推测都是浮云。(www.chuimin.cn)

第四,我想了解中国上海学生在问题解决成绩上性别差异的原因。PISA 2009中上海男生成绩比女生低40分引起了震动,PISA 2012阅读成绩的性别差异缩小到24分,数学科学成绩都没有性别差异,所以总的来说,纸笔测试还是女生好一点。但是在计算机化问题解决测试上,男生成绩比女生高25分,是差距最大的国家(地区)之一。这是为什么呢?在学校考试中,从来都是女生占优势,但实际问题解决中,许多人直观地感觉到男生更有优势。可是为什么男生优势在计算机化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了呢?究竟是在什么内容或方法上男生有优势或者女生有劣势呢?OECD的报告只是笼统地说,中国上海女生在计划和执行方面表现不如男生,具体情况怎么样呢?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试题内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分析。

第五,我想了解中国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解决表现出色的原因。表面上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成绩显著低于普通中学学生,但是要考虑到他们较低的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特别是他们较低的学科成绩,要与同样学科成绩的普通中学学生来比较。OECD报告揭示,中国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成绩在与同样学科成绩的普通中学生相比时,要高出许多!这个差异比其他国家(地区)都要大!对于问题解决总体表现不如纸笔测试成绩所预测水平的中国上海学生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表现实在太亮眼了,值得研究。但是OECD只是提到了结果,没有进行原因分析,所以我很想做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