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桂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景观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成果

桂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景观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成果

【摘要】:本书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识别和提取了桂北地区壮族、侗族和瑶族景观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景观基因图谱并分析其流变情况和影响因素。本书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国桂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景观在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提出民族村寨景观营建过程中景观基因的保护策略以及乡村文化的传承路径,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乡土景观保护和开发利用理论,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书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识别和提取了桂北地区壮族侗族瑶族景观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景观基因图谱并分析其流变情况和影响因素。本书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国桂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景观在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提出民族村寨景观营建过程中景观基因的保护策略以及乡村文化的传承路径,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乡土景观保护和开发利用理论,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可以为其他地区民族乡土景观保护,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由于时间、精力和经费的限制,本书在景观基因图示语言范式提炼、景观基因信息库及基于信息图谱的管理体系构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基因图谱及其对比研究等方面有待后续深入完善研究。在国家强调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振兴、力求打造美丽中国的宏观背景下,景观基因在民族乡村景观领域的研究前景广阔,笔者抛砖引玉,提出一些研究展望和趋势,希望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注意。

(1)在研究内容方面,景观基因在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首先,景观基因的保护、监测、移植、转译、表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或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趋向。其次,各民族景观基因的差异比较体系的构建,以及交融发展对于各民族景观基因流变的影响也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www.chuimin.cn)

(2)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们可综合运用计算机深度学习快速识别景观基因,通过计算机语言编程实现景观图像的快速识别和分类,从而提高景观基因识别效率与智能程度。

(3)在研究应用方面,我们可将以ArcGIS作为技术平台的文化景观基因数据库推广到各个区域,逐步建立起全面的区域景观基因管理体系。进行景观营建适宜性评价和空间格局优化,实现功能主导下的土地利用高效配置,维护民族乡土景观安全格局以及产业、聚落的合理化布局,提高民族村寨景观营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