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3.4HDLC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3.4HDLC协议

【摘要】:HDLC 协议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 协议的产生及使用过程,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网络标准化时期。原CCITT 则将HDLC 再修改后称为链路接入协议,并作为x.25 建议书的一部分。数据链路层在信息字段的头尾各加上3 个字节的控制信息,这样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HDLC 帧。图3.6HDLC 的帧格式①HDLC 的标志字段,是一个由6 个连续“1”加上两边各一个“0”的8 个位的字节组成。

HDLC 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这是一个面向比特的协议,支持全双工通信,采用位填充的成帧技术,以滑动窗口协议进行流量控制。虽然这个协议已经很少使用了,但它曾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便于理解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以及数据链路层如何规定帧及其格式来实现这些功能。

HDLC 协议的产生及使用过程,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网络标准化时期。1974年,IBM 公司推出了著名的体系结构SNA。在SNA 的数据链路层采用了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控制(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SDLC)协议。所谓“面向比特”,即帧首部的控制信息不是由字符组成,而是由首部中各比特的值来决定。由于比特的组合多种多样,因此,首部中的控制信息可以得出很多不同的功能,满足了各种用户的不同需求。后来,ISO 将SDLC 修改后称为高级链路控制协议(即HDLC),作为国际标准ISO 3309。原CCITT 则将HDLC 再修改后称为链路接入协议(Link Access Procedure,LAP),并作为x.25 建议书的一部分。不久,HDLC 的新版本LAP 又被改为LAPB。

HDLC 的帧格式如图3.6所示。从网络层传递下来的分组,变成数据链路层的信息字段。数据链路层在信息字段的头尾各加上3 个字节的控制信息,这样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HDLC 帧。

图3.6 HDLC 的帧格式

①HDLC 的标志字段,是一个由6 个连续“1”加上两边各一个“0”的8 个位的字节组成。在接收方,只要识别标志字段,便能定位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www.chuimin.cn)

②HDLC 采用零比特填充法实现透明传输(PPP 协议的零比特填充法即来源于此)。

地址字段是8 位。全“1”地址是广播地址,而全“0”地址是无效地址。因此,HDLC 可用于一点对多点的通信(PPP 协议没有这种功能)。

④控制字段占用8 位,是最复杂的字段。HDLC 的许多重要功能都靠控制字段实现。根据其前两位的取值,可将HDLC 帧分为信息帧、监督帧和无编号帧。在控制字段中有几位用于帧的编号,因此,HDLC 可用于连续ARQ 协议或选择重传ARQ 协议,实现可靠传输。

⑤帧检验序列字段共16 位,采用CRC-CCITT 生成多项式,检验的范围是从地址字段的第一位起,到信息字段的最后一位为止。

目前通信信道的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改进,没有必要在数据链路层采用很复杂的协议实现可靠传输,因此,可靠传输的任务便落到了传输层TCP 协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