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桂北地区壮族、侗族和瑶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的外化特征,结合景观基因信息库的体系对景观基因信息元进行图示化处理,通过二维图谱和三维图谱初步构建“桂北地区壮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图谱”“桂北地区侗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图谱”和“桂北地区瑶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图谱”体系,并进行对比分析。......
2023-10-18
总结桂北地区壮族、侗族和瑶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的外化特征,结合景观基因信息库的体系对景观基因信息元进行图示化处理,通过二维图谱和三维图谱初步构建“桂北地区壮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图谱”“桂北地区侗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图谱”和“桂北地区瑶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图谱”体系,并进行对比分析(见表8-1)。
1.选址布局基因
结合选址布局基因的提取分析,选址特征与空间布局作为桂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既反映了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极大的顺应性,同时也表达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
桂北地区壮族、侗族和瑶族传统村寨的选址特征因气候、地形等影响而存在差异,民间素有“汉族、壮族住平地,侗族住山脚,苗族住山腰,瑶族住山顶的说法”。桂北地区的壮族耕种海拔较低且肥沃的大面积梯田,而侗族和瑶族只能耕种山上的田地,这对于村寨的选址和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高山河谷型以桂北地区的壮族和瑶族为盛,而丘陵平地型以桂北地区的侗族最具代表性。三个民族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三江地区的侗族村寨的营建观与汉族传统文化也存有共性,在选址上更具有依山营建、傍水定居的特点,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塑造,表现为“倚靠山林、贴近河溪、农田环绕四周”的格局。桂北地区的瑶族认为“群山环抱,水面围合”之势为理想的选址格局,周边起伏的山势在空间上起到了界定作用,村寨面对的河流、溪流等自然水体,结合寨内流经的支流,具有好的寓意。
桂北地区壮族、侗族和瑶族传统村寨的整体空间布局大致可分为组团式、团块式、带状式和散列式,其线性空间上以纵向的主要道路组织、水系和后期形成的街巷空间为主,面状空间主要是根据姓氏划分的组团式和团块式建筑分布,其中侗族村寨以鼓楼为核心形成了单中心式、多中心式和偏离式面状空间,更突出了姓氏信仰在空间布局中产生的影响。村寨的内部空间形态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场所的需求,也是对宗教礼制、生活习俗、民族特性等人文要素的反映。
2.建筑技艺基因
在建筑技艺层面,桂北地区的壮族、侗族和瑶族传统村寨拥有不同的建筑类型,其结构、材料、样式和装饰等方面均体现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和独特的民族建筑营造技艺。桂北地区的壮族、侗族和瑶族传统村寨多位于山多地少之处,当地居民依山就势,沿着等高线建造干栏式建筑,不同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民族地区的干栏式建筑演化出不同的地域特征。桂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包括全楼式和半楼式两种建筑形制,壮族、侗族和瑶族三个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在平面布局、建筑材质、装饰手法和装饰内容等方面各有千秋。壮族以前堂后室式和半包围式的民居平面布局为主,前者厅堂和起居空间前后分隔,后者起居空间将厅堂半包围住,呈现以厅堂为中心的建筑格局。受到壮族的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侗族的民居平面布局形式较多,可分为前堂后室式、并联式、半包围式和自由式四种,火塘是侗族民居平面布局的核心部分。而瑶族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较大,其民居平面布局多以五柱三间或多间、六柱多间的半边楼形制为主。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和传承,桂北地区的民居建筑在传统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生活需求对不同的空间进行重点更新改造,更加符合人们对民居空间的心理诉求。不同民族地区就地取材,主要运用石材、夯土、杉木、灰瓦等材料进行营建;运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如壮族和侗族地区主要采用木雕、彩绘、石雕等手法,瑶族地区还采用浮雕、透雕、混雕等手法,雕刻不同的纹饰从而展现不同的民族文化。
表8-1 桂北地区壮族、侗族、瑶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图谱对比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www.chuimin.cn)
续表
此外,桂北地区的壮族、侗族和瑶族传统村寨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其他建筑,如壮族的水锥房、寨社等,侗族的风雨桥、鼓楼,瑶族的柴寮、红瑶柱等,民族建筑的保留突出了文化交融过程中民族建筑的文化特色。
3.景观环境基因
景观环境基因中主要对林地景观、水体景观以及农业生产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和提取。林地景观是桂北民族地区重要的景观要素。从物质层面上,村寨周边种植的树木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木材,古树则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美学特质和居民日常交往的社交空间;从精神层面上,桂北地区的壮族、侗族和瑶族居民习惯对树木等自然要素加以崇拜,如瑶族居民以杉树、仙人掌等作为风水树,侗族居民则将杉树作为神树祭拜,体现了居民对自然的崇敬。作为依山傍水而居的民族,桂北地区的壮族、侗族和瑶族传统村寨的水体景观更体现了居民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相处之道。壮族水体景观主要包括自然流经的河流、溪流、山泉以及人工构筑的太平清缸等人工水体景观,太平清缸逐渐演化为标志性构筑物,成为居民日常祭祀、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侗族水体景观除自然河流以外,堰塘成为当地特色人工水体景观,同时发挥着防火、养殖等作用。此外,三个民族的农业生产景观也存有异同,桂北地区的壮族、侗族和瑶族作为传统稻作民族,其农耕文化中稻作文化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的不同,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生产习俗和农业产业,比如壮族形成梯田耕作的十二道工序,侗族形成了独特的稻鱼鸭复合耕作系统。但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改变,桂北地区的壮族、侗族和瑶族均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如现代化农业设施的使用和农田弃耕等现象,生产力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农业景观环境保护的思考。
4.社会习俗基因
社会习俗基因主要对宗教礼制和习俗节庆基因进行了识别和提取。桂北民族地区原始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了多种宗教信仰。壮族、侗族和瑶族均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制度,如壮族的莫一大王、寨老制度,侗族的“萨岁”崇拜、侗款制度,红瑶地区的盘王崇拜、还盘王愿等,三个民族虽然各自形成了本民族的信仰,但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也逐渐形成了外来信仰,这种信仰文化反映在居民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
此外,壮族、侗族和瑶族各自不同的文化衍生出的独特的习俗节庆,包括居民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和节事节庆等。生活习俗所呈现出的地域特征较为明显,如桂北地区的壮族、侗族和瑶族均存在稻作文化,从而形成吃糯食、饮米酒的饮食习俗,侗族存在吃酸食等饮食习俗,瑶族存在喝盐菜汤、吃鸳鸯粑等饮食习俗。此外,各个民族还形成了独特的社交习俗,如侗族月也、行歌坐月等。这些习俗文化逐渐成为民族节庆的内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习俗更有表演化的发展趋势,其形式和内容存在更新和简化。
5.文化艺术基因
文化艺术基因主要对桂北地区壮族、侗族和瑶族的文艺技艺和服饰文化进行了基因识别和提取。文艺技艺和服饰文化是当地非物质文化基因中的重要部分。文艺技艺中主要包含歌舞器乐和传统工艺,各民族的歌舞器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性,其形式、韵律和内涵除了反映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更多的是对本民族的信仰、生产生活的描述和美好祈愿,如壮族的师公舞、铜鼓舞、龙脊山歌,侗族的侗族大歌、芦笙舞、多耶,瑶族的牛角、红瑶大鼓等,形式纷呈、内容各异,但都是基于当地的信仰、生产生活习俗等本土文化,其内容中凸显的爱国文化、集体精神和生活祈愿等,也显示了民族文化的交融趋势。各民族为了适应生存,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工艺,这不仅反映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生存智慧,其本身也作为本民族的文化符号不断传承。
服饰文化是桂北民族地区文化基因的显性表现,各民族随季节、节日的不同形成一系列的服装和配饰,而三个民族的共同之处在于服饰原料的就地取材,如侗族的侗锦和扎染、瑶族的瑶锦和蜡染。此外,各民族独特的图腾和纹饰作为民族符号依附于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载体出现,反之也强化了民族服饰和建筑的本土特征。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生活需求的改变,桂北民族地区的服饰文化共同面临着文化传承的断层问题,如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和民族服饰的使用。在现代环境下,文化艺术基因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的显性表现,更应当注重其原真性的活态保护。
有关乡村文化基因保护与景观营建研究:以桂北民族地区为例的文章
总结桂北地区壮族、侗族和瑶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的外化特征,结合景观基因信息库的体系对景观基因信息元进行图示化处理,通过二维图谱和三维图谱初步构建“桂北地区壮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图谱”“桂北地区侗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图谱”和“桂北地区瑶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图谱”体系,并进行对比分析。......
2023-10-18
21世纪以来,中西方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和拓展,文化基因理论影响下的基因及图谱研究日渐深入。刘沛林在《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中,将基因的概念运用到文化景观的研究中,利用“景观基因法”研究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特质、外在表达及其传承。......
2023-10-18
文化基因理论较早出现在国内学者关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及特点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以“文化结构意义解析”和“文化复制和传播特性”为出发点。王东系统地阐述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内涵、特点、发展历程以及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并指出文化基因生存和变异的五个关键时期。赵传海引用了文化基因理论来说明中国文化遗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2023-10-18
针对此类失活基因单元的有机更新,我们应当注重其原始形态的维护,在此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局部改造,以及与周边景观基因要素的整合。综上所述,有机更新即通过小规模的局部更新叠加实现整体的更新优化;同时改良更新对象的周边环境,通过景观要素之间的联动实现基因单体的激活;并且将更新对象视为具有生命力的个体,顺应其生长肌理来进行改造与更新,维护其差异性。......
2023-10-18
2)习俗节庆围绕侗族非物质文化景观中的习俗节庆分类,其基因符号的识别涉及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和节事节庆三个方面。同时,侗族养鱼、食鱼、敬鱼的习惯已成为侗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河鱼作为极具侗族文化代表的食物,是侗族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
2023-10-18
总体来看,广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北部与湘、黔两省接壤,桂北地区正处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处,地形复杂,群山环绕,连绵不绝。桂北地区气候呈较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7—22℃。同时,由于桂北地区冬季寒冷,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门窗相较于南部地区更小,整体上封闭感更强。图3-1桂北地区区位图(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2023-10-18
一般认为模因具有生殖性、延续性和散播性,与生物学中的基因特性类似,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会存在复制和变异的现象,也会因为其散播能力而被选择,从而出现类似生物学中物竞天择的情况。模因这一概念自1976年被创造以来,被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广泛地应用,并在苏姗·布莱克摩尔和阿伦·林治的补充研究下最终成为一个体系较为完备的学说——模因学。因此,本书以模因学作为研究桂北传统民族村寨的理论基础之一。......
2023-10-18
在现代的景观营建中,由于钢铁、玻璃、混凝土、PVC等新型材料相较于传统的木石材料更为廉价易得、经久耐用,各类新型材料的使用已然成为不可逆的潮流,但此类材料的原始外观形态与传统的乡土风格以及自然风貌存在差异,甚至相互冲突,因此需要融合地方元素,实现乡土化的景观呈现效果。图7-33混凝土和PVC等新材质制作的景观小品及游览设施传统要素的现代功能开发。......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