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瑶族景观基因流变成果研究

瑶族景观基因流变成果研究

【摘要】:根据1970年和2020年的空间布局形态对比来看,桂北地区瑶族村寨早期空间形态已颇具现今的雏形,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体空间的辐射性呈放大的趋势。)2.建筑技艺基因的流变1)民居建筑瑶族村寨内的传统民居平面布局一般为底层架空,二层为厅堂和卧室,三层作储物间或居住之用。图7-21瑶族村寨新建窗识别图3)亭廊瑶族村寨内的传统凉亭通常建立在村寨边缘和民居到农田的道路两旁,作歇息之用。

1.选址布局基因的流变

1)山水格局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多背山面水,为观察村寨山形地势的流变情况,笔者查看了该区域1970年和2020年的卫星影像,通过影像对比可知,桂北地区黄洛瑶寨、白面瑶寨、细门瑶寨和三门瑶寨的山水格局在整体上保持着原始走向和形态(见表7-6),随着现代生活需求和旅游业等现代产业的发展,新修道路和逐年增加的民宿以及居民新建房屋,使原有的山体形态产生变化或被建筑遮挡,工程建设使村内环境质量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使村寨水系格局发生变化。

表7-6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山水格局历史影像对比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2)空间布局

(1)整体形态。

根据1970年和2020年的空间布局形态对比来看(见表7-7),桂北地区瑶族村寨早期空间形态已颇具现今的雏形,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体空间的辐射性呈放大的趋势。

表7-7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空间布局对比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2)线性空间。

瑶族村寨内传统民居的入户过渡空间通常为运用木梯或石阶通向二层山墙面和二层正立面,而大多数新建民居为了方便接待游客,入户过渡空间通常设在一层正立面,这种情况在旅游开发程度较高的黄洛瑶寨较常见。有些新建民居的入户空间依旧设在二楼,却并不是顺地势而建,而是运用水泥新材料在室外搭建体量较大的楼梯来解决高差问题。总的来说,新建民居的入户过渡空间大多设在一层正立面,有的还会在入口前铺设平台做人流集散和休闲娱乐之用,人们在石材木材榫卯结构的基础上还会运用水泥和金属等现代工业材料和新兴技术,入户过渡空间的形式更加多样,居民的室外活动空间增多,但丧失了传统民居入户过渡空间轻盈和巧妙的特性。

如今瑶族村寨内道路铺装通常运用水泥、卵石和石板等材料(见图7-17),还会运用铜钱形、几何形和文字等图案对路面进行装饰(见图7-18),而在旅游开发之前村寨内道路通常为石板路。

图7-17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道路新增材料

图7-18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道路新增装饰图案

(3)面状空间。

瑶族村寨在旅游开发后,出现了更多的文化展示类空间及建筑,村寨整体功能由内向型逐渐向外向展示型过渡,如白面瑶寨建造了红瑶博物馆,细门瑶寨新建了歌舞坪、水磨和戏台(见图7-19),三门瑶寨在众人坪设立了文化展示设施,黄洛瑶寨新建了室内舞台。

瑶族村寨内许多文化和仪式活动逐渐趋于娱乐化,许多文化仪式空间也丧失了原有的功能,比如瑶族村寨内的凉亭在发展过程中,功能也越来越简单,失去了取暖、住宿的功能,只做简单的休息、乘凉、避雨和观景之用。

瑶族村寨中几乎每个村寨都有简易木结构的庙宇,但大多遭到了毁坏,旅游开发后重新修建的庙宇大小不一,通常为四角攒尖顶、砖木结构的建筑。

瑶族村寨对于休闲集散空间的营建越发重视,体现在亭、廊和广场数量的增多,新材料(见图7-20)和新技术的运用。旅游开发程度较高的红瑶村寨,如黄洛瑶寨在村寨入口处收购居民的农田将其改建成广场,原来的广场都为素土面,如今通常为水泥面,广场的位置无过多改动。旅游开发后,瑶族村寨内新建的亭廊在功能上与以往有所不同,之前亭廊的主要功能是供村民和路人歇息,通常建在民居和农田之间以及村寨旁的山路旁,如今亭廊的功能更加多样,增加了观景和纪念等功能,更注重主题性和建设位置的景观性。

图7-19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新增文化展示空间

图7-20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建筑新增材料

(资料来源:(a)和(b)为笔者自摄,(c)和(d)为网络图片。)

2.建筑技艺基因的流变

1)民居建筑

瑶族村寨内的传统民居平面布局一般为底层架空,二层为厅堂和卧室,三层作储物间或居住之用。旅游开发后,瑶族居民通常将自家住房改建为家庭旅馆,在平面布局上,新建民居的一层已不再架空,也不做圈养牲畜之用,而是几家合租一块地来安置牲畜,一层改建为主要活动区,中心的一间作为厅堂,布置座椅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火塘间依旧设置在厅堂左侧的空间,并且另设灶台和备餐台等设施,面积上较传统民居火塘间小,二层和三层均设为客房,有的民居甚至超过三层。瑶族村寨内的传统民居平面形式大多为正房三开间,当心间面积最大,次间稍小,进深五柱,分割出四进,有的两侧或一侧设有面积比次间略小的偏厦;而新建民居有些采取当心间、次间和偏厦尺度相等的设计,这主要出于便于客房布置的考虑,进深通常变为三进,每进尺寸适当增大,主要是为了方便将一层以上布置为两侧客房、中间走廊的格局。在材料运用上,新建民居通常采用砖木结构,还会运用玻璃、钢筋和水泥等现代材料(见表7-8)。

表7-8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传统民居与新建民居材料与造型对比表

新建民居在整体架构方面的变化(见表7-9)大致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为缩短金柱到中柱的距离,增加檐柱到金柱的距离,这种做法是为了方便做火塘间的门;第二种为民居两侧山墙面的中柱直接落于地基上,其他中柱落在金柱间的梁枋上,这种做法可以使堂屋更宽敞。传统民居在层高方面是一层和三层比二层低矮,新建民居往往三层层高相同。传统民居通常将入口设于二层的山墙面或正立面,新建民居出于招揽游客的目的通常将入口设在一层正立面,并在入口前设置一块空地。传统民居大多有挑廊,一层和厅堂大多部分围合,新建民居外立面则更规整,整座民居几乎全部围合,密闭性更强。

表7-9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传统民居与新建民居结构调查表

续表

2)窗户

瑶族村寨内传统民居的窗户无窗扇,仅为木制方形窗棂,长宽约一米,形制通常为简洁的条纹式或方格式,方格式上方通常雕刻有花、鸟和蝙蝠等动植物图案,颜色保持木头的原色。新建民居的窗户大多为玻璃窗扇的双扇窗,大多为推窗,间或有滑窗(见图7-21),有的镶有木质窗棂作为装饰,窗棂的形制大多为方形和菱形等几何图形组合在一起,上方刷有清漆。有些人家将多个紧邻的双扇窗布置形成长联窗的形式,从而改善了屋内的采光与通风条件,窗户的形状大多为长方形,间或有拱形窗。有些民居的窗户为塑钢窗,颜色较突兀。

图7-21 瑶族村寨新建窗识别图

3)亭廊

瑶族村寨内的传统凉亭通常建立在村寨边缘和民居到农田的道路两旁,作歇息之用。旅游开发之后,凉亭的功能逐渐增多,增加了观景亭和井亭等满足不同需求的凉亭,有些结合当地的重大历史事件,修筑历史化景观,例如,白面瑶寨结合了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的历史,修筑了“红军亭”,将历史景观化,打造红色旅游景点。瑶族村寨内现存的凉亭通常是旅游开发之后重新修建的,新建凉亭较以往的凉亭在顶部造型方面,从简单的四角攒尖顶,逐渐出现了六角攒尖顶、圆攒尖顶、四角攒尖重檐顶、歇山重檐顶等多种形式(见图7-22)。由于聚落对外交流越来越方便与频繁,在凉亭的构建材料方面,比如在木材、青瓦和石材的基础上增加了琉璃瓦、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在装饰方面,有的在材料表面刷红、绿、黄等各色的颜料,色彩上更鲜艳丰富,有的在装饰图案方面增加了竹、花、鸟和熊猫等更加贴近生活的图案,而减少了龙凤等图案。村寨外部的凉亭大多修建在远离聚落组团的山路旁,而村寨内部的凉亭则大多保持着木材、青瓦和水泥原本的颜色,无过多图案上的装饰。攒尖顶凉亭的尖顶处通常雕刻成装饰葫芦的造型,歇山顶凉亭则在屋脊的中间用青瓦搭成钱币等图案以做装饰。

图7-22 瑶族村寨新旧凉亭对比图

旅游开发之后,许多瑶族村寨内新建了廊架等构筑物,其大多具有文化展演和休憩等功能,形成了新型的文化空间。廊架通常设立在广场或舞台周边,在其一侧或两侧设置长椅,常见的有廊和亭廊结合两种形式,结构上和瑶族民居相似,廊的顶部造型分为悬山顶和重檐歇山顶两种,各角翘起。复杂一些的亭廊分为三段,中央段为抬高处理的重檐四角攒尖顶或重檐歇山顶,亭的顶部有葫芦造型的装饰,廊的正脊中央用青瓦搭出多种造型作为装饰。在青瓦、木材和石材的基础上还运用了水泥等现代材料,在颜色上和村寨内的景观搭配较和谐。从瑶族村寨内部的装饰样式来看,农耕文化在瑶族的文化体系中逐渐减弱。

旅游开发之后建造的风雨桥的结构仍然为每排四根立柱的榫卯木结构,但顶部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从简单的悬山顶,增加了亭廊相结合的悬山重檐顶和重檐四角攒尖顶,各角全部翘起,失去了瑶族亭廊的特色,造型上更偏向于汉族和侗族的风格。

4)桥梁

瑶族村寨内的桥梁分为石桥和木桥两种,石桥跨度不大,大多被保存了下来;木桥通常为桥廊结合的形式,结构简单,称为风雨桥。由于木桥的处理工艺粗糙,瑶族村寨内能够得以保存的木质桥梁几乎没有。如今的风雨桥主要以交通功能为主。在所用材料方面,风雨桥除了以往的木质构件,还加入了水泥、砖石和仿古材料等建材。如今的大部分风雨桥顶部造型类似于瑶族民居的悬山顶和歇山顶,悬山顶的风雨桥通常为单檐,有的设有腰檐,屋脊无装饰,跨度较小;歇山顶的风雨桥通常为重檐,古老一些的风雨桥屋脊装饰较简单,较新一些的风雨桥屋脊装饰图案较复杂。功能上除交通与休憩功能外,还增加了民族文化展示和民族商品售卖等功能。由于与外界的沟通日渐频繁,风雨桥吸收了现代工艺与技术,比如中间有较宽水系穿过的黄洛瑶寨修建有吊桥与水泥桥(见图7-23),由此可见瑶族村寨内桥梁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图7-23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风雨桥现状识别图

5)柴寮

以往有条件的瑶族人通常在自家民居附近搭建简单的木棚用来存储木材,称为柴寮,无空地的人家则将木材垒好放置在自家民居的两旁。如今的柴寮为用木材搭建或用砖砌成规整的长方体,用铁皮做盖顶,内部囤放木材等杂物的地方。柴寮在如今的瑶族村寨内部已不多见,人们通常只是将木材堆放于民居两侧,可能是由于瑶族村寨内部民居较以往更多,用地更紧张的原因所致。(www.chuimin.cn)

6)寨门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都分布在山林当中,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天然的地形、水体和林木等构成了防卫外敌的天然屏障,大部分瑶族村寨无实体寨门。近几十年来,村寨中居民生活条件逐渐变好,与外界交流更频繁,就会建立寨门来界定村寨的领域范围。

寨门通常分为石寨门和木寨门两种,白面瑶寨的石寨门造型类似于牌坊;黄洛瑶寨的寨门近年才修砌完成;白面瑶寨、三门瑶寨和细门瑶寨各自有一座新建的寨门(见图7-24),新建的寨门为木质,基座为水泥灌注,有的还在寨门两侧利用穿枋做成的座椅供人休息。新建寨门的造型类似于门楼,重檐,二至四层不等,上方盖青瓦,顶部与瑶族民居屋顶的造型相似,在门楣上挂牌匾标明村寨名称,有的还会在寨门两侧的柱子上贴对联,除此之外并无过多装饰。

图7-24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新建寨门

3.景观环境基因的流变

农业生产景观包括农田景观、农业产业景观和农业设施景观。

(1)农田景观。

梯田是瑶族农耕文化的重要标志,除著名的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内的金坑·大寨红瑶梯田外,各瑶族村寨周围都有由本村寨先民开垦,村寨现居村民具有土地使用权与管理权的梯田,规模大小不一,瑶族传统村寨的梯田以种植水稻为主,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狭长田埂沿着山体螺旋而上,阳光照射下的层层水田,波光粼粼,冬季的景观效果稍逊色。旅游开发之后,瑶族村寨内的梯田景观在整体形状方面无明显变化,但在种植作物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白面瑶寨梯田在2014年改为种植皇菊与油菜花等(见图7-25),打破了原有的农耕稻作的生产方式,差异性的耕作方法和营养供给也使当地土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景观效果上也从原有的麦浪景观变为如今的花海景观,通过不同花期花卉的搭配种植,放弃经济作物的收割等方式,梯田景观的可观赏时长大幅度增加。

瑶族村寨的另一种主要农田景观为旱田景观,以种植芋头、木薯和玉米等作物为主,旅游开发后部分旱田的使用功能发生了改变,例如黄洛瑶寨如今的入口广场原址为农田,现被改建为公共空间。

图7-25 白面瑶寨梯田现状

(资料来源:(a)源于网络,(b)为笔者自摄。)

(2)农业产业景观。

瑶族村寨中的农业产业景观大致保持了原有的水稻种植业、土鸡养殖业和罗汉果种植业,但三大主要产业在重要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由于旅游产业的开发等原因,水稻种植业的重要程度逐渐降低;由于土鸡成为一些民宿和饭店的特色菜之一,土鸡养殖业的重要程度稍微提升;由于对外交流日益便利,销售渠道更加多样,罗汉果种植业的重要程度出现了显著的提升。

(3)农业设施景观。

以往有条件的瑶族人家通常会在远离民居的路旁、田边和池塘边等地搭建谷仓,底部架空的设计,既免于内部的粮食受潮,下方的阴凉处也有休憩避暑的功能。如今谷仓在瑶族村寨内已不多见,人们通常将粮食存放在自家民居顶层的一间屋子内。由于瑶族人由主要依赖于农耕经济,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外出务工、参与旅游业和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等多种形式,作为农耕文化符号的谷仓也逐渐消失于瑶族村寨景观中。

瑶族村寨的生活用水主要取自山泉水、河水和地下水,常见的取水设施主要为水笕、水井和人工沟渠等。梯田运用土沟渠和竹笕将山顶的山泉水引入田内进行灌溉,一些瑶族人家也会运用竹笕引山泉水入户。瑶族村寨的排水系统主要为上方覆盖石板的沟渠,经由土地和梯田过滤排到山脚下。如今的瑶族村寨大多已通自来水,水井已被弃用,出于卫生的考虑,入户的生活用水也不再用竹笕分泉法,而是运用PVC、橡胶和金属等材料的管道引自来水入户(见图7-26),大部分橡胶管道的放置随意且散乱,PVC和金属管道则毫无掩饰的暴露在地上和建筑物表面,在形象上与古朴的村寨风格格格不入,显得格外突兀。排水系统保留了传统的明沟系统,还增加了更多的排水孔道和暗沟,并在每户民居之间设置连通暗管将生活污水汇合到沟渠中,最后排到山下,基本保留了传统村寨排水系统的流畅性和生态性。

图7-26 桂北地区瑶族村寨取水设施新型材料

4.社会习俗基因的流变

1)宗教礼制

(1)宗教信仰。

瑶族村寨上一次举行还盘王愿的仪式还是几十年前,每年二月和八月祭祀社神的仪式也逐渐减少,对祖先的祭祀从原来在火塘间专门设立一张桌子,每日吃饭前祭拜,变成了只在堂屋里设立神龛,祭祀的步骤也逐渐简化。对土地神的祭祀习俗到现在依然保持不变。

(2)习俗制度。

瑶族的婚姻制度现已废除不允许与外族通婚的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

瑶族社会的组织制度从古至今经历了“原始氏族制”“石牌制”和“瑶老制”三个阶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前两种已不复存在,但是瑶老在如今的一些瑶族村寨中依然存在,通常由在当地居民中有一定威信的、为民办实事的、大公无私的人担任,平时负责解决村寨中的纠纷,在中间起交涉和协调的作用。

瑶族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同时,仍然保留着各种村规民约,瑶族人的行为也同样受到民族习惯法的约束。

2)习俗节庆

(1)生活习俗。

瑶族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辅以杂粮,贫户以杂粮为主食,家畜以土鸡为主,由于旅游开发,多数家庭已不再饲养家猪。

(2)生产习俗。

农耕文化相关的风土民俗的淡化及其他传统民俗趋于娱乐化,主要是由于城市化和旅游开发等,瑶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黄洛瑶寨旅游开发程度高,当地居民大多参与到旅游行业中,女性以经营商铺和参与演出为主,男性以耕种为主,大部分的土地承包出去,而三门瑶寨、细门瑶寨和白面瑶寨等旅游开发程度相对小的聚落,当地居民则大多选择进城打工,土地则承包给外人。瑶族传统村寨的农耕文化逐渐减弱,由此衍生的生活习俗及禁忌也被削弱。比如农忙时节,互相帮忙劳作的“打背工”习俗,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而逐渐消失。

(3)节事节庆。

稻作农耕是瑶族传统村寨的主要生产方式,人与土地的依附关系紧密,由盛行的农耕文化衍生出了一系列瑶族特色的节庆、仪式习俗(见图7-27)。例如,农历四月初八“牛王节”禁止役牛,给牛喂食五色糯米饭,清洁牛棚等习俗。同样,一些为了纪念瑶族某些重大历史事件而产生的仪式活动如“打旗公”等,也已失去原有的纪念性意义,更偏向于娱乐性和展示性。

5.文化艺术基因

1)文艺技艺

(1)歌舞器乐。

瑶族歌舞和瑶族器乐在瑶族人生活中的角色逐渐发生变化,瑶族歌舞器乐对于瑶族人的娱乐性逐渐降低,许多瑶族歌舞进行了改编或再创作以适应旅游市场,并且许多瑶族歌舞只在游客到访时进行表演与展示。

图7-27 红瑶隆重节日活动

(资料来源:源于网络。)

(2)传统工艺。

瑶族的纺织和刺绣等传统手工艺流传至今,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服饰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黄洛瑶寨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潘继凤开设的瑶族服饰专卖店。龙胜各族自治县较重视瑶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开设了瑶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并开设课程针对瑶族妇女的蜡染和刺绣等技能进行培训。瑶族村寨内少数匠人还掌握传统的木雕技艺。

2)服饰文化

现如今,瑶族村寨中年长的妇女还保持着留长发、穿瑶族服装、盘发髻和带银饰等传统装束(见图7-28),瑶族男性已不着传统服饰,大部分年轻人已不再着瑶族传统服饰。

图7-28 穿着传统服饰的瑶族妇女