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山海经:神符号探析-从兽形到人形的自我意识觉醒

山海经:神符号探析-从兽形到人形的自我意识觉醒

【摘要】:半人半兽形“神”的创造形成于先民对于自然的改造。因此产生了如马身人面、人身羊角、龙身人面、人首蛇身等半人半兽形“神”,并加以祭祀、崇拜。这一阶段半人半兽形“神”的形成,不但展示出人类通过智慧灵动、哲学思辨对万物有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也预示着人类生产力逐渐强大之后希望与自然外物相抗衡的勃勃壮志。

半人半兽形“神”的创造形成于先民对于自然的改造。“揣想起来,在半人半兽型的人首蛇身神以前,必有一个全兽型的蛇神的阶段”[9]。如果说兽形“神”的创作是建立在人自我意识未觉醒阶段,且这一阶段内人对于自然外物之间的差异也处在朦胧认识的情况下,那么半人半兽形“神”的创作则是在人自我意识逐渐开始觉醒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提高,人们渐渐意识到自我与外物之间的差别,并且开始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试图将自我与外物相结合。“先假定龙是自己的祖宗,自己便是‘龙子’,是‘龙子’便赋有‘龙性’,等装扮成‘龙形’。愈看愈像龙,愈想愈是龙,于是自己果然是龙了。这样一步步的推论下来,可称为‘人的拟兽化’,正是典型的图腾主义的心理。这是第一个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便是从图腾变为始祖。杜尔干(Durkheim)说‘始祖之名仍然是一种图腾’(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是对的”[10]

“这里所谓‘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实即指这些众多的远古氏族的图腾、符号和标志。《竹书纪年》也说,术于伏羲氏系统的有所谓的长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上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等等”[11]。因此产生了如马身人面、人身羊角、龙身人面、人首蛇身等半人半兽形“神”,并加以祭祀、崇拜。从人的意识内部来说,这一阶段人自我意识发展了;从自然界外部而言,这一阶段的人对自然进行了初步的改造。在很多半人半兽形“神”的图腾中,“也许,只有他的“人首”能预示着他终将有着腾空而起翩然飞舞的不平凡的一天”[12]。如:“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南山经》)。“是多神,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西山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海内东经》)。“人首”“人面”就是主观、自我的注入,也是一种迎合了发展趋势的图腾形式,因此才可以长期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存在。(www.chuimin.cn)

远古先民有意识地对自然进行了改造。这种改造主要表现在“神”的外形中具备了人形的特征。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先民不满足单纯对于自然万物的崇拜,他们开始思考自身与外物之间的关系。尤其在人类自我意识的推动下,人类将人类自身外形符号化之后,将其融进了具有神性的神形符号之中,形成了具有人类主观自我的半人半兽形“神”。这一阶段半人半兽形“神”的形成,不但展示出人类通过智慧灵动、哲学思辨对万物有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也预示着人类生产力逐渐强大之后希望与自然外物相抗衡的勃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